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镜:图画书对于成人的意义
2016-06-17张公善
摘要:图画书一般被视为低幼读物,实际上无论从创作还是读者,或是图画书本身的丰富意蕴以及图画书可协助培养儿童来讲,图画书适合所有人阅读。对成人来说,图画书阅读可以作为一种慢生活方式,从中可以审视人类、反观自我,并汲取教育之道和生活智慧。
关键词:图画书;慢生活方式;生活之镜;教育之道;生活之道
中图分类号:I1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图画书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图画书与成人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绝大多数人都可能有的一个误解。的确,目前图画书的潜在读者可能还是以小孩子为主,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第一,从创作角度,图画书目前的作者都是大人,图画书的儿童视角其实是大人心目中的儿童视角。成人创作者会比实际中的小孩子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思想意识。很多图画书都有着深厚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小孩子往往只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而并不了解何以为美。即便是大人,如果不深入了解,也往往对其中的绘画艺术一知半解,因为绘画的所有艺术形式(因媒介不同带来的各种类型,因画家个性不同造成的各种风格等)在图画书中都可以发现,甚至一本图画书会综合多种形式。
第二,从读者角度,如果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小孩子看的,那么有多少小孩子在听就可能相应地有多少大人在读。亲子阅读中,大人和小孩是同时在分享图画书的。小孩子希望大人能够按照图画书中的角色或情节内容来有感情地读,如果大人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传达图画书的思想情感,而是应付小孩子,小孩子可能会嚷着让大人重读。说到底,小孩子需要的是表演图画书的故事或内容。同时,亲子阅读是一种互动的阅读方式,大人也会从小孩子的阅读反应中学会很多东西。
第三,从图画书本身来看,图画书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类,儿童阅读和成人阅读关注点是不同的。“最优秀的童书都是混合视角建构而成,与一种儿童视角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称作‘成人的曾经的儿童的谨慎视角。”[1]159童书的双重视角使得亲子阅读之时大人和小孩往往各有领会。成人更倾向于思想性,儿童更倾向于故事和乐趣。图画书乍一看好像浅显易懂,但并非总是如此,那些世界一流的图画书大师的作品就更不同了。它们富有创意,巧思妙想,而且匠心独具,构图运笔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能很好地传达思想主题。此外,它们还意蕴丰厚,耐人寻味。斯琵兹指出,最优秀的图画书不仅仅吸引孩子们,而且也吸引选择并购买它们并用来大声读给孩子听的成人们,“总之,它们必须能吸引一代代的人。为此,它们必须要在好几个层次上传达意义”。[2]7试想,读这样的图画书,要想充分理解其魅力,也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成人自己也可以从图画书中收获很多艺术和思想启迪。
第四,如果想利用图画书来协助培育儿童,成人就更应该了解图画书。相对于成人,儿童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都比较少,因而对优劣图画书的鉴别水平有限。况且,现在的图书出版市场也非常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往往泥沙俱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儿童接触到最优秀的图画书,要想有针对性地阅读图画书,成人必须担当为孩子选择和鉴赏图画书的重任。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就不能轻易地认为图画书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书了。可以说图画书是一种小孩子看热闹大人看门道的儿童文学样式。即便如此,大人要想能看出门道,也需要多看多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我们结合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生活的激烈变迁导致的各种困境,结合当下的微时代状况,图画书对于成人的意义就更值得我们探讨了。窃以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图画书对成人的生活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图像时代的慢生活方式
1903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架动力推进的飞机起飞,由此引发的运输革命直接导致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从图画书的诞生历史来看,如果以1902年《彼得兔的故事》作为现代图画书的开端,那么也就意味着图画书也是伴随人类一道进入飞速发展的现代世界。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图画书都牵涉到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
不仅如此,图画书的出现也顺应了图像时代的到来。1839年摄影术诞生,到19世纪90年代,照片已经可以通过杂志和报纸被廉价复制。1888年推出的柯达相机,标志着直接由中产阶级消费者而非专业摄影师创作的照片的初次亮相。“摄影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预示着一个日益兴盛的影像世界。”[3]163不仅如此,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成功放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摄影、电影、复制印刷等因素汇聚一起,造就了图像时代。图像时代里的人们,视觉的作用越来越优于听觉,同时人们也逐渐习惯于快速阅览图像而非慢慢细品文字。从某种意义上,图像时代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可谓意气相投。
现代社会里时间与效率越来越凌驾于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由此看来,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也可以说是现代生活、图像时代的必然产物。如今,随着数码技术以及手机拍照技术的改进,图像的传播与复制更为迅捷,数量更大。但是图画书自有其优势:短小精悍,比较适合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士;图文并茂,非常适合亲子阅读(尤其是读给不识字的学龄前儿童),共享天伦之乐。阅读图画书,尤其是亲子阅读,可谓现代人的一种慢生活方式。忙碌的现代人,回到家里,可能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看看电视。可是如果家有年幼儿女,如果你肯为他们阅读图画书,那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你快速地完成任务似地应付他们,他们需要你要有感情,要会表演,甚至要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读,还会缠着你问这问那。图画书中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与枯燥单调的成人世界截然不同。随着一页页地翻读,随着与天真的孩子的亲密互动,生存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这将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光,也是播种幸福的种子的时光,可以说是悦目悦心悦神的一段悠闲时光。
如果你还没有孩子,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收集优秀的图画书。当你慢慢品味一本本优秀的图画书的时候,时光会停留。如果你的童年也享受过父母为你读图画书的时光,如果你读的就是你童年读过的图画书,那将更加让你感慨万千,回味无限。那些我们以为逝去的时光再次在内心复活。“这些回忆,充其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过去。但过程一定不可避免地拓展我们。或许,如果能灵活地培育强健有力和体贴敏感,我们也很可能与孩子们一道成长。”[2]22
二、生活之镜
自图画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图画书的作者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呈现世界的变迁的同时,也把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反省融入其中。所以,对于成人来说,图画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类的历史,同时每个人也会反观自我,认清自己当下的生活状况。
残暴的人类。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野蛮史。人性中的兽性总是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发展。桑达克《野兽出没的地方》是一本被人说滥的图画书,有太多的形式技巧和细节魅力等待明眼人去发现。小男孩闹情绪,幻想来到野兽国,撒野一番,因想家又返回家中,发现妈妈已准备好香喷喷的美食。此书历来被解读成儿童借助幻想疏解内心压抑或无聊,进而安顿好内心的野兽。其实对于经历过二战残酷历史、内心充满阴影的桑达克来说,此书可能另有隐藏,即他很可能折射了人类的残暴。作为儿童的小男孩的发泄自然让我们联想:成人如何宣泄内心压抑或恐惧呢?很可能是暴力,尤其以孩子或弱者为对象。小男孩幻想中的野兽国何尝不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象征呢?如果说《野兽出没的地方》对人类的残暴表现得还比较隐晦,英诺森提《大卫之星》《铁丝网上的小花》这两本图画书虽然没有出现血腥暴力的场景,但却成功地传达出二战时期法西斯的残暴。
异化的人类。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揭示了现代社会以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机器等等和谐关系的全面变质。米勒和伯顿都对城市化及负面效应有着高度的自觉。米勒的《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和伯顿的《小房子》都是对城市化破坏乡村文明的控诉。而米勒《森林大熊》可谓现代文明的寓言,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也是人类失去自我认同的悲歌。一只大熊冬眠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栖居地成了人类的工厂。它被误认为偷懒的工人,一再辩解也无济于事。被人类认同为工人却无法自我认同为大熊,大熊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远离了本真生活。冬天来临,大熊因上班瞌睡被开除,在冬雪里毫无目的地寻找着。我相信故事结尾大熊终于回想起自已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进而扔掉人类强加的穿着,回到熊的生活轨道。每个人进入社会,逐渐被社会认同或驯化,但往往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可能需要不断协调才能达到平衡。也许,最好的路可能是通过自我认同获得社会认同,而非相反。
你是否为这个世界承担了责任?你是否认为远处世界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斯坦伯格《不是我的错》可能更应该是给成人看的,旨在唤醒每个人的责任意识。一起校园事件,面对一个哭泣的小男孩,14个孩子一个个都为自己辩解“不是我的错”。该图画书还在后面嵌进去几张黑白照片,战争、车祸、原子弹爆炸等现场赫然入目。小孩子总是模仿大人,小孩子互相推卸责任难道没有受到身边的成人的影响?难道成人不更应该做好勇于担当的榜样吗?
外面的世界总是暗藏凶险但又充满诱惑,你是希望平平安安守在家里,还是轰轰烈烈闯天涯?不同的人选择不同。梅士高里《小黑鱼》中,鱼奶奶给鱼子鱼孙们说的小黑鱼的故事,虽然主题老套,但情节跌宕,不乏惊心动魄,足以让所有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不愿走出去开拓生命时空的人汗颜不己。插图仿佛在石板上所画,厚实质朴,画风硬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小黑鱼的坚定意志。
你是否忙于追逐,却忘记爱惜生命?埃布鲁赫《当鸭子遇见死神》可谓对现代人的一剂清醒剂。一只鸭子发现总有人跟踪,得知是死神时吓了一跳。与死神交往过程中,鸭子渐渐不再害怕,反而主动与死神游戏,胆子也越来越大。然而,再善游的鸭子也逃不过象征死亡与生命的水流漂走的命运。末页死神身边有一只狐狸正在追猎一只兔子,让人遐想联翩。很多时候,我们不就像那只狐狸吗?拼命追逐目标,却不知死神就可能在身边。图画书把生死相依的道理说得言简意赅:懂得生死相依才会正视死亡并与之共舞于生命的戏台,才会珍惜生命享受当下,适时与生活和解,并高贵地走向死神。
你是否总想着独占所爱的人?现代人常常陷入爱的陷阱,就其原因,大多源于占有的欲望。卡瑞吉特《莉娜和野鸟》以及蒙梭《狐狸与我》这两本图画书都包含着爱的反思。从儿童角度来看,儿童对所爱的“宠物”的占有,违背了自然规律,因为它们属于大自然。从成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所爱的人(孩子,恋人,伴侣等等)的过度占有,也不仅会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失去自我,而且也会让爱失去生命力,变得苍白无力甚至枯萎死亡。
你是否得到的越多,却越不感到快乐,是否成功了却没有幸福感?尤塔·鲍尔《幸福》看起来无比幼稚。绵羊赛尔玛对生活的期望不高,她喜欢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吃草,上午教孩子们说话下午锻炼身体,然后再吃草,晚上和玛雅大婶聊会儿天,夜里睡个又香又甜的好觉。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如果中了大奖的话,他的生活也还是如此,只是更悠闲些而已。虽然这则图画书对幸福的理解缺乏所谓的崇高意义,但它也同时说出了最为根本的幸福观念:幸福说到底就是一种自我知足,能和所爱的人和喜欢的东西在一起共享时光。很显然这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现代人的困境往往是虽然有钱,但身体不好,不能吃,睡不着,自我封闭在网络世界,不与人面对面交谈。如此来看,就不难理解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在欧美和日韩等国流行的原因了,因为它切中了这些发达地区那些不幸福的有钱有权人的要害。
总之,图画书对于儿童来说更多地是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好,但对于成人来说还不仅仅如此,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类的黑暗历史以及个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问题,进而呼唤重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三、 教育和生活宝典
很多图画书大师其实也是思想家,他们对教育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思想,被深深隐藏在图画书之中,等待细心人去发现。可以说,那些优秀的图画书对成人来说无异于教育和生活宝典,我们既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教育启示来培育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从中感悟生活之道,重建一种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
图画书因为锁定的潜在读者主要是儿童,所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个家长和老师认真领会和借鉴。本人最感兴趣的是以下几条教育启示:
要关注孩子,而不是漠视孩子。杜朗《卡夫卡变虫记》的灵感来自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但却另有用意。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惜一天下来,除了一个好朋友外,没有人发现卡夫卡变成了甲虫。放学后,卡夫卡伤心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爬上天花板,最后爸爸妈妈终于看见了他。第二天卡夫卡又变回了原形。这个图画书看似荒诞,但却揭示了一个事实:生活中大人往往忙忙碌碌,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小孩子的言行举止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弗斯的《你睡不着吗》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大熊对小熊细心而温情的呵护。小熊怕黑睡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烦挠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的大熊,大熊毫不厌烦,一次次为小熊端来亮光,先小灯,次大灯,再到灯王。当小熊还是睡不着怕洞外的黑的时候,大熊想了想,牵着小熊走到洞外,小熊直呼怕黑,大熊抱起小熊让他看看黑暗,又说我把月亮都给你拿来了……。很快小熊就睡着了。看来爱的怀抱最温馨安全。故事很短,却让人回味悠长。我们常常失去耐心,粗暴对待小孩三番五次的打扰。黑暗即心理阴影。密切关注儿童,善待儿童内心黑喑,直面而不逃避,春风化雨,唯有温柔的怀抱才能化解儿童所有的阴影!
对小孩子的天真想法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葆养儿童的好奇心与信心,而非打击甚至讽刺挖苦。布霍茨《莎娜想要演马戏》中的小姑娘莎娜非常想当马戏演员。终于有一天马戏团来了。她跑去找驯兽师找空中飞人找飞刀手,他们都断然否决不乏嘲笑的语气。只有小丑答应和莎娜一起试试。这与马克·西蒙特获得凯迪克金奖的《公主的月亮》可谓异曲同工。埃莉诺公主也提出了一个不太现实的要求,她想要月亮。皇帝身边的人都束手无策。最后是小丑解决了这个难题。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埃莉诺公主心中的月亮有多大多圆。反观现实,面对孩子的很多稀奇古怪的要求,大人往往认为都是无理取闹进而粗暴对待,却不知道学小丑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愿望和身心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鼓励和欣赏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雷诺兹《点》表现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老师的鼓励下,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画画的小女孩竟然把点画的有滋有味,还在学校的画展上引起巨大轰动。
大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往往先入为主站在大人的立场上,而忽视小孩子的视角。伯宁罕的《迟到大王》意在告诫我们要站在儿童这一边看问题。图画书中小男孩上课一再迟到,每一次都有理由,第一次说路上遇到鳄鱼,第二次说遇到狮子,第三次说遇到巨浪。可是老师不但不相信,还责骂他说谎。图画书其实以一种象征手法说明小男孩可能遇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在大人看来却往往不能理解。站在孩子一边看问题,就是要试着去用小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小孩子的心思想象世界。艾斯的《在森林里》中的那位父亲做到了这点。小男孩来到森林,幻想自己吹着喇叭,后面跟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动物,浩浩荡荡的一列长队,一头狮子、两只象宝宝、两只大熊、三只袋鼠(其中一个小袋鼠)、一只鹳鸟、两只小孩子还有一只小兔子。他们一起在森林里做游戏,最后捉迷藏时小男孩大喊一声,睁开眼睛,所有动物不见了,眼前站着的是爸爸。当爸爸知道孩子在跟动物朋友们说话时,爸爸很清楚小孩子是在幻想,但却没有揭露他,相反却告诉他:“我们该回家了。也许它们会一直等着你,下次再来一起玩。”松居直认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人,因为这句话使得森林里愉快的幻想世界完整地保留在小男孩的心里。[4]28这个图画书理应惊醒那些总是破坏孩子想象世界的大人们。
诚然,不同的人从图画书中会发现不同的教育之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图画书里面的教育思想绝对是一座巨大的宝藏,等待着大人们去打探挖掘。
虽然图画书往往以儿童或象征儿童的动物为主角,但是与孩子们密切联系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关系,家庭各个成员间的关系,与家庭外的人员的关系,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综合起来便构成每个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儿童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儿童为中心来编织复杂的关系世界,这意味着儿童文学不仅仅写儿童生活,也写成人生活。儿童读者可能更多地会关注儿童角色,而成人读者往往会关注儿童所深处其中的各种关系网;儿童读者往往只对表层的故事情节感兴趣,成人读者则可能深入到深层去感受诺德曼所谓的“影子文本”。“影子文本”的存在增加了儿童文学的丰富复杂性。表面简单,实在不然,“儿童文学可被理解为通过参照一个未说出来但隐含着的复杂的成人知识集成而进行交流的简单文学。”[5]215正因为此,儿童文学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图画书更是将许许多多的生活智慧暗藏其中。图画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角,更多的东西可能在海面之下。我们不妨选几本图画书来看看它们是如何给予成人以生活智慧的。
在日常中灌注诗意。日常生活中的成人们往往为生计日夜奔波疲惫不堪。其实有时候可以换一种活法,把物质需求看淡一些,转而关注精神世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便是李奥尼《田鼠阿佛》给予我们的启示。李奥尼是智慧型图画书大师,每部图画书都给人思想冲击,《田鼠阿佛》更让心领神会者爱不释手。四只小老鼠为很快到来的冬天整日整夜忙活着,唯有阿佛在一旁静坐着。老鼠们不停责备阿佛不工作。阿佛的每一次回答都很古怪,他说他也在工作,他在收集太阳光、收集色彩、收集词语。冬天到了,老鼠一家躲进石头洞穴,一开始他们其乐融融,一边吃一边说故事,可是渐渐地耗尽他们的储备。阿佛应邀上场呈上他的精神大餐,让寒冷中的小老鼠们重又感受到温暖的阳光、生命的色彩和四季的赞歌。这本图画书当然不是教我们好吃懒做坐享其成,而是希望我们在功利的日常中保持一份纯粹的诗意,因为它会在物质匮乏的日子里滋养我们。
重建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活。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大都关注家庭问题,《朱家故事》聚焦的是家庭琐事分工不公所引发的矛盾。妈妈也上班,却雇工一般包揽了一切家务,爸爸和两个儿子在家里总习惯于张口要这要那、坐享其成。有一天妈妈忽然失踪了。家里乱成一团。图画书风趣地将三位男士画成了猪头样。妈妈再次现身时,三头猪跪着可怜巴巴求她回来。结局非常圆满,爸爸和儿子也开始干家务,妈妈也开始学着修车。此图画书曾招来批评,认为它张扬了女性主义立场。其实有失公允。该图画书不仅形象地嘲讽了男权中心主义在家庭中的霸道,呼唤尊重女性平等地位,同时也希望两性在家庭日常事务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家务常常是纷争之源,善待家务,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尤其是夫妻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以及自我意识较强的知识分子家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琐事,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力所能及理当适当互相分担。不要借口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其实只要用心学习,每个人都可能会胜任那些从未做过的事情。家庭和谐至关重要,因为和谐的家庭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白日梦的力量。“比起成人的大脑,幼儿的大脑各部分之间实际上更加联系紧密;幼儿比成人能拥有更多的神经通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经历更多,我们的大脑就‘减掉较弱的、不太使用的神经路径,并加强那些更加频繁使用的路径。”[6]11正因为儿童和大脑的不同,孩子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行于在日常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伯宁罕《莎莉,离水远一点》和艾斯《在森林里》可做注脚。而成人则过于现实,他们的想象或梦想往往被生存压力以及各种体质、惯例和制度压榨得干干净净。忙碌的现代人是否也应该向儿童学学,让自己的大脑放个假,不去苦苦算计,而是去超越日常的的轨道,去神游一番呢?图画书就是个不错的让大脑神游的媒介。英诺森提《最后的胜地》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神游的故事。先后有十几个人来到“最后的胜地”,钓鱼的男孩、病弱的姑娘、独腿水手、语言大师灰·浅灰先生、老探长、高个流浪汉、飞行员、诗人、树上的人、风车骑土及其侍从,当然还有作为叙述者的画家。该图画书的人物与一些名著角色或世界名人的互文大大拓展了故事的空间,但这其实并不重要,相当于多几个角色和故事。关键问题是最后的胜地究竟传达了什么?每个人来到此地都有所追求,而且都能如愿以偿。我想其背后的潜台词便是,这些人在其他地方遭受了挫折,所以书中才有最后的胜地乃迷失的心灵在此得到修整之说。然而超现实主义的梦境般的画面,视角、人、物不停切换,让人觉得整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梦。画家因想象力匮乏而昏昏欲睡,进而睡着做了这个梦。梦境中他还在找寻着想象力。如此看来,最后的胜地其实也就是梦境。如果着眼于想象力这个关键词在文中的地位,最后的胜地也可谓想象力让梦想成真的地方。无论怎么解读,最后的胜地都是安抚受挫的心灵的地方。有悖论意味的是,它很可能只存在受挫的心灵当中。当我们在现实中备受挫折时,我们是否也应拥有这样一个“最后的胜地”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休憩呢?白日梦虽然容易破碎,但却让我们心灵在疲惫的时候得到暂时的放牧。
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之道,比如上文所述生活之境中反观自我的时候,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这些方向都通往更加和谐的生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M.O.Grenby, Andrea Imm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2009.
[2]Ellen Handler Spitz, Inside Picture Book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0.
[3]玛丽·沃纳·玛丽亚.摄影与摄影批评家[M].郝红尉,倪洋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松居直.打开图画书之眼[M].林静译,丁虹译校.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5]诺德曼.隐藏的成人:定义儿童文学[M].徐文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Alison Gopnik,The Philosophical Baby, New York, Pcador, 2009.
作者简介:张公善(1971-),男,安徽巢湖人,文艺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活诗学与现当代文艺。
(责任编辑:杨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