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法研究
2016-06-18冯媛媛
冯媛媛
【摘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实施的都是抱怨式教育,即,将学生身上的缺点无限放大,学生一旦犯了什么错误,立即以严厉的态度进行批评指责,这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负面情绪逐渐堆积,慢慢产生我不行、我很差的心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能从别人口中听到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尤其是处于自我意识初步形成阶段的小学生,他们更加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与认同,它能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成功需求,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将赏识教育积极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赏识教育 方法 赏识教育氛围 形式活动 激励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7-02
那么,作为一名奋战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几点个人意见和感悟的陈述。
一、积极营造赏识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进行审视,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做到踊跃发言、不能大胆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具有害怕、自卑的心理,他们害怕自己说错了遭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沉闷压抑、唯唯诺诺,语文学习效率自然也十分低下。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营造出一种赏识教育的氛围,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尝到赏识教育的甜头,从而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眼神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关注的,也可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等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让学生因此受到鼓舞,产生身心上的愉悦,这样,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学生能更自觉、更主动地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二、在各种形式活动中进行赏识教育,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实施赏识教育时,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这样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能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和兴奋感,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愈发强烈,进而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不断前进。
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珍爱地球,从而树立环保的意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就可让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的行为,我们则趁此时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行为进行赞扬和肯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种种行为的正确性,激励学生以后继续将保护地球意识付诸行动。这样,我就将赏识教育有效融入到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经历的形式活动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
又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即,给学生分配好角色,如赵王、蔺相如、秦王、廉颇等等,然后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在学生表演完之后,由我们对学生的表演行为给予赞扬性的评价,即,肯定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如对人物形态、动作、情绪的精准把握,对故事情节的灵动演绎等等,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角色表演活动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三、善于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习评价导向作用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抱怨,例如“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做错”“这部分知识咱们不是刚学了吗,你还回答不出来”……这些抱怨式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很大的,学生会逐渐变得自卑,越来越没有自信,而赏识教育,需要我们给学生带来自信,让学生变得喜欢学习,鉴于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我们就应善于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以此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
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们可以说:“非常好,你的想法真独特,老师都自愧不如”“不错,想象力很好,答案很新颖”“对,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值得表扬”;在学生朗诵完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说:“非常棒,读的非常流利”“很好,没有出现一个读音的错误,大家应该向你学习”……这样,通过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进而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将赏识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充分地肯定、赞扬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徐磊 《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促进》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22
[2]尚来洪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苑教育201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