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2016-06-18卢建云
卢建云
摘 要: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知识、情感、技巧与思维的过程。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发挥的捷径,就是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合理恰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习活动之余继续体验积极的情感。
关键词: 快乐课堂 悬念设置 评价延伸数学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知识、情感、技巧与思维的过程。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产生怨学情绪。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而且针对数学教学本身比较枯燥和繁难的特点及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快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青少年阶段,数学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教学时要通过恰当灵活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发挥的捷径,就是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呢?笔者有以下体会和做法。
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生的密切配合。新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需要,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要使学生心情舒畅,乐意与老师配合,老师首先要学会微笑,因为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乐意与老师配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我们认为课堂的快乐,在于打破传统陈旧的教学做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快乐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负面情绪带入教室,每天走进教室就要与可爱的孩子互动,开始今天美好的数学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轻松学习。例如:进行“没有数学的生活”,“到宇宙去旅行”,“数学与航天”的讨论课,以及课堂中引入的“数学与生活”等活动,都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悬念设置中快乐起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独立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需要学生的练习,也就是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总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充分调动与发挥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们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告诉学生听,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
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结合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现有能力为他们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例如,在向学生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会讲述另一种方法,告诉同学们有两种奇怪的小动物其实可以更简单地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鸡变成了只有一条腿的独腿鸡,兔子变成只有两条腿的怪兔子,学生便可以像听故事般学会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法了。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课堂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打开学习数学的窗口。比如,在学完一部分知识后,我会放弃传统的老师出题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做起来更顺手,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快乐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快乐意识的训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将游戏引入课堂,既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四、适时且有针对性的评价延伸快乐的情感
通过评价全面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在评价中,学生是被评价者,但是,被评价者不能被动接受评价,而应主动参与评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自评学习,是一种方法。数学日记可记录今天数学课的课题及涉及的数学知识;记录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与还不明白的地方;记录所学内容能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简单举例;记录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及自己是否满意等。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允许他们对教师或同学做出评价、发表不同意见,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合理恰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习活动之余体验积极的情感。
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快乐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所以老师不仅要担负起向学生传输知识的责任,更要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内部情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郝俊枝.关注学生体验营造快乐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3(07).
[2]魏纯凤.创设课堂教学氛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