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防范网络金融风险

2016-06-17王伟龙

2016年15期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王伟龙

摘要:进入21世纪,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使得金融业面临着传统与新兴风险的双重压力。从近年来一些金融犯罪的手段来看,尤其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直是不法分子侵犯的主要目标。虽然将金融带到网络中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其安全问题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金融业信息安全防范的重点工作。本文试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论述如何有效的预防网络金融风险,构建网络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一、何谓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金融活动和相关活动,是一个信息技术和产品组合的现代金融,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而是一个金融行业乃至所有行业的经营机制,是企业未来的系统发展。狭义理解,指的是网络金融服务提供者基于主机的互联网或通信网络的媒体,通过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嵌入式软件平台,用户界面终端模式的新的金融运作。从广泛的理解,其经营模式的网络金融的概念也包括金融机构,网络和相关的金融市场,监管和其他外部环境的匹配网络。包括: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络安全和网络保险等。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二、当前网络金融的风险表现

当网络被用于金融结算的电子货币和电子虚拟金融服务时,除了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网络金融从技术、业务和法律角度来看,还有以下具体风险:

(一)技术风险

1、黑客攻击。网络金融的运行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所有的交易都存储在计算机中,网络信息的传输很容易成为一个庞大的“黑客”攻击方式。此外,Web访问是一种互联网服务,也是网络金融机构的交易和服务平台,但这取决于TCP/IP协议,其有很多的安全漏洞。这给黑客突破金融机构的防护创造了条件。黑客只需要使用系统本身的漏洞,修改一些设置就可以让金融机构陷入瘫痪。

2、技术选择风险。要进行金融业务网络,他们必须选择一个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持相关的交易。一旦有选择,就会有一个选择的结果,也就会导致相同的错误,导致风险。一种可能性是选择技术系统和客户端软件的兼容性。另一个风险是,技术的替代品已被淘汰,导致相对落后的技术得不到修正,从而导致巨大的技术和商业机会的损失。所以说,对于网络金融而言,技术出现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所有的市场失灵,甚至失去生存的基础。

(二)经营风险

1、业务风险。操作风险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缺陷造成的潜在损失可能来自于网络金融客户的疏忽,也可能来自于金融安全体系网络及其产品、设计缺陷和操作失误。操作风险主要是为了授权使用网络财务账户,对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电子货币的真实与虚假的识别。这些都是潜在的经营风险。

2、市场信号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信息网络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产生的商业风险。比如互联网金融客户无法识别风险水平,从而处于劣势。网上客户可能会利用其隐藏的信息和行动,使网络以自身利益而产生代价,并因为不良的公众评论从而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损失,这其中就包括客户和资金来源的短缺和流失。

三、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的网络,需要完善的法律环境,加强准入管理,健全监管制度,调整监管策略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

政府要完善立法,制定公平贸易网络规则。在识别和数字签名,证明交易保全验证等方面,双方要共同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做出详细规定保护责任,以确保交易安全,这其中要特别注意保护交易中的个人隐私。

(二)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一方面,金融服务申请开办金融机构不仅是要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设备,而且还需要证实贸易伙伴的合法性,以防止交易信息被篡改,防止信息和关键技术泄露。另一方面,还要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公示的金融服务,信息披露和系统设计的网络要有制度安排,建立金融机构或一个新的业务组成的网络中,也必须有完善的风险识别,风险覆盖和处置方案。

(三)完善监管体系

这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协作监管。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监管部门的“委员会”需要互相开放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并定期通报他们监督情况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共同监管,金融风险监管,提高网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监管网络的国际合作。同时,随着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网络,以加强银行借款的方式非法逃税,洗钱等行为方式也与日俱增,这都威胁着网络金融和经济秩序,因此,对于网络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全球网络运营的财务状况,保证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四)调整控制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有金融机构的网络的完全控制,以提高网络容量和财务风险的预测水平的商业运作,增强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金融监督网络建设标准化,提高金融监管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这需要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金融服务的发展要比传统的行业有着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要及时通过财务报表、网上公开宣传等手段对金融网络业务信息进行公布。(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慧慧. P2P网络金融平台的法律监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2]陈凤. 网络金融准入的相关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3]陈金磊. 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及其法律规范[D].湖南大学,2007.

[4]刘轶. 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7.

[5]周文静. 余额宝的法律风险监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罗扬.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4.

[7]杨建东.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

[8]邓艳芳. 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

[9]黄梦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0]刘峙廷. 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估研究[D].广西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网络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