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提问意识的培养
2016-06-18陈昌东
陈昌东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笔者就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提问意识。
1.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尊崇教师上课讲的内容,不敢质疑教师,从而导致学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闷在心中,无法和教师沟通,以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依然存在问题。小学生尤其在低年级的时候,思维比较活跃,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很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教师要分析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在课堂内外不断培养自己的亲和力,从而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学生惧怕教师的心理,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氛围,消除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会受到嘲笑的心理,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做到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不同见解,永远把学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最后,教师要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学生们学习程度不同,数学基础不同,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习稍差的学生能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自己的困难,同时要鼓励学习稍好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合理地利用时间,不断创新,同时能够在课下多帮助程度稍差的同学,做到互勉共进。
2.教授技巧,让学生“善于”提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单纯地教授学生死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如何学习,从而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学习的技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有勇气提问,不等于学生会提问。很多时候,学生存在着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情况。为了减少以致避免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教授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让学生学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周边的事物。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多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根据鸡和兔的总脚数和总只数来计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从而提高数学趣味性。再如,在学校开运动的时候,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每一位运动员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于是就会提出: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的问题都带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十分有意义。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需要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实在无从下手再请教老师效果会更好。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的问题从“多而杂”不断向“少而精”的方向转变,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会提问题。
3.调动感官,促使学生“勤于”提问
在课堂上会提问,并且主动提问是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就要坚持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无论程度深浅,都要在课堂上提一个有价值、值得解决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为学生答疑解解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表扬一些积极提问题,会提问题的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提问;其次,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堂上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被动的提问;再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或者数学笔记中,或者写一张卡片交给教师,教师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为学生解决疑问。
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学生只有自己思考和体验过了,才能在课堂上知道提问什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勤于提问。小学生在自己实践之后可以受到很多启发和锻炼,进而提出并很快地掌握问题。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有哪些图形,并不断引导学生把握这些图形的功能性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教师只有鼓励学生多想问题,多思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