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策略

2016-06-18周凌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班级儿童心理

周凌

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其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方面。据中国妇联统计,我国现有留守少儿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儿童就有4390万。这个庞大的儿童群体,因其所处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心理上也表现出较独特的一面。因此,准确剖析这些孩子的特殊心理现象,科学疏导,是实现中国妇联提出的“靠近你,温暖我”目标的关键。

1.留守儿童的不幸福的童年

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委屈情绪在涌动,敏感、孤独、自卑,占据了他们的童年生活。歌谣如是描述留守儿童生活:“留守儿童真凄凉,平日难见爹和娘,放学回家忙家务,夜里梦中唤爹娘。”

案例:韩笑笑,祁连山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长期在新疆务工,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和家人团聚。孩子被寄居在叔叔家。由于长久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产生自我封闭、自卑、缺乏爱心等心理疾病。她总是沉默寡言,显得很孤独。分析这个孩子心理现象的发生,根源就是平日里缺乏父母之爱。而且这种心理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循环的。20世纪世界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

疏导策略:

(1)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实施心理健康疏导。心理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疗法等实施心理干预或疏导,让孩子的孤独、抱怨等心理疾患得到宣泄。

(2)实施爱心工程——老师倾注爱心,班级创造温馨的“家”的气氛,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感受“家”的温暖,让“爱”重归孤独的心灵。

(3)班级里成立爱心小组,每个小组吸纳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参加。爱心小组全体成员一起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所有活动,展开小组竞赛,充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2.留守儿童的“节日恐惧症”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的心理现象。然而,过节对留守儿童而言,是一场心理考量。他们期待节日的来临,期待在节日里获得和同伴一样的快乐,但是,父母的缺位,使得这种快乐变成酸楚与近在咫尺的神往。

案例:小芸,祁连山山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

该生在习作《我的中秋节》中写道:“我盼望中秋节的到来,因为,节日可以带给我快乐;但是,我又害怕中秋节的到来,中秋的月儿圆了,可是,我们家的小院里只有我和妹妹,还有那只温柔的老猫。”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都患有节日恐惧症,他们向往节日,但是,又因为父母的缺位而对节日产生复杂的感情。

疏导策略:

(1)学校、班级组织集体节日庆祝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陶行知先生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2)邀请留守儿童到同学家过节,让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道,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欢乐。

(3)学校为留守儿童举办专门的节日文娱活动和聚会,使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得他们从心底里升起对集体的依恋与热爱,更好的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3.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缺位

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缺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的溺爱或者冷漠等因素,造成留守儿童任性、懒散、偏执、对抗等心理。

案例:小江,祁连山山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江的爸爸妈妈在他三岁时就去新疆打工,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好像只回过一次家。在小江的心中,爸爸妈妈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可望不可即。由于爷爷奶奶对孩子缺乏有效监管,孩子学习状态很不稳定,常常逃学,作业拖拉。有时,爷爷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还在老师面前说谎话,以掩饰孩子逃学、拖拉作业的情形。

疏导策略:

(1)通过“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特别是向爷爷奶奶型的家长,讲述正确的教育方法,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辅导留守儿童课外作业,真正承担起临时监护人的职责。

(2)学校利用“留守儿童之家”设施,建立让留守儿童和远方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学校让任课老师、班主任,定期联系孩子家长,孩子定期给家长打电话、聊天,使学校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真正“天涯咫尺”,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父母之爱就是在身边。

(3)建立留守儿童表现电子档案,把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记录在档,定期传递给孩子的远方亲人。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点滴进步牵动着远方父母的心,也让孩子父母远在千里,同样能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

4.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留守儿童向往与亲人团聚的幸福,但心理上又对幸福产生一种莫名的抗拒——甚至产生敌视态度。

案例:雅婷,祁连山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孩子父母常年在外面务工,她和小弟弟早晨与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注:学校没有寄居条件)下午在大伯家就餐一顿,然后和弟弟回自己家里休息。雅婷的家庭作业从来没有完成过,老师批评,她一声不吭,只是不停地流眼泪。孩子难得有笑脸,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对班级事务没有自己的明确态度,做值日总是敷衍,班里同学意见很大。但她的态度就是沉默,有时,甚至和班里孩子动手打架。雅婷短暂有笑脸的日子,是爸爸妈妈回来短住的日子。爸爸妈妈妈妈走了,一切照旧。

疏导策略:

(1)教师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变化,像妈妈一样关怀留守儿童,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老师倾诉,老师成为孩子心理上的倾诉对象。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应当深刻地了解儿童的愿望、志向的逻辑,及其与真正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相互联系。决不能不去考虑孩子想去做那些不允许做、被禁止做的事。”

(2)在留守儿童中开展《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活动,让留守儿童的心与远方亲人相通,让亲人的爱时时刻刻伴随在孩子们身边,保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3)班里开设“真话信箱”,让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经过认真的梳理,逐一谈话疏导,消除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障碍。

(4)开展理想教育,更能激起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让理想成为留守儿童学习进步的强大动力。苏霍林姆斯基对在孩子中间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时这样论述道:“你们要珍惜少年心灵中我们共产主义的神圣的东西……共产主义教育的集中点、核心,就在于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我们神圣的东西,我们的理想世界之中,要珍惜它们,信仰它们,理解并感受到自己与它们有关——这是非常重要的啊!”

5.留守儿童学习水平普遍偏低

留守儿童在孤寂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学业水平有一定的期望值,但是《全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儿童在“获取更多的知识”方面,其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因此,留守儿童受心理暗示的影响,自觉把自己划分为学习中的另类。

案例:小伟,祁连山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母亲病逝,父亲出外打工长年不回家。别的留守儿童有隔代亲人监护,小伟的监护人就是老师。孩子不逃学,但几乎“五保户”似的生活,养成了什么也无所谓的习惯,作业不完成,成绩特差。由于孩子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不逃学(因为没处可逃),但也不上进。

疏导策略:

(1)班级里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业上不断进步。

(2)学校开展“留守儿童之星”评比活动,让留守儿童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不仅仅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同样,学校和社会也在关注自己的进步。因为,《全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报告》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班级学校的认同能力高于非留守儿童。

6.留守儿童星期天的教育“空白”

星期天是孩子们自由的日子,但是,在全社会呼吁“把星期天还给孩子们”的呼声中,留守儿童的星期天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案例:旺旺,祁连山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有一技之长,一直在外务工,收入不菲。旺旺在校外由奶奶监护。每到星期天,旺旺总要乘坐公交车去城里玩一玩,在城里下馆子,进网吧,星期天过得昏天黑地。在外务工的父母还给孩子购买了不少“学习用品”,用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游戏机、学习机、点读机购买了一大堆,家长以为这些都是孩子学习上的必需。事实上,这些东西在贪玩的孩子手中就是十足的游戏玩具。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并且在课堂上老走神。

疏导策略

(1)学校应该把留守儿童的星期天管起来,在星期天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不留给孩子们涉足“禁区”的机会。专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文体活动的参与率高于非留守儿童。文体活动的开展,是填补留守儿童星期天教育“空白”的有效手段。

(2)组织学生在星期天开展一些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走进孤儿院(养老院)等,让留守儿童体会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激起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成立星期天学习小组,让留守儿童度过踏实而充满友情的星期天。留守儿童对集体的认同感很强,有集体的真情与气氛,留守儿童乐意在这个集体里生活学习。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面对和研究的课题。近年,国家正在农民工务工期间孩子就读等方面进行着政策方面的有益尝试,但是,这样的努力并不能使得这个特殊群体消失。因此,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现象需要适时疏导,使得这个群体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而活泼的心灵。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洪水镇红石湾小学)

猜你喜欢

班级儿童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级“四小怪”
心理感受
不称心的新班级
留守儿童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