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评剧小花脸的舞台表演艺术

2016-06-18付殿峰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丑角评剧行当

付殿峰

【摘 要】评剧是我国北方流传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东部,属于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俗称“平戏”“蹦蹦戏”“平腔梆子戏”等,其行当以小旦、小生、小花脸为主,彩旦为辅。其中,小花脸在戏剧表演中通常有“过”之行为,而本文将对评剧中小花脸的表演艺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评剧小花脸;舞台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59-01

在戏剧中,“丑角”艺术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中绮丽而带刺的鲜花,给观众带来了愉悦和欢笑。在评剧中,小花脸是其主要行当之一,在戏剧上主要以“过”之行为来进行表演,然而,小花脸的演艺者如何妥善有方地使用“过”之玄妙,在评剧表演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是小花脸在表演方面的关键因素。

一、评剧中小花脸经典唱段的内容特点

评剧的行当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是不同的,从早期的“对口戏”“拆出戏”到“蹦蹦戏”以及如今的评剧,其行当从只有男、女角色发展到小生、小旦、小花脸,直到逐渐完善,其行当也增加了,有青衣、老生、小生、老旦、花旦、小丑之分,到了现在形成了一种生、净、旦、丑门类型齐全的剧种,其内容一直保留着生活气息浓厚的民间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上演过的评剧剧目大约有1800余出,其中不乏一些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例如《回杯记》《小女婿》《人面桃花》《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马寡妇开店》《秦香莲》《占花魁》《刘巧儿》等,在我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1]。

在现在的评剧行当中,小花脸也称小丑,是戏曲中丑角的俗称,其妆容特点为在鼻梁上涂抹一个白色的粉块,“块”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人物特征,有方形的、元宝形的、腰子形的、枣形等,与大花脸的妆容虽然相似,但他们的表演风格迥异。小花脸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有的是卑鄙阴险、贪婪自私的人物角色,有的是言行幽默滑稽、本性善良的人物角色。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通常为平凡的劳动人民,例如农民、渔夫、差役、乞丐、酒保、樵夫等等,性格上多为乐观活泼、幽默滑稽的人。从评剧中一些小花脸表演的经典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表演特点是一般不重视唱功,要求吐字清晰、念白口齿伶俐、唱词通俗易懂等,其表演形式活泼自由,表情丰富,动作夸张灵活;在选材上,多取自民间生活,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小花脸虽然没有小生的俊俏、武生的英勇、老生的潇洒,且扮相滑稽,但滑稽能够使人心情愉悦,亦是一种美,貌丑心不丑、形丑人不丑,小花脸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评剧中小花脸的舞台表演艺术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在我国评剧的发展历史上,古今梨园大戏中,小花脸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戏曲舞台上表演,使观众们心情愉悦。在戏曲舞台上,小花脸有文丑、武丑之分,而文丑又可以分为方巾丑、茶衣丑、袍带丑、老丑等,每种人物的角色造型也不同,例如方巾丑头戴方巾,身穿褶子,言行举止大多文质彬彬,可是带有迂腐的酸气;茶衣丑身穿短蓝布褂子,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武丑则需要动作轻灵敏捷、性格诙谐机智等。

就小花脸的艺术特色而言,就是幽默滑稽、插科打诨、自然成趣,因而与其他行当的神情、风格、韵味也截然不同。对于评剧小花脸在舞台表演中的艺术手段,其主要有念、唱、做以及打等。首先,念白是小花脸的基本功,有句话叫做“千斤话四两唱”,对丑角来说再合适不过。小花脸的念白特点在于清新明快,与其他行当的念白方式明显不同,所谓“喷口儿”有力、“贯口儿”流畅,就是小花脸念白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演唱技巧上,主要在于唱腔的起承转合,以“勾”“挑”“滑”“抹”来表现出人物角色的谐趣花俏。在表演上,小花脸在舞台上大多以双腿弯曲的站姿为主,其主要特色是要巧妙地运用动作、眼神、面目表情等手段表现出人物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并突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使小花脸在舞台表演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2]。

在我国评剧小花脸行当中,不乏出现一些优秀的艺术大家,例如陈少舫先生和刘立明先生等。其中陈少舫先生的表演风格不仅具有说唱的评剧特色,还吸收了曲艺、相声贯口活等元素,使唱腔更加朴实流畅,进而将人物角色复杂的思想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评剧小花脸没有固定唱腔的历程中,陈少舫先生逐渐形成自己在小花脸方面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可称得上评剧小花脸的鼻祖。后来的刘立明先生在陈少舫老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评剧小花脸的表演方式进行完善,并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形成自身的风格特色,使评剧小花脸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我国评剧的茫茫艺海中,小花脸的各种表演风格争奇斗艳、丰富多彩,其喜剧特色在带给人们欢笑的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使人们久久难以忘怀。希望在现代的文化沃土上,能够出现更多的评剧小花脸行当的的艺术表演人才,为广大人民观众带来更多的评剧珍品,让评剧在我国戏曲艺术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笑神.丑角表演“过”之论解[J].齐鲁艺苑,2001,02:47-48.

[2]郝燕.评剧特色及其欣赏[J].音响技术,2008,(10):69-71.

猜你喜欢

丑角评剧行当
丑角的“通知”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评剧《大山里》剧照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京剧中的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