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拉动效应的影响分析
2016-06-17刘海波
刘海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改革和升级,作为处于辽宁工业的核心地位——装备制造业,其起步早但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是发展速度较慢的生产性服务业。因此,为了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推动辽宁经济建设的进步,分析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拉动效应的影响已成为必然。论文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究,同时在该前提下就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有效拉动效应提出针对性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辽宁;装备制造业;拉动效应;影响
一、 前言
当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对于经济建设发达的区域,还处在产业链的底端,其不具有地区特质的产品系统,基于该情况,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要从原先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模式向生产性服务部分如研制开发、市场营销等拓展。发展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实质是利用节约贸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加强专业化细致分工、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创造力与创业意识等措施来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整合与发展。所以,根据产业互动方面来考虑,辽宁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来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变成兴盛东北老工业区经济建设的强有力主导。
二、简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将资本投入于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上,在生产性服务过程中,专业性人力、知识投入逐渐被展现出来,同时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服务与产品的生产方面,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高效、有效地进行,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作为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投资较少,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拉动效应,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不足对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不良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性服务业在人力资源上投资不足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不重视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导致其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匮乏,具备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人才供应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投入不足,使得其产品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流动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不具备市场调配人力资源的有关机制的构成条件。
(二)高素质人才短缺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优秀人才在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特质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中竞争会更为猛烈。由于在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在教育结构上安排不合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知识技术型人才产出量减少,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高素质人才供应不足。
(三)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不足
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不够,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比较少,导致政府资金在其人力资源方面投入较少;通过一定的培训课程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使得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有序、顺利地发展和壮大,但是由于政府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培训途径存在一定缺失;政府在人才选用和分配体制上有着一定的漏洞,造成人才市场存在就业、招聘方面的混乱、无序、低效率等,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针对性建议的提出
因为生产性服务行业还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其整体发展规模还不够成熟,行业涉及范围不广,市场份额较低。所以,为了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拉动能力,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部分民间资本或外资对计算机服务业、法律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投入,刺激其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比如,政府相关责任部门通过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提高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高效性来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政门槛;对与生产性服务领域有关的经济政策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去掉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章程,从而使得行政工作达到高效、透明的目的。
(二)加强知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大中型装备制造业公司对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调整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根据人才环境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定制针对性、专业性、协作性的培训,从而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力度,确保高效、智能化的知识技术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大部分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一般是通过知识技术型人才来满足其功能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通信工程、金融业等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人员的技术知识要求更高。在发展和培养人力资源方面,要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的积极性,创建相关的人才鼓励制度,完善多样化的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开发培训体系,确保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
(三)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体制
要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制定适宜的、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规章制度、规范、服务与评估标准、资质认证等,确定市场准入的相关条件、程序与管控措施,构建完善的自律机制,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有序、规范、顺利的发展。
四、结语
知识资本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要素之一,作用于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换句话说,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扩大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增强装备制造业的专业技能创造水平。以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其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的投入,节约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证装备制造业生产的高效、有效、有序进行。(作者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课题名称: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L14DJL037)
参考文献:
[1]林木西.“中国制造”在生锈,须“再工业化”[J].环球时报,2013(01).
[2]刘玉强,刘雪晖,王东梅.加快发展辽宁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J].辽宁经济,2011(03).
[3]孙韬.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