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学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2016-06-17董贵臣

企业导报 2016年12期

董贵臣

摘 要:内部控制可以说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因素。2014年我国财政部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虽然为中小学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参考,但是从整体而言,我国中小学在内部控制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中小学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小学内部控制的现状

第一,财务工作不够规范。因为中小学有着非盈利的性质,从而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会计各项基础都不够扎实。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由其它岗位的工作人员兼任,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这样一来就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甚至有部分中小学的会计岗位人员不具备会计资格证。中小学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比较差,对会计核算的流程不够熟悉,也缺乏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1]。

第二,预算编制不够严格。当前情况下,中小学财政预算的编制是在每年的年底,由学校的会计工作人员根据要求来编制下年财务预算,使用的编制方法通常都非常简单,大部分都是直接套用基数法来完成编制工作,也就是把中小学的基期预算数据当作参考依据,之后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完成预算编制。这样一来就导致预算编制未能严格按照中小学自身具体情况以及政府相关要求来进行,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随意性特点,也缺乏应有的约束力。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在预算编制方面都沦为走过场,管理人员也是出于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来指示预算编制工作,这样得到的预算编制自然不可能准确合理,无法真实体现出中小学的实际预算状况。在执行预算的时候,也无法严格根据规定要求办事,中小学普遍未能构建配套的惩处以及奖励机制,导致预算的执行缺乏刚性。

第三,岗位划分不够明确。中小学因为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教学方面,所以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价值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解。一些中小学为了削减成本开支,出现一人担任多项职责的问题。这显然违背内部控制提出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二、加强中小学内部控制的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在经过上级机构的同意之后展开研究与调查,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草案,根据学校具体条件,拟定一份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机制。其次是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草案后,应当征求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在分析、研究、讨论以及调查的基础上核实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制定的内部控制草案符合相关规范。再次是要将修改之后的内部控制制度呈送到上级机构加以审查,在审查合格后正式颁布实施。除此之外中小学还需要本着重要性、全面性以及适应性的特点,不断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中小学的内部控制过程当中,控制环境的建设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学校执行内控要求的程度。只有构建相配套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小学才可以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效率。首先要提高中小学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确保他们清楚理解内部控制对中小学发展的重要价值。其次是要强化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改进会计核算能力,不断提高会计监督以及管理质量。最后是中小学应当借助于教代会等途径来营造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确保在学校内部构建领导重视以及全员参与的内控局面。

第三,加强内控措施执行力度。首先需要强化对中小学对管理人员的控制与监督,重点是要监督控制他们作出的各项决策,只有确保决策环节满足科学性以及民主性的要求,才可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其次是要强化对学校财务人员以及资产管理人员监督与控制,在职位不分离条件下实施稽查制度以及轮岗制度。再次是中小学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并且要统计分析检查的结果,对学校在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调动学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热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四,改善财务监督能力。首先,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控制与监督显然并不足够,中小学需要全员监督以及全员参与,从而改进财务监督的效果。中小学还应当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质量以及具体发展水平,来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估机制。内部控制评估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学校预算业务以及会计核算规范与否等。其次是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监察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作用,可以通过监察以及审计建议书的途径向学校及时反馈结果,督促学校针对问题做出整改,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变化。

综上所述,完善内部控制对提高中小学管理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价值。可以说中小学的内部控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合参与,从而为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超凡.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