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在歌声中激荡
2016-06-18张有军
张有军
【摘 要】
用歌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用歌声渲染课堂教学情境,震撼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思想境界;用歌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 歌声 激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启智求真”的重任,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让音乐穿插其中,往往能收到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震撼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丰富教学实践和思考,就如何发挥音乐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美育的育人功能,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用歌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大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比较空洞、抽象,说教的时候多,因而课堂气氛相对沉闷,这样,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而音乐就是激活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手段。首先,我在上课的开始、结尾或中间学生合作交流及训练阶段,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能陶冶学生情操,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我在讲述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题《孝敬父母长辈》时,我开头播放了刘之刚的《父亲》,结尾则放了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深情激越的歌声,带给学生的是心理巨大冲击中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歌声中回想和感悟父母育儿的含辛茹苦。其次,教师可以用歌声引导、调节课堂气氛。罗杰·诺斯说:“音乐的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的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和激发人的热情。”比如有一次上课,我发现女生发言争先恐后,男生却不够积极,于是在几个女同学发言后,我清唱了一句《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每个女孩都不简单。”这一来,课堂活跃了,女生受到鼓舞,再接再厉;男生无形中受到鞭策,也开始不甘落后,整个课堂始终沉浸在一种充满激情的有效互动中。
二、用歌声渲染课堂教学情境,震撼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思想境界
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驱动力,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学生不良的情绪得到控制,不良的心理得到矫正。因而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更要努力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方式很多,有漫画欣赏、故事讲述、问题设置、表演体验等,而歌声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音乐的辅助,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更容易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门德尔松说:“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比如,比如我在讲述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第二框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课时,联系的社会热点是汶川大地震,开头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地震场面的惨烈悲壮和救援的气势恢弘,配上精选的歌曲《妈妈别哭》:“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只是我舍不下曾经的梦想,帮我把漂亮的书包收藏,我听见废墟里姐姐的书声朗朗;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有灯光生活就有希望,睁开眼睛我要看你活得坚强,你的爱永远把我的路照亮……”歌声所渲染的教学情境,让人看到了生命的无助和脆弱,更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眼含热泪,大家的灵魂都被深深震撼了。
三、用歌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黑格尔认为:“要使音乐充分发挥作用,单凭抽象的声音在时间里运动是不够的,还要加上第二因素,那就是内容。”毕竟,思想品德课不是音乐课,光欣赏动听的旋律还不够,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歌词有机结合,寓教于乐。比如我在讲述苏人版九年级第八课第三框题学习《伟大的基本路线》相关知识时,我先播放了《春天的故事》,然后布置大家思考:“一九七九年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说的是谁,分别指的什么事情?接着,又放了《走进新时代》,布置了如下思考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1)这三句歌词分别歌颂的是我党哪些领导集体?(2)他们的主要贡献、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在歌声和合作探究中,学生对课本阐述的我党几代领导集体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有了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这样,“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教者也达到了借助音乐这个载体来巩固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音乐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实际,不可太多太烂,免得喧宾夺主或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梅纽因说过:“音乐能够表达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心智和理智,是孩子和年轻人的良师益友。”笔者在此也希望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能重视音乐在课堂的有机运用,“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真正让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以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存宪.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1(06)
【2】邱国祥. 实现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