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乒乓球训练纠正学生“大幅度”攻球的策略研究
2016-06-18彭建国
彭建国
【摘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未来五年中,需“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更明确了国家决心加大对广大少年儿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体质普遍增强以及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的发展任务。乒乓球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预防近视、减少肥胖,而且有利于增强体质、培养协调性、发展智力。笔者在基层初中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打球时,动作幅度很大,但是击球效果和击球成功率却不是很理想,这大大制约了学生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短时间内较难掌握;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正手攻球的教学时数偏少,所以为了推动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实际质量,本文重点探讨纠正学生“大幅度”攻球的运动策略,旨在助推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乒乓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享受乒乓球带来的运动快乐。
【关键词】初中乒乓球 纠正 攻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1-02
今年5月国家颁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中,需“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且技术复杂多变的球类项目,它具有速度快、变化多、竞争激烈等特点。乒乓球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预防近视、减少肥胖,而且有利于增强体质、培养协调性、发展智力。在世界范围内深受广大青少年的热爱。为了丰富广大初中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桐乡市推广的我市中小学乒乓球联赛,至今已经有5届了。几年下来,学生的乒乓球技战术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训练和比赛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打球时,动作幅度很大,但是击球的效果和击球成功率却不是很理想。这大大制约了学生乒乓球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取的更好的比赛成绩,改进学生的技术,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正确认识,显得尤为关键。
1.成因分析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会出现这一错误动作呢?笔者通过带队训练,观看比赛,和学生交流,查阅资料等途径,初步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初学的时候老师对动作的强调不够,或者对动作的理解不够,形成了错误的动作定型。(2)学生对于乒乓球击球时发力的理解错误,有些学生为了加大击球力量,在练习中没有正确应用发力顺序:由下肢,通过髋、腰,再到手臂发力。而只是加大手臂挥臂力量,不断加大动作幅度。(3)在练习中“偷懒”,脚步移动慢,也就是“脚不够,手来凑”,当脚步移动不到位的时候,为了击到球,就尽量伸开手臂。
2.对策实施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笔者在训练时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1加强理论指导,提高主观认识
大脑是所有活动的司令部,只有真正认识了技术的结构,才能去完成,才会积极配合教练员对原有技术进行调整。
教练员先通过反复讲解,示范,让学生观看录像等让学生充分理解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左脚比右脚向前半步,大约半脚距离,两膝微屈,后脚跟稍抬起一点。当来球时,手臂在腰和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和地面几乎平行,上臂和身体夹角在35度至40度之间,球拍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来球时在腰和在大臂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前臂快速收缩,手腕有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重心由右边移到左边,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三角形”攻球法是这样的:攻球动作起始于引拍,引拍应是以腰控臂:大臂不直接后拉而是引拍手向身体右侧(以右手为例)横摆,然后在重心的转移中转腰向前,顺势收前臂击球,就可以在身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从击球者上方俯视,以身体中轴线为一点,执拍手从引拍击球之起始点为一点,到挥拍结束处为一点,在这三点之间作连线,应该是一个较规范的三角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传统的正手攻球要领和最新的“三角形”攻球法,都强调了击球的发力是从腿蹬地开始,到快速收前臂结束。
根据要领总结了顺口溜:“分脚、屈膝、后引拍,蹬腿、转腰、收小臂”。让每个学生对要领烂熟于心。
2.2进行技术重建
由于初中学生一般都是有几年的球龄了,以前的动作基本已经定型,对已经定型的动作进行修改,比新学动作难度要大得多。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极大的耐心。
先还是和新学动作一样,进行徒手的练习。由于学生已有动力定型,所以刚开始徒手练习时要手把手的练。第一步:教练员站在运动员的身后,握住学生的手,带着学生的手臂做攻球动作,这时学生的手臂是放松的,不需要主动的发力,这个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攻球时手臂的正确运动轨迹。这个练习大概需要两周左右,每天练习10分钟。第二步:教练员站在学生的持拍手一侧,手搭着学生的手,学生徒手练习速度由慢速到中速。这时学生是主动发力的,教练员搭着的手主要是控制学生下摆的位置和收小臂停止的位置。这个练习大概要四周,每天十分钟。第三步:教练员站在学生的正面,看着学生练习挥臂,嘴里随时提醒动作要领,一手放于学生收拍的位置,进一步固定学生收小臂时的主动控制动作。这个练习的时间贯穿于纠正动作的整个过程。这一阶段,教练员一定要盯紧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有球的练习,教练员先喂多球,喂球速率慢一点,对学生的每次出现的错误都要进行讲解,提醒,慢慢提高喂球的速率及速度。这个多球练习也是贯穿始终,每次训练课都要进行。
结合实战的练习,也是从多球练习开始,左右移动一步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正手反手结合攻球、一搓一攻等,这些练习时教练员喂球时都先慢后快,注意宁可慢,也不能错,有错一定要及时纠正,这些练习都好像是有梯度的,如果发现错误,及时更正的同时让学生回到上一级的练习,以此类推。然后单球训练,先练习规定落点的球,球速也是由慢到快。然后慢慢过渡到随机落点再到比赛的落点。
纠正动作阶段一定要有耐心,学生的技术会有反复,教练员在这个阶段一定要盯紧学生的动作,反复纠正,纠正反复。
2.3培养落点意识、加强步法的练习
“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步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训练中,特别是在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教师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忽略了步法的训练。学生产生动作幅度过大的另一个的原因就是“脚不够,手来凑”。针对这一现象,从纠正动作的徒手练习时就要穿插步法的练习。
2.3.1步法的练习
步法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结合攻球动作的步法练习,一个是专门步法练习。结合攻球动作的步法练习有:预备姿势——撤步攻球——预备姿势、预备姿势——上步搓球——预备姿势、预备姿势——小跳步移动——预备姿势等。专门的步法练习:跳绳、前后左右的滑步、根据教练员抛球方向滑步。步法的练习始终贯穿于每一堂训练课。为了让学生始终前脚掌着地,我让学生的鞋子后跟部放小纸团,通过训练后检查小纸团来督促学生前脚掌发力。
2.3.2乒乓球的击球意识和对击球的预判能力的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击球意识,笔者在日常训练中引入“盯球”训练。对于初学者和初步尝试盯球的学生,采用紧盯吊绳摆动的球进行反复训练。用一根绳把球串起来,挂在与视线基本平行的地方,让球随意摆动,被训练者眼睛有意识的盯住球的运动轨迹。 抛接球 ,分组进行的方式,两人间隔2—3米对面站立,一个抛球,一个接球。抛球者在此范围内任意抛球,不限长短高低,接球者盯住球的运动轨迹,提早判断长短高低,尽量接住来球。 对墙击球 顾名思义,练习者对着墙击球,独立练习。在对墙击球的过程中,球不能落地,练习者尽量控制球的轨迹和弧线。(《“盯球意识训练”提高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有效性》)乒乓球的预判包括球路的预判、落点的预判和旋转的预判。主要是在每次的训练时针对比较有代表性的预判进行解释。比如对回球线路的预判(根据本方的击球路线预判对方的回球线路)当本方击球是直线球时,对方的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直线和斜线,如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基本不需移动步伐就可以回击来球,而如果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必须(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斜线球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当本方击出直线球后,就要有准备的适当的(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从而使站位能照顾好回接直、斜线两种回球。当本方击球是斜线球时,同理,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斜线和直线,如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不需移动步伐即可回击来球,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必须(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直线球的难度就较大了,所以当本方击出斜线球后,就要适当的(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当本方击球到对方中路时,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由中路直击我方左右的两条斜线,此时本方只需将站位调整到站在中路偏左的位置(以右手持拍为例)准备回接球即可。
通过攻球技术的纠正,步法的针对性性练习,以及攻球意识和预判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一定程度的改善。比赛时的收效也很明显。
3.结语
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更明确了国家决心加大对广大少年儿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体质普遍增强以及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的发展任务。在初中乒乓球训练中及时探索、发现、认识和概括提炼是初中学生乒乓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途径是体育教学研究及其创新实践。总之改变学生的动力定型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有很大的耐心,在出现反复时要及时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纠正,不气馁,不放弃。一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都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笔者通过三十年的初中体育教学一直致力于不断探索新的初中生乒乓球训练方法路径,力求用最合理的方法来支撑整个学生运动技术的习惯养成,训练质量得到了有效地保障,通过对广大学生进行乒乓球系统性、协调性、纠正性训练,助推了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乒乓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享受乒乓球带来的运动快乐。近年来我校乒乓球队成绩也稳步上升,受到了广泛地肯定,使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都能各取所需,效益共享。
参考文献:
[1]冯婉菇、杨德军.谈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术教学[J]. 辽宁体育科技, 2006(03).
[2]吴凯峰.“盯球意识训练”提高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有效性[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3]金艳秋,张来顺.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方法的尝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4]李浩.少儿乒乓球基础训练之我见[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0).
[5]李广洲.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 河北大学,2011.
[6]向雄伟.多球手段在乒乓球男子青少年步法训练中的负荷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