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生成精华,提升教学效率
2016-06-18王秀银
王秀银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千差万别,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会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有些情况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我们将这样的情况称为“生成”。这样的生成有的是利于学生的探究深刻化的,有的则起着相反的作用,教学中我们要区别对待生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分拣“生成”,做出合适的判断
课堂生成就像开采矿山的最初资源,有的价值斐然,有的平淡无奇,我们在面对课堂生成时,首先要科学地分拣,辨别生成的利用价值,然后再做出合适的判断,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资源。如果我们一概置之不理,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能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的机会,而过于注重这些“生成”,则可能带着学生“兜圈子”,影响既定教学计划,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707.707中,最右边的一个“7”在哪一位上?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7”又表示多少?大部分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这个问题,但在交流的时候一个学生展示的答案为:最右边的“7”在百位上,第二个“7”表示7个0.1。其余学生判断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想这位学生为什么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学生发现他是将左右顺序搞反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学生举左手,举右手来分辨左右,再把原来的数从左往右的四个“7”分别在哪一位上说一说,之后再举出几个相似的问题来强化训练。
该错误是个案,这样浓墨重彩的处理就有些画蛇添足了,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这样的问题,找错误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是合理的。但是接下来的环节就有些“过犹不及”了,这样的错误不具有共性,不能作为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将这样的偶然情况当成共性来处理,显然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延续“生成”,引导广泛的辨析
面对问题时,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都可能引发他们不同的发现。这样的发现有可能与主流思潮不同,但是往往这样的发现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这样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辨析,让学生从中受益。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教学中,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出二分之一,学生找到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有的横着对折,有的竖着对折,还有的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折。而交流的过程中一位同学的想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先将长方形纸对折(横着),再这样对折(竖着),然后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两块,这样也可以表示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对于这样的二分之一,大家众说纷纭,反对者认为“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出了两份,所以应该用四分之二表示”,支持者认为“二分之一就是一半,这样的涂法也表示出长方形的一半,所以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面对这样的情形,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学生的意见逐渐统一起来:这个图直观表示的分数是四分之二,但是四分之二与二分之一的大小相同,所以可以看做是二分之一。
这样的生成凝聚了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后,学生延续了对“课堂生成”的研究,最终取得了意见的统一。正是因为对生成的深入探析,才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脱离了模仿,走向了实质,可以说这样的生成对于学生深刻地认识分数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融入“生成”,推动认知的完善
学生的“独特”想法正是他们知识体系中缺少的东西,当学生敏锐地发现了问题,或者是产生了疑问后,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帮助学生填补知识体系中的空缺,让他们的认知更完善。
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教学的整理与练习上,学生将所学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标出它们的大小相当于怎样的正方形。一组学生提出了疑问:除了公顷和平方米之外,每一个相邻面积单位对应的正方形,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和1000米,这中间少了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到底有没有这个单位呢?这样的说法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的学生甚至给这个猜想的单位命名为“平方十米”。在这样的情形下,我给学生介绍了“公亩”这个单位,填补了学生认知中的“空缺”,很多学生就表示有了这个单位后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为100就更容易理解了。
在生成的促动下,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顺畅、更自然了,这样的进步来源于学生的思考,也来源于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的刨根问底让学生思维更深入,更主动。
总之,科学地面对课堂生成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正确的态度,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让“生成”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