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视角下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的策略运用

2016-06-18胡烈长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策略

胡烈长

【摘要】在探究视角下,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打通了合作探究、课内课外的通道,是语文深度学习的最佳平台。初中语文要善于运用“研讨与练习”,从观念转变、编写规则、知识与能力拓展等多方面来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觉进入到深度学习,将知识积累、整体理解、品味欣赏、合作探究、人生感悟等语文作用统一起来,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语文综合能力,实现初中语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探究视角 研讨与练习 深度学习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德市2015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课题“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5040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71-0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已然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风向标。但对于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老师们普遍都不太重视,教学模式较单一,研究者也不算很多。在探究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不仅是课文教学情况的反馈与检测,而且也是课内外结合下深层次学习的最佳平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研讨与练习”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从探究“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迁移、语文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探索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发挥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作用,引领师生朝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对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进行深度学习。

一、转变“研讨与练习”的观念,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树立深度学习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要遵循“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的精神。这实际上明确指出了语文练习不仅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强化“研讨与练习”的“精”——高效性;而且从更深一层来看,“精”更是深层次学习的必然要求。以启发性和探究学习作为目标,“研讨与练习”的“精”就要精细琢磨,把课文深层次的内容与知识探究出来,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因此,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首要转变观念,语文教师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起来,才能让学生摆脱机械练习,把“研讨与练习”当复习来看待的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掌握并熟悉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拓展的同时,用心来设计“研讨与练习”的探究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树立深度学习理念。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散步》的“研讨与练习”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四道“研讨与练习”题并不多,略加分析与探究也不难解决。第1题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中心思想的概括来重新拟定题目,主要考查和检测了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第2题则要求用细读的方法在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来分享阅读心得,探究语言与结构的魅力。第3题是课文重点景物描写的进一步深化,将情景交融的感受内化于心。第4题知识迁移能力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就这样去引导学生进行“研讨与练习”,本身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同样学生也不会太重视,也就不可能实现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后的深度学习。

反之,如果语文教师有意识去设计“研讨与练习”,从探究视角来引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则学生一方面会重视“研讨与练习”内容,为深度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容易树立深度学习的理念。如上述第2题,通过教师设计,可以从两点入手来切入深层次的学习:第一,通过细读与精读,如何将自我在探究过程中品味出来的语言特色、情感变化,渗透到课文的学习反馈过程中,即如何通过方法论实现自我体验学习与课文的有机联系;第二,在研讨探究过程中,自我感受与其他同学感受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即品味欣赏中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前者有意识引导学生深入去探究学习课文的内部结构,包括语言魅力、写作特点、表达结构等文学要素;后者则立足于情感交流与分享,使学生在深度体验中自觉接受深度学习意识的熏陶,从而推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树立深度学习理念。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计“研讨与练习”探究思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去学习认识课文魅力。

二、领会“研讨与练习”设计意图,以培养问题意识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俗语有言:好奇害死猫。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在探究视角下进行深度学习,就需要重视培养问题意识。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计与解决,逐步引导学生从课后练习走向深度学习,从问题分析与探究走向人生体验与思维发展,从而把语文教学推向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与体验。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如果只看到父爱如山,而没有体验到亲情无价,显然无法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进行学习,更不能体验到情感的细腻。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领会“研讨与练习”的设计目标与意图,把握编写规则。从人教版教材来看,一般都是按照知识考察、整体领会、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来设计的,出于对初中生智力发展的尊重,往往会从课文理解与掌握、语言品味与借鉴、情感体验与内化、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与运用等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实现设计目标与意图。这种编写规则一方面反映了认识论与思维发展的逐步深化过程,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引导学生介入深度学习的逐层升级。通过“研讨与练习”,我们不难发现由课内走向课外,由知识积累走向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立足于“研讨与练习”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问题探究来带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是符合编写规则和思维发展规律的。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的“研讨与练习”为例,在第1题中都有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与小结,而要整体理解课文,就要找到三种看法之间的联系。因此,如何来理解三种看法就可以转化为如何找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对课文内容的体现。以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和感悟课文,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文知识,而且也对学生思维转变与思维发展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第2题表面上也是两个独立的描述,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体味内容是具有很大的反讽与对比,通过对比来凸显出鲁迅先生思想的转化。重视两者对比所形成作用就成了体味内容深度学习的方向与素材,从而表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思想感情。第3题是在前面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生体验题,通过对鲁迅先生思想转变的分析,结合自己情况来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第4题是综合能力运用题,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封信,力求将鲁迅写作特点内化于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第二小题涉及的是鲁迅先生写过的三位老师,表现三位教师的人格魅力,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并从中学会比较。梳理下来,“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的整个思路就显得很清晰:从探究整体感悟、理解,到课文体味与对比,再深入到结合自己情况的人生选择探讨,最后到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其层次的推进不仅体现出编写设计规则,也是初中语文学习踏实积累、整体感悟、品味欣赏、协作探究、感受生活与体验人生、发展思维与能力迁移运用的一个过程,体现了深度学习合乎思维发展的层级性。

三、重视“研讨与练习”拓展,以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来实现深度学习。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不仅是课文学习的回顾与检测,也是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思路与方向,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与运用的有效平台。编写设计“研讨与练习”,不单单是呈现编写课文的意图和目的,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与检测,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与拓展空间,引领师生朝更深层次的方向学习。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围绕着语言表达、思维发展、行为情感等三个维度来进行,“研讨与练习”也不例外,其应该立足于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拓展与深化,从而实现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上,“研讨与练习”却表现出对应三个维度的不足:语言表达往往重视写作训练活动,而忽视口语表达训练;思维发展重视问题解决的模式结构,而缺乏对学生思维创新性的启发;行为情感重视人文精神熏陶与高尚审美情趣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协作探究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因此,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要进行拓展并深度学习,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三个维度存在的问题,把三个维度下能力培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语文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如上述《藤野先生》“研讨与练习”第4题的第一小题,就应该让学生以鲁迅先生口吻有感情地叙述出来,既通过典型事件改编进行口述,达到口语表达训练的要求,又将思维发展、情感态度的训练纳入到其中,从而使之形成三位一体的语文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有效地推动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必须指出的是,三个维度目标所对应能力培养既可以是单一训练,又可以将其通过“研讨与练习”拓展归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强调将语文三个维度目标合三为一,不仅是“研讨与练习”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发展,更是因为新课改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是交叉学科发展与渗透视野下必然的结果。因此,立足于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与分析,把初中语文素养与课程目标集中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作用在“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中,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与联系。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海燕》“研讨与练习”的第4题为例,“……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此题从三个维度来细分与拓展,首先要归纳海燕在暴风雨中的表现以供借鉴,其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梳理与构思,再次灵活运用语言来组织与表达,最后还要深层次挖掘情感共鸣与能力迁移。思维发展贯穿整个过程,语言表达有助于深度学习素材的消化,品味欣赏是深度学习能力构建的表现,同时也将行为感情纳入进来。三个维度相互联系,推动着“研讨与练习”进一步拓展,从而进入到深度学习过程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研讨与练习”深度学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逐步进入到深层次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研讨与练习”资源的利用,深入研究新课标下“研讨与练习”的编写规则,引导学生对“研讨与练习”习题改造为可合作探究的课文问题,进一步丰富习题资源的内涵,使其更好地承担起深度学习的需要。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来推动学生拓展“研讨与练习”,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助力,从而实现语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闵文国.别让语文课后练习“退居二线”[J].教学与管理.2012(26)

[2]黄瑞群.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评价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1)

[3]高秀红.让课后练习在课堂上绽放光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