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调查研究
2016-06-20潘克业
【摘 要】从职业道德培养、就业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调查分析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并分析实效性不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生 顶岗实习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19-02
顶岗实习、产学合作,近年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当中。顶岗实习是高职生在毕业前进行的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工作实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可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在职业院校的具体实践中,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增强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一、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调查情况分析
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就是经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在职业道德、就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实习之前的目标的契合程度。为探讨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实效性,笔者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发放了1000份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调查问卷,对学生开展调查,回收问卷960份。问卷设计共包括三个方面:顶岗实习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顶岗实习对就业能力的培养、顶岗实习对适应能力的提高。
(一)顶岗实习对职业道德的培养
这部分主要了解顶岗实习对于学生在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培养情况。据调查,对顶岗实习的态度,63%的学生“模糊不清,认识不够”,20%的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消极”,仅有17%的学生认为“是职业道德培养的一次大演练”。对爱岗敬业的认识,23%的学生认为“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33%的学生认为“给多少钱,干多少活”,44%的学生认为“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有口饭就行”。对诚实守信的认识,30%的学生认为“实习结束就离开了,诚不诚信无所谓”,26%的学生认为“是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行业立足的基础”,44%的学生认为“有人看着就讲诚信,没人时看心情”。
(二)顶岗实习对就业能力的培养
这部分主要了解顶岗实习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在调查中,对于顶岗实习对技术水平的提升方面,学生中认为提升很大的占85%,认为有提升的占10%,认为感觉不到提升的占5%。对于顶岗实习对就业观念的提升方面,学生中认为提升很大的占28%,认为有些提升的占7%,认为没有提升的占65%。当被问到顶岗实习对就业观念影响不大的原因时,48%的学生表示小企业工作压力大、保障差,34%的学生等铁路局等大单位招聘,18%的学生认为就业靠机遇、缘分。
(三)顶岗实习对适应能力的提高
对于顶岗实习期间是否适应社会方面,55%的学生认为不适应,与学校差别太大;37%的学生认为可以适应;8%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适应。在处理同事关系上,61%的学生认为不好相处,人际关系复杂;25%的学生认为要努力适应人际关系;14%的学生认为首先要处理好和领导、师傅的关系。在遵守规章制度上,57%的学生认为企业比学校严格,必须遵守;30%的学生认为能很好地适应规章制度,13%的学生不适应条条框框,生活感到压抑。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多数学生的诚信意识也不强,慎独慎微能力差。他们虽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但思想趋于保守,对未来社会充满不安全感。较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下基层锻炼,一心想进入铁路局等央企、国企工作。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未能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以职业人要求自己,遇事抱有侥幸心理。大多数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逃避现实的心理严重。总的来说,顶岗实习的效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实效性不足。
二、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不足的原因
(一)学习时空的变化影响学生对待顶岗实习的态度
第一,在校期间,学生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供自己支配,而在企业,实行“三班倒”或“四班倒”,冲击了学生长期形成的作息时间。第二,学生的学习空间从学校里的“三点一线”变成了企业车间,把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容易导致孤独、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抵触心理。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校期间,老师善用专业拔尖人才激励他们,让学生产生了美好的专业愿景。但在顶岗实习中,由于现实与理想落差较大,学生对专业选择和专业学习容易产生迷惘,甚至怀疑顶岗实习的价值。部分学生因此频繁跳槽,执着于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增大了顶岗实习队伍的不稳定性。同时,在校期间,学生被灌输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在顶岗实习期间也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企业讲求效率和效益,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或增大产出,学生也会慢慢适应“不拘小节”,甚至出现偷奸耍滑、以次充好的现象。
(三)心理适应期的变化导致学生不愿正视现实中的自己
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仍把自己当作单纯的学生,不能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仍残留有在校期间自由散漫的习惯,不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按照企业规定进行规范作业。在校期间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在企业里变成了师徒关系和同事关系。显然,后一种关系更为复杂,很多学生没有做好接受这种落差的准备,也不能适时调适自己,在企业里容易碰壁、受挫、进而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
(四)学校和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人性化管理不够
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安全问题,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尽管指定有帮扶的老师,但专业老师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在他们潜意识里,学生是辅导员的学生。辅导员因为专业限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外实习不出事,对技术指导知之甚少。这样导致了学工口与教学口在管理学生上的“两张皮”现象。而企业在对待顶岗实习学生上,鉴于不是正式工,普遍存在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理。加之实习期的短暂性和实习期满学生去向的不确定性,企业普遍给学生分配的是简单枯燥的流水线工作,导致学生悲观失望,把工作简单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尊严的需要。由于得不到重视,学生对学校和企业的归属感都不强烈,因此“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教育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三、增强高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的措施
(一)设置合理的顶岗实习内容,缓解学生因为时空变化引起的不适应
顶岗实习的内容要围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养成能力等方面来设置,不能与理论知识脱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需要,将一定的实习任务告知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让学生了解掌握真实的产品加工流程、企业运作流程,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其获得自信心和自尊心。
企业对于顶岗实习学生,不能采取简单的“倒班制”和“流水线”加以对待。在实习开始的时候,通过集中学习和培训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人员构成等,会拉近实习生与企业的距离。在实习期间,工会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增进员工交流、切磋技艺,增强实习生的归属感。
(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预期,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国家层面应为顶岗实习制定明确的发展道路,提供具体可行的政策指导,推出确保实习学生学有所成的制度政策,营造条件,创造氛围,让学生既乐于顶岗实习,还能明白顶岗实习的积极意义。顶岗实习的作用是实现在校学习和企业工作有效对接。工作无贵无贱,关键是要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和企业应通过一系列讲座、报告、事迹报道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在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真实处境,明白只有“人”本身才是成功的关键。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安全教育,使学生认真审视自己、认真对待顶岗实习
思想和安全教育包括文明礼貌、人情世故、安全意识、安全作业、心理安全等方面。文明礼貌是调解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它反映的是实习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学校整体素质的体现。实习生对师傅有礼貌、对同事有礼貌,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人情世故即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懂得人情世故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也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树立安全意识,不光是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预防好心导致不安全的现象。安全作业就是按照实习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严格遵守、坚决执行,不含糊、不打折扣。心理安全就是顶岗实习学生能自我调适心理问题,或者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思想不出现较大波动。
(四)进行人性化管理,实时了解学生动态,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平台、QQ等,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及时解答和反馈学生的困惑,为学生提供贴心、方便的服务。学校领导、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应定期到实习单位看望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感到来自学校的关怀,也让实习单位感到学校对顶岗实习的重视。
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既要把实习生当职工进行要求,要求其严格遵守基本管理制度,包括考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吸烟管理制度等,从而规范自身的劳动行为,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同时,也要看到实习生尚未毕业,对他们犯的一些错误,要以教育为主,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规章制度压制。实习单位要给学生配以经验丰富、素质高尚的师傅,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总之,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国家、高校、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各个参与者务必在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上下工夫,合理规划、协调运作,不断提高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就业能力、适应能力,确保把顶岗实习环节作为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邓东京.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2]李绍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3]王娟.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发展趋势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4]李存.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8)
[5]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8)
[6]吴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作者简介】潘克业(1983— ),女,广西贵港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