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神崇拜的民俗学解读

2016-06-18甄照国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象征民俗文化

甄照国

【摘 要】流传于山东泰安的泰山神崇拜是一种多层面的民俗文化现象,本文用民俗学的视野对其进行研究,从特点、文化事项和象征性的角度阐释其崇拜对象的神化过程、神灵意念、祭祀形式等民俗文化内涵。

【关键词】泰山神;民俗文化;文化事项;象征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60-01

一、泰山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类型丰富多样,可以分为三大类: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山岳崇拜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本文从泰山神崇拜出发,探究古人对于山岳崇拜的本质特征。

山东的泰山神崇拜具有完整的祭祀仪式和特定的活动场所,泰山神崇拜并非官方组织,而是当地民间的自发行为,与宗教迥异,它没有严格的教义和组织,更不强调自我修行,因此,不能用单纯的宗教学思想或“封建迷信”思想看待泰山神崇拜。

功利性是泰山神崇拜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百姓崇拜泰山神是出于实用功利性的现实利益诉求,寄希望于神灵,目的是祈福攘灾,“有灵必求”和“有应必酬”是民间信仰的普遍心态。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理论认为:“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人们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最终目的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派生出其他需要,泰山神的发展遍布全国。另外,泰山神崇拜的功能性也逐渐由“求神”向“娱神”转变,使原本的民间信仰愈发具有世俗性的特点。例如:祭祀仪式中宰牲、许愿是人们将贿官的形式用来贿神;鸣锣开道,打出“肃静”“回避”的牌面,完全是封建官吏出衙的仪式;泰山神的“翻身”礼仪,也是对民间丧事的照搬。在泰山神之间,人们还生拉了一些准婚姻关系:女神娘娘们大都与男神们结缘。众女神本是神话及传说人物,但在民间却有具体的娘家,每年还要给女神专门寻找一位男性作为夫婿。百姓按照自己的意识和农家的生活方式赋予神人性化的特点,使泰山神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二、泰山神崇拜的民俗文化事象

山岳崇拜在人类最初的宗教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山崇拜也不例外。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影响,泰山神崇拜流传至今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点。

追溯泰山神崇拜的历史脉络,可更好地把握其发生、演变的过程。泰山神可通过史实、神话等追溯具体的人物原型,体现了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对于泰山神的崇拜演变为对泰山石敢当的崇拜,泰山石敢当可视为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这是民间信仰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原初的形态。

泰山崇拜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封禅大典,封禅与巡守制度有渊源关系,是山岳祭祀礼仪中最隆重的盛典。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在秦以前有七十二个帝王曾行封禅之事。

三、泰山神崇拜的象征性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民间信仰中出现的仪式活动是在一定现实秩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个象征体系,这个体系中蕴涵的是人们对生产活动的密切关注和对日常生活的长期思考。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是他们一切活动的中心,围绕农业生产活动的思考和想象也就成为他们的主要精神活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民间信仰中多有体现。民间信仰总是和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是民间生活的—个组成部分。反过来说,民间信仰也是民间生活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述。

对于大汶口文化陶尊图像文字的解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该文字代表古人将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天、地(山岳)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统一进行祭祀。更有一种观点直接把它与泰山联系起来,认为它既然是代表一种语义的意符文字,其语义应该与“敬天”的宗教观念有关,分析该意符文字,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上是一个圆圈,形同太阳,喻意上天;中间是人为的燃烧火焰;最下面是“山”的形象体。整个符号可以这样理解:人们选择大地上山的最高处,点燃起熊熊燃烧的大火,与太阳光交相互映,从而表达向“上天”的膜拜和祈求,或者要禀告什么,这体现了人们对泰山神的崇拜。

格尔茨解释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体现在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可以通过文化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对泰山神的信仰过程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和情感的象征体系,整个严密有序的祭祀过程是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观念表达,通过泰山神崇拜这一外在的仪式主体使人们的情绪、动机合理化、真实化。

四、结语

本文对泰山神崇拜进行民俗学的解读,揭示了泰山背后的多方面民俗事项和文化内涵,得出了这一崇拜具有浓厚的稳定性和民俗性的特点。民间信仰以其简易、通俗的特色,吸引着众多的信众,对民间社会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秀国,吉爱琴.泰岱史迹[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74-17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英]奈杰尔·巴利著,何颖怡译.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象征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