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开不开,而是如何开

2016-06-19费岭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活动课生活化

◇费岭峰

不是开不开,而是如何开

◇费岭峰

编者按:

针对部分学校“缓开”一、二年级的数学课,媒体上众说纷纭,有明确支持或反对的,也有为此感到“纠结”的。那么,来自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或教研员如何看呢?下面几篇文章中的论述也许能引发您更深刻的思考。

关于低年级开不开设数学课的问题讨论,由来已久,国内个别学校确实也在实验。笔者了解到的就有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一年级不开设数学课,而是开设数学活动课作为替换,据说效果不错。但笔者认为,这不是不开数学课,而是换了一种形式。

其实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角度来看,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5~6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也指出:7~12岁的儿童心理发展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小学一、二年级,也是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一、二年级甚至在幼儿园时期进行一定的数学学习,同样是遵循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的。“难”,不应该成为取消数学课的理由。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开不开”的问题,而应该是“怎样开”的问题,即: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怎样开”才是贴近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心理的,“怎样开”才能解决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过难这个问题。

低年级数学学习的内容偏繁、偏难,笔者表示认同。这是因为现阶段许多课标实验教材在低年级数学学习内容的编排上因受限于整套教材的编写,过于系统化,涉及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从而造成低年级学生学起来感觉困难。笔者认为,要改变低年级数学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需要从目标设定、内容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学习评价等课程四要素上进行思考与改进。

比如,低年级的数学学习目标,可以弱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把培养低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而后再来考虑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在内容的编排上,同样可以淡化知识的系统编排,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生活情境融合起来,弱化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背景,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背景。同时在教学方式上,避免纯数学的训练,采用以问题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学习等大问题,综合性的实践、经历、体验等方式组织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从而尊重儿童“玩”的天性,引导孩子切实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最后,在学习评价上,不以简单的纸笔测试作为唯一方式,而是设计一些场景式的练习、生活化的作业,将知识水平的监测隐含在实际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中,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想,如前面提到的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在一年级所开的数学活动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只不过,如果一周只安排一节,似乎少了点,可否增加到三节或四节,让数学活动也成为一种常态。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数学课活动课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动课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