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小麦种植情况调查与思考
2016-06-17何云龙郑孝标田祖庆刘良武安乡县农业局湖南常德415600
何云龙,郑孝标,许 威,田祖庆,刘良武,周 慧(安乡县农业局,湖南 常德 415600)
安乡县小麦种植情况调查与思考
何云龙,郑孝标,许 威,田祖庆,刘良武,周 慧
(安乡县农业局,湖南 常德 415600)
摘 要:通过对安乡县19个乡镇近几年来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从土壤类型、种植模式、播种方式、施肥种类与数量、病虫害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安乡县小麦产量高低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其经济效益、销售渠道及市场前景,探讨了安乡县小麦生产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安乡县;小麦栽培;调查报告
1 小麦栽培的历史及其现状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根据不同的地理气象条件有专家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10个区域[1-4],安乡县处于南方小麦区的长江中下游种植区,气候温和,雨水丰富,光照充足,基本适合小麦的种植。小麦在安乡县除1996~2000年中断种植之外,其余年份均有种植,2005年后得到了较大发展,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540 hm2,2013年冬种小麦面积达6 874 hm2左右。
1.1小麦栽培面积及其分布
由图1可知,安乡县2009~2013年小麦的种植面积经历了一个先缓慢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过程,特别是2012年的低产使得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调查显示,安乡县于2011年冬种小麦面积达到5 667 hm2,2012年有一定程度的回落,2013年冬种小麦面积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最高水平6 874 hm2。另外,安乡县各乡镇之间种植小麦的面积也有很大差距,其中以安福、安丰、安德、安康、安全、下渔口等乡镇的种植面积较大,而黄山头、深柳和安宏等乡镇的种植面积很小,这说明安乡县小麦种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图1 安乡县小麦种植面积变化
1.2小麦产量情况
安乡县小麦的平均产量低,个体生产水平差异明显。此次共调查安乡县安裕、安福、安全、陈家咀、安凝、安康、下渔口和深柳等8个乡镇的58户农户,涉及面积为30.3 hm2,2013年冬种小麦平均产量为175.4 kg/667m2。其中,失收农户2户,占调查总户数的3.4%;产量低于100 kg/667m2的4户,占6.9%;产量101~150 kg/667m2的18户,占31.0%;产量151~200 kg/667m2的16户,占27.6%;产量201~250 kg/667m2的14户,占24.1%;产量250~300 kg/667m2的4户,占6.9%(图2)。调查显示2013年冬种小麦产量普遍不高,在调查中,未发现小麦产量超过300 kg/667 m2的农户,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极度低产(100 kg以下)和失收农户6户。
如图3所示,安乡县的小麦生产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常年来平均产量都低于200 kg/667m2,其中,2010年的小麦产量最高,也仅为180.9 kg/667m2,而最低的2012年甚至只有107.6 kg/667m2,2013年有所回升,达到175.4 kg/667m2,但是仍远远低于2013的年全国平均产量的331.5 kg/667m2,仅达到全国平均产量的52.91%(全国平均产量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图2 2013年安乡县小麦产量比例
图3 安乡县小麦历年产量变化
1.3小麦栽培品种应用情况
安乡县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包括陕西的西农979和西农9718;河南的郑麦9023、郑麦881和郑丰5号;湖北的华麦5066、科农808和襄麦55等。
各系列小麦品种的种植比例如图4所示:安乡县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以西农和郑麦系列为主,其比例分别达到45%和41%,其次是湖北的品种。在调查中并未发现湖南省培育和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少部分农户种植的通过湖南省省定推广的杨麦158也于2011年正式停止推广,这说明安乡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均未通过湖南省的审定,小麦是否适合在安乡县推广种植应持谨慎态度。
1.4小麦种植模式情况
安乡县小麦的种植模式根据前作作物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旱地的棉花—小麦套种模式,另一种则是稻田的一季稻—小麦轮作模式;而根据播种方式,安乡县小麦主要是满幅撒播,只在深柳、大鲸港等个别地方采取条播的方式播种。满幅撒播方式省时省工,但是管理粗放,土块板结,特别是棉花—小麦种植模式,小麦播种时间大多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此时天气晴朗少雨,如遇持续干旱,由于农户考虑棉花泡水而导致早衰的原因一般都不会进行浇水漫灌等,导致小麦发芽率低甚至不出苗的情况发生。
图4 安乡县小麦种植品种来源地
1.5小麦栽培技术情况
安乡县小麦栽培基本处于农户自发、散户种植、无人监管、管理粗放、技术相对落后的阶段。农户对于是否适合种植小麦、哪些品种更适合在安乡县种植毫无认知;播种方式以满幅撒播为主,很少有农户对土地进行翻耕保墒;大部分农户不重视肥料的科学合理施用,要么不施肥、少施肥导致小麦长势差产量低,要么施肥过量、小麦长势太好,导致春后出现倒伏情况;部分农户对化学调节剂、除草剂的认识不够,导致出现倒伏、苗多而细和草害发生的情况。另外,安乡县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赤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且其他病虫害(如小麦锈病、霜霉病、黑穗病、麦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1.6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安乡县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小麦产量较低并且不稳定,农户效益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风险,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以小麦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而来的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安乡县种植小麦的大户也越来越多,调查发现,这些种植大户的耕作模式多为一季稻—小麦轮作模式,并且均以一季稻作为主要作物和效益来源,种植小麦的主要原因是其管理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相比种植油菜更符合其面积大而劳动力少的现状。
2 小麦产量高低差异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安乡县小麦产量不仅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而且县内不同农户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与土壤类型、种植模式、播种方式、施肥种类与数量、病虫害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关。
2.1小麦产量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土壤作为农作物的主要生长介质,不仅仅起固定农作物的作用,还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水分、空气、肥力和微环境,与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直接联系。安乡县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成土母质较为单一,属于河湖冲积物母质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极少部分)二类,全县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红壤3个大类,7个亚类,11个土属,27个土种。按照指测感觉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3种,在安乡县的分布面积相差不大,但是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安乡县小麦栽培的影响差异是明显的。调查显示,壤土比砂土和粘土更适合安乡县小麦的种植,其产量普遍较高,由于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好,有利于微环境的平衡,在冬季干旱时保水保肥效果比砂土好,而在春季梅雨季节其排水透气能力又比粘土强,使小麦能在整个生育期内较好生长。
2.2小麦产量与种植模式的关系
不同的种植模式直接影响小麦的田间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安乡县小麦的种植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旱地的棉花—小麦种植模式和稻田的一季稻—小麦种植模式,这是该县小麦产量高低不同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一季稻—小麦种植模式种植户的产量个体差异较大,产量高的能达到250~300 kg/667 m2,产量低的却只有25~50 kg/667 m2(不包括因特殊原因失收的);而棉花—小麦种植模式种植户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导致出现两种不同模式种植户之间差异大小不同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一季稻—小麦模式前期土壤处理有较大差异,有的农户进行旋耕、抽三沟,使得土壤保墒、透气性好,而有的农户只开围沟、甚至不开沟,而棉花—小麦模式由于棉地本身的墒情较好,农户基本都不再进行处理;第二,一季稻—小麦模式农户之间的施肥量差异显著,而棉花—小麦模式由于棉地施肥量本身较大,土壤肥力高,持续供肥能力强,农户一般施肥量都较小。对比两种种植模式,棉花—小麦模式较一季稻—小麦模式稳产性能相对要好。
2.3小麦产量与播种方式的关系
有效穗数是农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而播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麦的有效穗数,从而影响小麦产量。调查发现,安乡县小麦主要存在两种播种方式:满幅撒播和条播,这两种播种方式的小麦产量也存在明显差异(以旱地棉花加小麦为例)。即使条播分蘖多、穗大,但满幅撒播的平均产量要高于条播,这与条播种苗过少、总有效穗少有直接关系;调查也发现,满幅撒播存在穗多穗小的问题,并且更容易发生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因此,安乡县小麦种植应该在满幅撒播的同时,通过控制播种量、正确运用化学调控剂调控有效穗数,争取达到穗量足、穗果大、空气流动性好、病害少发,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2.4小麦产量与施肥的关系
肥料对于农作物十分重要,施肥量是否合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安乡县小麦的施肥现状比较混乱,没有一定的模式可言,各农户凭借并不成熟的经验进行施肥管理,这是安乡县小麦产量不高的另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不同种植模式的施肥有很大差异:以氮肥为例,安乡县棉花—小麦模式施肥量明显低于一季稻—小麦模式,由图5可以看出,6.9%的农户根本不施氮肥,尿素施用量低于10 kg/667 m2的农户达到67.2%,与此对应的是在一季稻—小麦模式上,尿素施用量超过10 kg/667 m2的达到81%,超过20 kg/667 m2的也达到31.5%,调查中未发现在一季稻—小麦模式时有农户不施氮肥的情况。
图5 安乡县不同小麦氮肥(尿素)施用量的农户比例
调查还发现,氮肥的施用量与小麦倒伏存在一定的关系,其施肥时间也与小麦的分蘖和成穗数有关系。其原因是:施氮量的高低影响群体的分蘖消长,过低不利于分蘖的早生快发,过高则又使群体前期分蘖早发,后期造成一定程度的无效分蘖再生,但高施氮量使得群体分蘖数相对较高,最终成穗数也高;氮肥高低还影响着植株的光合性能,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延长功能叶叶面积持续期,从而延长花后叶片光合作用持续时间,进一步影响花后干物质积累。倒伏是制约小麦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植株群体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植株形态结构以及抗折力,进而造成倒伏程度的不同。有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基部节间变得细长,基壁变薄,株高变高,植株重心高度上移,基部各节间伸长,倒伏指数升高[5]。作物倒伏就会进一步影响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因此,根据抗倒伏形成的规律,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才能达到髙产不倒。
2.5小麦产量与病虫害的关系
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6],安乡县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处于摸索阶段,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较大的弊端。安乡县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黑穗病、麦蚜等。安乡县春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的条件正好有利于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生,加上农户管理粗放,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预防不够,一旦发病就呈现无法挽救的情况,损失较大。
2.6小麦产量与气候的关系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农业气候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利的农业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7]。安乡县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湿润气候,基本适合小麦的生长环境要求。但是,安乡县农业气候与小麦的生产的配合也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小麦的灌浆期正好与梅雨季节重合,此时降雨量大,阴雨天气连续时间长,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往往造成湿害,不利于小麦灌浆,导致成穗率降低,同时引起赤霉病、条锈病爆发,甚至加剧小麦倒伏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其次,近两年来安乡县冬季干旱少雨,给小麦的发芽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成苗率低,产量自然要降低。
农业气候环境特别是翌年4~5月的阴雨天气严重限制了安乡县小麦的栽培,麦田高产稳产的可控制性较小,只有在翌年春季比较干旱的情况下才能有一定的效益,农民承担的风险较大。尽管农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小不利气候对小麦造成的损失(如增施钾肥来促进茎杆粗大、使用多效唑预防倒伏;遇梅雨季节雨水多、时间长,通过追施叶面肥提高小麦抗性来减少病害等),但是总体来讲这种损失对农民种麦积极性的打击仍然较大。
3 小麦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可知,近两年小麦栽培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油菜相比均低于油菜的经济效益,2012年安乡县小麦平均产量仅为107.6 kg/667 m2,在不考虑人工成本和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利润仅为75.2 元/667 m2,而相应的油菜的利润达到416.6 元/667 m2;同样2013年小麦和油菜的利润分别为200.8和462.6 元/667 m2。
虽然安乡县小麦种植效益远比不上油菜种植的效益,但是安乡县仍然有部分农户愿意种植小麦,其原因有两个;第一,种植小麦国家补贴较高,粮补和种补等各种补贴共计达到104元/667 m2,这不仅远远高出种植油菜仅有的种补10元/667 m2,而且还有高于小麦种植的前期投入(种、药、肥)55元/667 m2,如遇特殊情况即使在失收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亏本;第二,种植小麦可以进行机械化收割,比种植油菜省人工,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逐渐受到部分农户青睐。
表1 近两年安乡县小麦、油菜经济效益
4 小麦销售渠道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安乡县2013年冬种小麦种植面积为6 874 hm2,在安乡各个乡镇均有种植,2013年小麦总产量约为18 083.7 t。但是安乡县的小麦销售渠道有限,绝大部分都是农户自行销售给小商贩,还有部分农户自留给家禽、鱼类当饲料。
安乡县小麦种植品种多为高筋度小麦品种,但是由于气候环境的原因,其产品筋度较低,多作为渔业和家禽养殖业所需饲料的主要原料。安乡县作为典型的鱼米之乡,渔业相当发达,2013年安乡县水产品总量多达88 883 t,按1 t水产品需要2 t饲料计算,安乡县本县的饲料需求量为177 766 t,按水产饲料中小麦含量20%进行计算,安乡县每年用于该县渔业饲料所需的小麦达到35 553.2 t,安乡县小麦的年产量仅能满足此一项需求量的50.8%。但调查过程却发现,安乡县小麦市场并不乐观,部分小麦加工企业并不购进安乡县本地生产的小麦,而是远调外地小麦作为加工原料,其原因是由于气候原因安乡县小麦品质不高,达不到生产要求。
5 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探讨
安乡县小麦种植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安乡县种植小麦存在品种、气候等诸多问题,并不适宜推广种植;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减少,在家务农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而小麦种植方便机收,省时省工,加上国家补贴力度较大,种植小麦成为部分农户的选择。安乡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表现为:第一,安乡县小麦种子市场混乱,没有符合安乡县地理气候环境的小麦品种,农户种植小麦的潜在风险大;第二,安乡县气候条件对小麦的产业的发展不利,特别是翌年4~5月梅雨时节的高温高湿常常诱发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疾病的爆发,如遇雨期较长造成倒伏甚至造成失收,安乡县小麦高温逼熟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第三,安乡县小麦种植技术不成熟,管理粗放,病虫害、草害、肥害、湿害等均有发生,产量底,效益不高;第四,安乡县小麦产量年间变化较大,没有成熟的技术保证小麦的高产稳产,一旦遇到问题存在减产失收的风险,给农户带来较大损失;第五,安乡县小麦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稳定的市场依托,安乡县生产的小麦品质不高,销售受到限制。
综合安乡县本身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可知:在安乡县大规模推广、发展小麦产业是不合适的。在对部分农民自发种植小麦给予相应关切的同时,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种植更适合安乡县实际情况的,技术成熟的农作物,以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金善宝.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协作组.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
[4]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二)[J]. 麦类作物学报,2010,(6):1140-1147.
[5] 杨治刚. 小麦种植底肥施氮不能过量[J]. 河南农业,2006,(9):29.
[6] 郭 华.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5,(4):97.
[7] 胡荣丽. 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的气候划分[J]. 北京农业,2013,(30):184.
(责任编辑:夏亚男)
Investigation of Wheat Cultivation in Anxiang County
HE Yun-long,ZHENG Xiao-biao,XU Wei,TIAN Zu-qing,LIU Liang-wu,ZHOU Hui
(Agricultural Bureau of Anxiang County, Changde 415600, PRC)
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ituation of wheat cul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19 villages and towns of Anxiang county,analyzed the causes of yield differences from six aspects of the soil type, planting patterns, seeding methods, types and quantity of fertilizatio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s well as climate conditions, and discuss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Anxiang wheat production via analyz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marketing channel and market prospect.
Key words:Anxiang county; wheat cultivation; investigation repot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3-0115-05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3.033
收稿日期:2015-08-27
作者简介:何云龙(1986-),男,湖南益阳市人,初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和农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