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要注重“课堂预设”,又要重视“动态生成”

2016-06-18李志刚

考试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更新观念动态生成高中数学

李志刚

摘 要: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科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善于运用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多种途径实现动态生成并合理运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掌握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促进有益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新的高度,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更新观念 科学预设 动态生成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特别的数学课堂,并通过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观念。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明显,正是这种课堂的动态生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学生配合、适用教师,而是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目前的新课改,努力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同的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一、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科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为适应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对课前科学预设进行重新定位,处理好科学预设和动态生成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对教学中的每个问题精心进行开放性教学,对学生可能的各种反应要有充分估计,以更有效地抓住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效益。在实施条件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刚开始看起来数学课堂是乱的,教师往往也会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样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从学科价值上分析,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要有宽容的态度,多年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表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正是激发师生智慧潜能,课堂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完成,但是可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二、掌握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促进有益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波利亚说:“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题目的解答,并且将整个论证简捷的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去找其他事情做。”目前我们推行学案先行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第二天课堂上所呈现的内容都是学生早已预知的,如果教师只是机械重复,势必使课堂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生成,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课前的预设再完美也是静止的,带有教者较大的主观性,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预设,善于抓住并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课堂效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

1.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动态生成辨析题,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透彻。进入高中后,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对数学概念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教师如果还是照本宣科地讲概念便无实际价值,此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生成数学概念的辨析题,将数学概念习题化,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真正理解。

2.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动态生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让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更灵活。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作用,但是在习题课教学中,如果把每个题目都讲解分析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可以选择重点题型进行一题多解或者对重点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这就相当于把一个题目变成了很多题目,而这些题目有些共同点与不同点。教师让学生辨别这些题目,提出不同的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形成了辨析能力。此外,可通过多题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也只不过是这几个题目,它们太相似了,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信心和做题要精的学习观念。

3.教师对数学问题精心组织有效提问,让学生从提问中思维能力层次更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它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精心组织的数学问题为中心精心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是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人,自然也是动态生成的主人,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问题实际上是直接带动课堂各环节的运作,包括课堂的有益动态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提问,所以数学问题的设计是很能体现教师功底的,是课前科学预设的重头戏,教师的有效提问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创造一个充满延伸力的问题,自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角度、层次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更高层次。

4.重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最大化。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必须做出即时评价。当学生的思维受挫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评价,点拨学生引发思考,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定能达到最大化。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不再怕学生讲不清楚,不再怕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再反对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再阻拦学生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处理好课前的预设和动态生成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教育智慧,充分从多种途径实现动态生成并合理运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能达到崭新的高度,也必将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增保.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2]齐峰.对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的几点认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

[3]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01).

[4]吴春燕.中职数学CAI课程调查分析[J].成才之路,2010(22).

[5]陶维林.浅谈电脑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误区[J].数学通报,2000(09).

[6]吴华.谈CAI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1998(09).

猜你喜欢

更新观念动态生成高中数学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