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人格教育初探

2016-06-18谢玉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意志激情

谢玉香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影响、传递,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比知识更重要: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家的追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百年树人的功业。教师应积极干预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笔者以为,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包括认知明理、以情激情、坚定意志、实际践行、全面发展等。

作为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人格包括了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一、认知明理

认知明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认知明理,首先,教师自身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渊博、德操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独特的榜样作用,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教育学生不在于你说什么,怎么说,而在于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次,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认识是情感和行动的基础,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情感和行为。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窄,幼稚天真。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提高学生分辨是非能力,才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情激情

以情激情,是促成健全人格的强大的力量。有了教师的爱,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交往和影响,以情激情,达成教育的目标。这一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挚爱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的情感还不够稳定,依恋情感十分明显,他们把教师看成是可以充分信赖的人,甚至是崇拜的偶像。因此,教师要把一片真情献给学生,把爱撒播到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感觉到、体会到,以便于情感迁移,爱教师所爱,恨教师所恶,形成与教师相应的道德情感。

2.理解

理解,是心灵交流的核心,唯有理解,将心比心,才能有真正的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必须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的良好道德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感体验。

3.尊重

人格的基础是自尊、自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东西;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和集体的关怀下健康成长。他们会因此而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接受教师的教诲。

三、坚定意志

坚定意志,是健全人格的保障。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支撑。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做事就不会半途而废,而是自觉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克服困难,直到实现目标。磨炼学生意志的方法很多:

1.创设自由、宽松的气氛,锻炼坚强意志

宽松的氛围中,能培养学生独立奋斗的意志,有利于孩子自立人格的形成。教学中,教师不再填鸭式的教导,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由地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建议、鼓励、帮助的作用。

2.创设适当的困难情景,让学生经受磨炼

如果把顽强的意志品质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这座大厦是由千百万次细小的成功行为的砖石垒砌起来的。创设适当的困难情境,告诉学生,每通过克服困难而完成一次具体行动,就等于为大厦增添一块砖瓦;相反,每一次对自己软弱的迁就和对困难的退缩,都意味着拆除一堆砖瓦。

3.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坚强的意志

在榜样的感知激励下,情感产生共鸣,容易唤起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努力改善自己。如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电影电视中的榜样、生活中的闪光事迹与名人的事例、身边的同伴效应等。

世界上亿万众生,不仅长相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社会地位,等等,也各不相同。这也许就是人生之路吧。谁是人生之路的总设计师呢?它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你自己的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这样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幸福的人生。”有了人格上的魅力,生命就是永恒不变的钻石,晶莹剔透在暗夜里散发出耀眼的光泽,永远闪亮。

(作者单位:江苏溧水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意志激情
动物的“自由意志”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