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2016-06-17黑亚青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创新思路新常态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经验,并从创新扶贫开发投入、加强智力扶贫、推进城镇化带动脱贫、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几个方面提出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扶贫开发;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一、引言

解决贫困问题、消除贫困人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和衡量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标准。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省区,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将扶贫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县全部摘帽,亟需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探寻扶贫开发的新路。

二、国内外各地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贫困问题是全球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组织、政府和我国各地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从国外看,印度的极端贫困人口占世界的1/3,排名世界第一,为了改变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印度政府采取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府治理质量等扶贫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巴西贫困人口占巴西总人口的14.4%,政府通过实施“零饥饿计划”、“家庭补助金计划”、“家庭助学计划”、“农村土地改革计划”、“城市住房计划”、“劳动技能培训计划”及“金融扶贫计划”等系列政策,贫困人口已然从2003年至2013年下降了54%。

从国内看,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贵州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注重提高扶贫“精准度”。通过扶贫项目管理、改进贫困县考核、实行“减贫摘帽”激励、改革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机制创新,使全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623万人;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云南省,以同步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为重点,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加大投入力度、颁布《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确定“12355”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实施整乡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扶贫日”系列活动扩大扶贫工作影响力等重大措施,贫困发生率从27.1%下降到12.17%。

三、新常态下创新宁夏扶贫开发思路的建议

1.创新扶贫开发投入,加强扶贫措施的绩效评估

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投入模式,将无效投资区域的扶贫投入资金转作为创业资金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益;大力实施“双创”战略,对贫困区域实行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及时建立完善扶贫绩效考核机制、问责激励双重机制、强统计监测力量、规范上报,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机制和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与公平,更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切实加强智力扶贫,构建参与式反贫困体系

在现有智力扶贫措施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智力扶贫,增强贫困户自我创收能力。毕竟扶贫不只是政府的事,更是个人的事。不断强化贫困人口主体意识,积极引导受援者成为反贫困主体,让他们从单纯依靠“输血”转变为自我“造血”。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撑的反贫困政策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激励机制等,使扶贫工作社会化,让贫困人口积极参与,主动落实国家反贫困政策,提高反贫困工作效率,不断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进程。

3.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脱贫,力促城乡联动发展

将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现代化步伐,让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再流转、季节性出租等形式,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更多收入;通过发展城(镇)郊型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城市资本流入,加快城乡联动发展。

4.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提升政府扶贫质量

全面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机制,精准摸清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并为每户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进一步完善与扶贫开发制度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临时救助制度,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制度的透明性、公开性和针对性,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和措施的可操作性。深化政府各部门的合作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政府扶贫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志章,刘天元,贾煜.印度包容性增长的扶贫开发实践及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齐宁林.中国农村多维贫困测度与动态演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论文),2013.

[3]丁军,陈标平.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变迁与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0,2.

作者简介:黑亚青(1988-),女,宁夏同心人,学历: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创新思路新常态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