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精彩

2016-06-17曹惠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效能

曹惠

【内容摘要】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时期。初中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性不断增强,自尊心发展突出,自我评价水平逐渐提高并日趋成熟。根据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提点,教育者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并调控自我,积极而有效地评价自我。

【关键词】自我意识 初中生 自我评价 自我效能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是人的个性特征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格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期间经历两次飞跃期。第一次飞跃期在1~3岁,第二次飞跃期在初中阶段①,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指的就是初中阶段②。这个时期的少年自我意识正处于形成和趋向定型的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面性等特点。

一、初中自我意识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与青年期,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心理素质不够稳定,自我意识呈现出其他年龄阶段所没有的特点。

(一)逐渐增强的“独立性”和“依赖感”的相遇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又迅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在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能力的基础上,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渴望独立,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心理发展上对成人的态度由过去的“顺从期”进入“反抗期”。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和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观愿望和成人感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看问题比较偏激、好走极端,把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因此各个方面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所以,初中生常常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

(二)日益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碰撞

自尊心是中学阶段形成的重要人格特点。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成人感的产生,初中生的自尊心表现得日益强烈。“自我意识的发展究其本质是人逐渐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③。”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客观性水平还不高,往往不能对自己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即表现为自我评价偏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实事求是的估计,没有“自知之明”,甚至狂妄自大。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倾向,这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自尊的殿堂跌落到自卑的沼泽,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三)“自我评价”逐渐提高,但仍不稳定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的内容;二是评价的依据。儿童在对别人或自我评价时依据的往往是父母、他人或教师的评价,个人意见很少,缺乏独立评价意识,从众行为比较突出。随着知识和社会阅历的日益丰富,初中学生已开始能独立地依据行为表现和社会意义来评价别人或自己。评价的内容从最初限于对外在行为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尽管如此,由于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足,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带有绝对性、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有时会根据自己个人的好恶进行主观评价,不善于把个别行动和整体品质联系起来,对别人一时的表现会不恰当地作出好或坏的结论,而对自己的评价也往往受自己的心愿、心境等因素的制约,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如对自己过高估计而目中无人或过低估计而自暴自弃。

二、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针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开启自我意识的萌发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某种状态或总体情况的察觉和评价。主要有三方面:即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接纳自我就是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包括:接受自己的全部;无条件的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法来认识和悦纳自己。

1.正确认识自我

(1)通过与同学、同伴及其他同龄人相比较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画像”活动,让学生给自己“画像”,给他人“画像”,并进行比较。

(2)通过与先进人物和榜样人物比较来认识自己。在心理课上我开展了如“我的偶像”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与他们的偶像作对比,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与偶像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3)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可以开展“优点show”和“缺点提醒”的主题活动;可以通过与自己的过去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4)可以运用某些心理学的测试来认识自己。如测量自己气质与性格的量表,推荐阅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帮助学生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2.正确接纳自我

开展如“天生我材必有用”“真诚地悦纳自我”的心理辅导课,通过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能力的同学的辅导,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人又缺点和弱点不仅要坦然处之,要勇于正视,并扬长避短;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某个方面取得成功。

(二)控制自我意识的枢纽,教会学生适度的自我调控

良好的自我意识,还要会自我调控。初中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判断力不高,心理能力与自制力还比较薄弱,经常会混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也容易出现“失控”,丧失理智,甚至导致行为不良。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自制力。实际上,个人自我意识中的一大部分所表现的正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知识,增强识别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如:组织学生开展“今日我当家”、“无人值日”、“诚信考场”等活动,促进学生自主自律能力的提高。开展以“挫折”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提高学生耐挫折的心理素质。

(三)把握自我意识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直接影响个体自尊、自信的确立。如果个人的自我评价经常发生偏差,与他人的客观评价相差甚远,就会影响其人际关系,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

1.选择参照物比较。对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采取统一方法,而是应该因材施教,例如:对品学较优秀且有潜力的学生,我们引导他们参照比自己更好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而对于自我评价本身过低,缺乏信心的学生,鼓励他们选择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

2.确定合理的目标。知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当高于现实生活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目标,使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产生激励的力量。

3.建立起自信心。利用心理课开展系列活动“积极的自我暗示”、“挺起自信的胸膛”、“为自己喝彩”等,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积极地评价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建立起自信。

三、结语

总之,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理的自我意识到社会的自我意识再到心理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最终还是要是学生通过自我心理行为训练和外界的帮助,做到自信而不轻狂,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谦逊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注释】

① 肖晓玛.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 广西师范大学,2002.

② 林崇德 主编.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③ 弗洛伊德 著. 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效能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给你一个支点,玩转“自我评价”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