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股票期权会计问题及对策

2016-06-17杨舒仪

2016年15期
关键词:股票期权确认公允价值

杨舒仪

摘要:股票期权制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能有效处理签订 “委托—代理”契约时存在的问题的立新制度,理论上属于酬劳和风险相吻合的激励制度。我国引入股票期权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股票期权在我国刚刚开始推行,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时间段,与国际惯例仍不能很好地衔接上。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剖析了现有状况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平稳发展。

关键词:股票期权;确认;计量;信息披露;公允价值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能有效处理签订 “委托—代理”契约时存在的问题的立新制度,是酬劳和风险相符的一种激励机制。我国许多企业从90年代也开始引入了这一制度,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起步不算太早,关于股票期权会计方面的研究,我国的研究进度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需求,滞后于一些西方国家,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创新,我们对会计准则有了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更多行之有效的改革和补充。

一、股票期权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兹指出,人力资本是在保健、教育以及培训等地方的支出所形成的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它的产权个性决定了其产权酬劳必须是一种“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报酬”。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利用股票期权参与到剩余索取权分配中,从而达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实物资本所有者能够共享剩余索取权的目的。可以这样说,这一制度能够有效激励人力资本。因此,股票期权制度的出现证明了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赋予代理人一些决策权并代委托人进行一些经济内容,并建立起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本质决定了经营者和所有者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企业实际经营者偷懒的情况产生,会出现例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现象的存在,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激励理论

股票期权激励的含义是由公司产权的拥有者向其高层人员授予的在约定时间里根据给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的一种权利。股票期权激励它属于金融衍生工具。股票期权激励承担一定的风险,让公司高层人员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激励公司高层人员的目的。所以,股权激励可以起到有效帮助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目的。因此,给予高管一定数额的股票期权激励就有了理论依据。

根据上面对三个理论的介绍,如何对代理人进行激励,我们已经发现必需设计制度来达到目的,从而减少代理开支。可以这样说,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股票期权的不断演变正是以这三者为理论基础而产生的。

二、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

我国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是以下的两种理念比较引人关注:第一种观点是利润分配观。第二种观点是报酬费用观。这两种观点的争议就在于股票期权是否应当费用化。

将股票期权作为费用列支这一行为是合理的。股票期权实质上是在“两权分离”的状况下为激励运营者和职工为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而赋予的一项薪酬。在授予时,依照配比的原则,企业因得到服务,因此以股票期权的方法来支出酬劳。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能够让股东及时有效地评价公司现有的激励机制的运行,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收情况。

(二)股票期权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就股票期权会计的计量属性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它们分别是历史成本、最小价值、公允价值以及内在价值。

第一种方法是按内在价值法进行会计计量。内在价值法无法表现出股东放弃股票先买权而损失的股票溢价的支出。这种方式将股票期权的价值低估,以至于完全忽略了股票期权的时间价值。

第二种方法是按公允价值法进行会计计量。公允价值是计量属性的新发展。它是指交易双方在不受外部干扰的、平等开放的市场中,自愿达成交易的价格。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以及实际价值的总和。综上所述,选择公允价值作为股票期权的计量属性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三、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存在的问题反思

(一)股票期权会计信息失真

股票期权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是我国公司对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不是那么的在意,公司里没有形成一个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完整体系,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监督体系。其次是我国当前会计制度里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破绽,就像前面提到的对于股票市场价格的依赖,没有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及时了解股票期权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及时的会计处理。如此,部分公司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操控财务,来粉饰自己公司的财务情况从而迷惑大众,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股票期权会计信息失真。

(二)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

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足。我国现阶段的披露信息较为粗糙简单,并不在意披露资本公积和股本的影响信息,只注重披露股票期权对费用的影响股票期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统一,披露秩序也不一致,披露也没有统一的制度;公司对股票期权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样没有一定的深度,只浮于表面的披露。

(三)与股票期权会计相关的税收征收问题

从以往的税收法律里可以发现,由于期权计划繁多,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专门对股票期权这模块进行详细的税收要求,这就导致税务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在纳税环节,上缴个人所得税的时候,在股票转让的环节,一旦股价发生大幅度的下浮的情况,持股人会承担相当大的损失。并且由于我国税收法律中的概念不清,许多人还不确定哪些项目应当申报。并且对于股票期权所得来源地没有具体的条文约束,导致税收流失严重。一些员工没有认识到股票期权和股票的区别,以为不用纳税,而我国法律同样没有具体规定,造成了漏洞。

四、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建议

(一)改进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环境

在我国目前大经济环境下,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没有那么的健全、对于市场的监管程度和力度也不到位、虚假交易、利用认为操纵股市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对于一些中介机构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它们。因此,如果要进行股票期权的运用应当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加强监管和稽查。

(二)明确股票期权会计披露的原则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的争议这一问题,我觉得必须按照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明确一些要求。明确内容必须是真实、详尽、可靠、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它是每一家上市公司必须尽到的责任,同样是确保企业投资者的利益的重要基础。

(三)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

我国税务部门对于我国关于股票期权的税收规定不明确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该漏洞可能会带给国家巨大的税务流失。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税务规定,应当明确以下几点:首先必须界定清楚股票期权的定性问题,此外,应当科学设定纳税环节。明确收入来源地。对于股票期权的持有者而言,有了规范的税收规定,持有者能够依照法律制度,根据法律要求上缴个人所得税,并且依法申报缴纳流程。这么做充分体现了我国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9-156

[2]刘 波.我国股票期权会计问题探究[J].学术问题研究,2011(O1):11-17.

[3]牛丽云.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15-16

[4]张政媛.浅析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和会计处理[J].当代经济,2014(9):25-26

[5]陈志军.股票期权税收优惠政策的国际研究和借鉴[J].扬州税务学院学报,2003(12):13-15

猜你喜欢

股票期权确认公允价值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探析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