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6-06-17谷玉
谷玉
摘要:社区,作为连接个人生活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桥梁,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部分农村社区建设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治理过程中也存在颇多问题,本文以L村为例,从经济和日常生活、教育、休闲娱乐方面对其背景进行说明,接着描述由个人观察及随机访谈了解到的L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L村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五大矛盾,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干部以及村民的能力与社区建设需要之间、社区建设和后备力量之间、落后的村庄生产和社区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最后笔者尝试结合L村实际情况,从村干部选举和任命机制、社区宣传、素质教育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社区建设; 社区治理 ;社区发展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自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各级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社会也随之焕然一新,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新农村建设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给以后的农村社区建设埋下隐患。本文以L村为例,通过叙述L村的农村建设情况,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L村村庄概况
L村是陕南某一贫困县的某个村子,全村目前15个村民小组,530户,约2000人。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依然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每家的耕地面积大约三四亩,农业收入并不好,受自然条件限制也没有其他可以取得较好收入的副业。村民的大部分收入源于出外打工,也因此,村庄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小孩。而村民赚的钱几乎全用于重修房屋,这些年村庄唯一的变化就是砖(土)房换成了两层楼房,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村民仍不富裕,生活依然拮据,老年人未能享受到安逸的晚年。
村中大多数人并不看重教育,大多数年轻男孩、女孩基本上是读不完初高中就辍学,接着出外打工,最后成家并重复着父辈的人生历程。村民的教育水平偏低,村干部也不例外。村庄日常的治理过程中问题比较大。例如,村中干部选举过程大多是形式主义的,人员基本内定,而村民对于选举意义的理解并不透彻,且他们也不愿意关心这些。甚至有村民拒绝参与选举,拒绝参与村庄事务。
村中没有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唯一算得上休闲方式的便是打麻将,这一陋习在近几年蔚然成风,男女皆沉溺于此。家庭矛盾也由此增多,对于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渐渐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L村的村庄建设和治理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L村,附近的村子也有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对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的持续性有重要意义。
二、L村的农村社区建设
L村的社区建设依托于新农村建设,开始于2010年左右,当时村镇干部并没有给村民详细宣传和解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也没有说有问题要找谁,村民唯一知道的是国家要建设新农村,需要征用土地,每家会有相应的土地补偿。于是,L村X组的村民将土地归还给集体,村干部召集施工队伍开始建设新的住房,以供从其他组搬迁过来的村民居住。然而,并没有很多村民愿意搬入新居,大多数村民还是固守原有的宅基地,不愿意搬迁,最后不了了之。建设成果仅仅是在公路边盖了几栋小楼,其中一栋作为L村村干部集中办公的地方,被征用土地的村民也未能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款项。
在镇里的其他村子在村干部的支持下,个别村民自己组织开展学习扭秧歌、舞狮子等娱乐活动。但L村村干部无所作为,全村村民也无意愿去在本村组织类似的健康娱乐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无法开展。
在社区医疗卫生方面,村中设立一间村卫生室,配备有医生和妇联会的一名委员,主要负责日常卫生宣传,但村民也只是生病抗不过去时才去看医生,有免费体检都不愿意去,或忙于自己的事情选择回避体检,在我看来这样也是一种对潜在风险的消极规避。
L村社区建设中问题很多,却也有些微成果。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村庄中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做的挺好,村干部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近几年水电系统得到完善,供水供电质与量都得到保障;村庄中接入了广播,虽不能常听到,但是有紧急事件会有广播通知;每家每户也会收到一些宣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册子;村中时不时会放露天电影供村民娱乐;村里有人患重大疾病,村干部亦会协助其联系媒体,呼吁各界人士帮助。这些都是L村在社区建设中做得比较好的。
三、L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L村的社区建设,主要问题有村干部领导作用没有突出体现且与村民矛盾较多;尚未在本村建立社区组织且没有建立社区组织的群众基础;社区卫生工作做得不够好,社区文体活动少而没有质量,村民的参与意愿不强等,这些问题则集中体现为五个矛盾:
第一,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自古以来,官民之间就有难以化解的矛盾,村民眼中自己与村干部是民与官的关系,是以秉承民不与官斗的理念,纵容了村干部的某些行为。现在的村干部本身素质也不高,他们做事没有从村庄长远利益去考虑,反而有时通过损害集体利益以满足自身利益。而乡里之间,因着私情的缘故,村民一般选择不予过多计较,村干部中的某些人因此得以逃脱上级政府的追查。这种矛盾产生于中国惯有的传统人情伦理,也因村民接受教育过少而难以彻底解决,在社区建设中,此类矛盾的存在阻碍了村干部与村民的真诚沟通,有碍于政策的传达,使得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合作难以达成。
第二,村民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即使同在一个村但不同小组,村民之间也会因土地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矛盾。例如,对于农村老年人的补助,每个村名额有限,有时候村干部会因为和某个村民关系好而将名额给他,这样导致真正有需要的人迟迟得不到满足,村民之间则因此产生嫌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畸形的竞争使得村民无法从全局出发,难以形成合力,影响社区的长远发展。
第三,人的能力与社区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L村村民多数处于初中教育水平,而由于生活压力所迫,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赚钱养家,无暇去关心其他事务,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无从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解决。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标准是对自己有利就好,无关他人。村干部大多年龄比较大,缺乏新锐力量,做事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村民的正向领导力不强。而社区建设恰恰需要创新,需要有能力的村民和村干部、需要强有力的先锋力量和村民的积极参与,这是L村不具备的。
第四,落后的村庄生产和社区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L村一直沿袭传统农耕,没有先进技术,也没有实力去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村庄没有集体企业,也没有可以带动村民迅速致富的产业,社区建设需要的资金无法获得,相应的基础设施难以完善,如此陷入恶性循环,无法突破桎梏获得进步。
第五,社区建设与后备力量之间的矛盾。L村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也可以说是空巢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在赚钱的同时也受到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吸引,再回到农村,看到村庄里的情况,形成极大的心理落差。这种情况下,父母都建议子女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生活,而出外打工的年轻人有很多已直接在外安家落户,从此故乡只是故乡,社区建设失去了重要的后备力量。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途径
个人结合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实现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发展的目标,做好四个方面即可:
第一,改进原有的村干部选举程序和任命机制,引进优秀人才,领导村民参与社区建设。基层工作中,村干部是连接村庄与上级政府的桥梁,兼具能力与基本素养的村干部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当前的农村中,村干部选举或多或少的存在权钱交易、人情关系,这种现象需要严格杜绝。在这一层面,上级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发挥自己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为村民把好关,选择合适的村干部,另一方面应该着力引进优秀人才,为农村社区建设输送人才力量。同时,上级部门也要做好支持和监督工作,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
第二,做好社区宣传,增强村民对相关国家政策的了解,促进村民了解时事,关心政治,间接提高其政治素养。社区宣传,需要村干部根据现实需要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促使村民提升参与意识,再者可以通过宣传工作拉近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交流沟通,促成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村民参与意识的提升、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的融洽有助于二者素质和能力的共同进步,这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而言非常重要。
第三,推行四种教育,促进美好社区建设。晏阳初先生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四大教育”在如今的农村建设中依然很有必要。通过文艺教育使得村民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基本素质和能力为社区建设提供基本的人才力量;通过生计教育促进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卫生教育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公民教育使村民逐步养成公民意识,摒除自私自利的行为习惯,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局面,共同推动美好社区建设。当然,这四种教育的推行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密切配合。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还需要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分三方面来讲,其一,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弥补村民的损失,对于某些不良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其二,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敦促各级干部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满足真正有需要的村民的需求。其三、做好农村普法工作,倡导村民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解决村庄治理中的各类矛盾,而上级政府也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同时,帮助青年人减轻养老负担,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让青年人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共同推动社区发展。(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经勇.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5):19-23.
[2]王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基层秩序重建——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66-70.
[3]汪萍.发展视角下聚居型失地农民社区建设问题探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2(1):175-182.
[4]管义伟.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J].社会主义研究,2011(1):16-20.
[5]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浙江学刊,2011(5):41-46.
[6]刘金红.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以湖南常德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