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台扇三角洲微相模式开发应用研究
2016-06-17罗玲玲张建龙赵东升廖家彬
罗玲玲 张建龙 赵东升 廖家彬
(1.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重庆 401331; 2. 辽河油田油气开发合作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杜家台扇三角洲微相模式开发应用研究
罗玲玲1张建龙1赵东升1廖家彬2
(1.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重庆 401331; 2. 辽河油田油气开发合作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为了研究欢58块沉积微相的差异性,在区域特征及岩性、电性、沉积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绘制各砂岩组的沉积相平面图。研究表明,欢58块杜家台Ⅰ油组为浅湖时期河流入湖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来自东北方向,砂体向西南方向展开,沉积微相发育形成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以及河口坝。通过杜家台扇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为研究区有利储集区域,也是井位部署的有利位置。
关键词:杜家台;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模式; 沉积特征; 井位部署
研究区欢58块杜家台油藏位于欢喜岭油田高垒带北部,是一个低渗透且受构造控制的多断块岩性油藏,油井产能受沉积微相控制较为突出,沉积微相的差异性是影响生产井产能的主要因素。辽河油田新生界沉积类型与裂谷盆地发育密切相关。在裂谷发育时期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短且坡度大的河流从临近的物源处携带大量粗碎屑物在湖盆边缘位置快速堆积形成扇三角洲[1-2]。研究区沙河街第4段杜家台油层形成于裂谷盆地发育初期,沉积环境水体浅,扇三角洲发育范围和规模均较小[3]。本次研究拟对欢58块杜家台地层的沉积特征、砂体发育特征及沉积微相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构造圈闭特征分析有利的沉积微相及开发部署的有利位置。
1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1.1岩性特征
研究区目的层段为杜家台Ⅰ油组地层,垂向上分为杜家台Ⅰ段1砂岩组、2砂岩组、3砂岩组3个砂岩组,对应编号分别为duⅠ1、duⅠ2、duⅠ3,每个砂岩组又由3个小层组成。由于古地形的影响,杜家台油层不同部位沉积发育水平差别较大。杜家台油层Ⅰ油组岩性以灰色泥岩与薄 — 中厚层中砂岩、细砂岩为主,见深灰色、灰绿色泥岩及不等粒砂岩、砂砾岩、砾岩。砾岩、砂岩、泥岩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均较差,这反映了短促河流进入湖泊沉积的特点。沉积泥岩颜色为灰色、灰绿色,这反映出其所处的弱还原沉积环境。杜家台Ⅰ油组的顶部发育有大段灰色泥岩,底部及以下发育紫红色泥岩,物源方向为东北向。
1.2电性特征
根据测井曲线和单井相图,将杜家台Ⅰ油组地层的自然电位曲线分为5种主要类型。
(1)钟型曲线。钟型曲线顶部为渐变接触,底部有冲刷面且为突变接触。这反映了曲流河侧向迁移的沉积序列及沉积颗粒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特征[4],代表相带为曲流河点砂坝。
(2)漏斗型曲线。漏斗型顶部为突变接触,底部为渐变接触,形态恰好与钟形相反。这反映了沉积砂体从下至上沉积颗粒逐渐变粗的反韵律特征,代表相为河口坝。
(3)箱型曲线。箱型曲线表示沉积过程中水动力稳定、物源丰富,砂岩层顶界和底界都为突变接触,代表相为河道。
(4)指型曲线。指型曲线表示沉积环境能量较强,代表相为席状砂,砂粒分选性和磨圆度均较好。
(5)齿型曲线。齿型曲线表示沉积环境的能量变化较快,正反齿形皆有,是辫状河沉积特点之一。
1.3沉积构造特征
欢58块杜家台Ⅰ油组的沉积构造类型多样,由于沉积速度、水动力强弱、沉积微相的不同而存在多种差异[5]。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物以砾岩、砂砾岩为主,发育有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底部见冲刷面。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物较细,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沉积水体能量较弱,发育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等。河口坝以细砂岩为主,发育有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2砂体发育特征
图1 杜家台Ⅰ油组砂岩等原因
3沉积微相
3.1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河道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扇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部分。扇三角洲微相沉积砂体主要由中 — 厚层砂岩和砂砾岩组成,沉积韵律以向上粒度变细的正韵律为主,偶见叠加韵律,砂体厚度由下向上逐渐变薄,砂体范围逐渐缩小。沉积构造主要以波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底部见冲刷面。自然电位曲线以钟型曲线、箱型曲线为主。
3.2河口砂坝
河口砂坝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前方,并沿此方向往湖盆的中央位置延伸,含砂量高且分选性较好,多以细砂岩组成,沉积韵律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沉积构造为波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自然电位曲线多以不同厚度规模的指型曲线、漏斗型曲线为主。
3.3水下分流河道间
水下分流河道间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两侧,多以浅灰色粉细砂岩及灰绿色泥岩组成,相对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来说岩性较细,沉积环境能量也相对较弱,沉积构造为小型波状交错层理、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
4扇三角洲微相部署建议
从图2可以看出,研究区欢67、50-44、49-44、49-42井所在的4个构造圈闭均为有利圈闭。在此针对这几处重点油层提出井位部署建议。
(1) 欢67井所在断块圈闭。该断块的构造形态为西高东低。从沉积相图和砂体图来看:duⅠ1层均处于泥岩的位置;duⅠ2层构造高部位处于河道边缘,沉积砂体较薄;在duⅠ3层构造高部位处于水下分流河道位置,沉积砂体厚且沉积物颗粒较粗。从录井图及生产情况来看,油气显示较好,累计产油逾400 t,但未见水,duⅠ3层为较好油层。在欢67所在断块圈闭部署井位时,可考虑部署于欢67井西边的高部位,有利储层duⅠ3层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
图2 杜家台Ⅰ油组沉积相平面与构造图
(2) 50-44井所在断块圈闭。该断块呈南高北低的形态。从沉积相平面图和构造图来看,该断块处于河道边缘,从东向西砂体逐渐变薄,岩性由砂岩向泥岩逐渐过渡。其中,duⅠ1层处于水下分流河道间,duⅠ2层高部位及其大部分处于河口坝 — 水下分流河道,duⅠ3层位于河口坝 — 水下分流河道间。从测井解释和生产资料来看,50-44井在duⅠ2层为较好的产油层,河口坝 — 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duⅠ3层位于油水界面以下。在50-44所在断块圈闭部署井位时,可考虑部署于50-44井的南边构造高部位,有利储层为duⅠ2层河口坝 — 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
(3) 49-44井所在断块圈闭。该块的构造形态为北西高而南东低,其沉积相图显示各个小层的沉积微相较相似,均为水下分流河道间 — 水下分流河道,构造高部位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从49-44井开采及投产情况来看,产油情况并不理想,duⅠ1、duⅠ2层为差油层,duⅠ3层为水层。其原因可能是因为49-44井在3个小层上均处于河道边缘位置,沉积砂体较差,且duⅠ3层在49-44井处已经处于油水界面以下,在49-44井北东方向则是砂体的主体部分。因此,在49-44井所在断块圈闭布置井位时,可考虑部署于49-44井上倾西角高部位,有利储层为duⅠ1、duⅠ2层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4) 49-42井所在断块圈闭。该块的构造形态为北西高而南东低,该块3个小层整体部位均位于河口坝 — 水下分流河道位置,向西边砂体逐渐变薄,砂体连通性较好。从测井资料来看,49-42井duⅠ1、duⅠ3层为水层,duⅠ2层为油层,duⅠ3层位置较低,可能处于油水界以下,duⅠ1层为水层可能跟油气来源有关。该井没有试油,如果试油成功,可在49-42井所在断块圈闭北西角的高位部署一口井,有利储层为duⅠ2层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5结语
(1)研究区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岩性以灰色泥岩、薄 — 中厚层中砂岩、细砂岩为主,见深灰色、灰绿色泥岩及不等粒砂岩、砂砾岩、砾岩。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间。
(2)自然电位曲线主要为钟型、漏斗型、箱型、指型以及齿型,不同曲线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特征。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以钟型曲线、箱型曲线为主,河口坝以指型曲线、漏斗型曲线为主,分流河道间以齿型曲线为主。
(3)研究区欢67、50-44、49-44、49-42井所在的4个构造圈闭均为有利圈闭,应在砂体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位置布井,同时兼顾构造高部位。
参考文献
[1] 李佳鸿, 吴煜宇.国外扇三角洲研究新进展[J].四川地质学报, 2012(1):54-57.
[2] 吴崇筠,薛叔浩.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385-387.
[3] 于兴河,张道建,郜建军,等.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J].古地理学报,1999(3):40-41.
[4] 纪友亮,李清山,王勇,等.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1):9-19.
[5] 罗顺社,银晓.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沉积相的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4):5-9.
[6] 于兴河,张道建,郜建军,等.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J].古地理学报,1999(3):40-41.
[7] 朱筱敏,郑浚茂,顾家裕,等.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51-254.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Facies Pattern of Fan Delta in Field Development
LUOLingling1ZHANGJianlong1ZHAODongsheng1LIAOJiabin2
(1. School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 Liaoh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Company, Panjin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Huan 58 area, we drew a floor plan of sedimentary facie of each sandstone group,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ithology characteristics,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t turned out that Dujatai No.1 oil group deposition is fan delta front at the period of shallow lake and the source is from northeast and the sand spread to southwest.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cluded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inn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mouth ba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fan delta micro-facies pattern of Huan 58 area,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area and is suitable for well deployment.
Key words:Dujiatai; fan delta; micro-facies patter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well deployment
收稿日期:2015-06-04
基金项目:中石油重大科技项目“辽河凹陷陆上精细勘探关键技术及有利目标预测”(2012E-3001);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项目“渝东北下古生界页岩裂缝成因机理研究”(CSTC2013JCYJA90017)
作者简介:罗玲玲(1991 — ),女,重庆市开县人,重庆科技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程。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6)02-00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