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取向
2016-06-16王国峥
王国峥
摘要:通过观摩201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对“爱护水资源”及“水的净化”2个课题的教学内容与化学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列举了精彩的比赛教学片段,对“有用”与“无用”的教学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度思考。
关键词: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有用”与“无用”;学科素养;价值取向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5–003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在盐城市阜宁县落下了帷幕,由省教研室确定的3个课题中(人教版),有两个是与“水”相关的,分别是“爱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比赛前,不少教师认为这两个课题的内容基本都属于一般性了解而已,在中考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属于“无用”的课题范畴;加之内容简单浅显且在不断变化之中,知识体系不够清晰,与前后章节之间联系不紧、逻辑性也不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处理中总是泛泛而谈、味如鸡肋,不去深究、细化,极少有教师用此课题开设公开课,更不用说优质课比赛,可以说是“理论层面重视、实践教学忽视、开课选题回避”。但笔者认为,本次比赛用它们作为省级优质课比赛的部分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公开课、研究课内容缺失的弥补,也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种尝试,更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示范引领,可以说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
2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片段举隅
2.1 教学内容分析
(1)3种教材版本教学内容编排的对比。当下的化学教材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江苏地域使用的教材以人教版、沪教版为主,教师同时也会参照鲁教版中的部分内容,融入教学之中。“爱护水资源”与“水的净化”在上述3种版本的教材中编排如表1:
(2)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思路分析。在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爱护水资源”的编写是以淡水资源的匮乏为线索,选取了部分数据、图片等相关内容组成教学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从海水的成分、淡水资源的分布入手,引领学生进行“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以及“如何爱护水资源”等问题的学习与思考,探讨污水处理的流程与方法。“水的净化”主要围绕净化水的重要操作――过滤以及过滤材料和仪器的替代品而展开,同时还补充了活性炭净水、蒸馏净水的实验,并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与现象入手,增设了硬水与软水的鉴别及硬水软化的实验方法等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理解并掌握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教材的化学内容要素分析。这两节的内容与教材的其他各章节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线索的教学体系相比较,教师可能会认为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完全是常识性的介绍,知识点浅显易懂,缺少足够的学科思维含量,缺少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完全能够掌握,多数教师不经意之中将这两节内容上成“科普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简单处理、忽略不讲或难以深入的现象。实际上如此的教学处理是失当、失策的,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内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如何选择、组织这些内容?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材料进行教学?如何妥善处理“化学学科的逻辑知识体系”与“日常生活问题解决”两者的内在关系,成为这部分教学设计中最棘手的问题。
“熟悉的和相近的教材,本身并不能引起思维或使思维做出反应,只有用它们来理解陌生的和相远的教材时,才是有用的”[1]。这两节内容似乎不用讲解学生都懂,但实际并非如此,学生往往知道的只是生活常识而不是其中的科学原理。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三废处理的必要性来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将学生已有的普及性生活常识向化学学科知识转变,感受并欣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化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2]。“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内容要素中,包含“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怎样爱护水资源”、“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3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进行密切联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淡水资源的匮乏,不断强化和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水的净化”的教学主线是“为什么要净化?”、“如何净化?”,其暗线是认识自然界中的水多为混合物、过滤的操作、煮沸或蒸馏的作用,以及活性炭的吸附等。
只有知道教材每章节内容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才能弄清楚用它来教什么、有哪些特征,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何作用。这也许是今天江苏省教研室用这两个课题作为省级“优质课”比赛的原因之一,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和应用教材,以比赛带动研究、以比赛促进推广,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取舍“有用”与“无用”,为学生的人生积淀打下基础。
2.2 教学片段举隅
观摩期间,我们欣赏到各大市的选手们关于上述两个课题很多独到新颖且具创意的构思与设计。如南通市的一位选手将“爱护水资源”整节课设计为“感受水之韵”、“感知水之忧”、“感悟水之惜”3大篇章,着力于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教给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方法。第1篇章“感受水之韵”从“生态之韵”、“生命之韵”、“生产之韵”、“生活之韵”4个维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生存的息息相关;又从“短缺之忧”、“分布之忧”、“浪费之忧”、“污染之忧”4个层面组织学生讨论,“地球上的水资源究竟是丰富的还是短缺的?”,强化节水的意识;最后从“意识之惜”、“方法之惜”入手,让学生深切感受浪费水资源、水体污染之痛惜,并联系到工业、农业、生活上用水情况,从自身做起,探讨生活中可行的节水方式,尤其是家用“生活用水水费单”中的“收费项目”――“自来水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展示,带给学生很多的启发与思考。各篇章之间构思巧妙、设计独特、过渡自然,特别是两大“亮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探究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昼夜大约会漏掉多少水?教师设计了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量筒、秒表、滴水的矿泉水瓶(代替滴水的水龙头)],学生通过测量1min漏出的水的体积,再将之换算成24h共漏出水的体积,大约为20000mL左右,合550mL装的矿泉水36瓶,真是“账不可细算”,无形之中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2)话题讨论:家用洗衣机一般是安放在阳台或卫生间,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看,安放在哪里更合适、更科学?将课堂教学演变成一个社会化节水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城市排水系统在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时,实行了污水、雨水分流,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回收后,就近排入水体,可再次利用。并使学生懂得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要面对以下3个问题:①处理污染的水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②处理污染水时会产生次污染;③有些水源被污染后,是不可逆转的且后果严重。从而明白洗衣机应安放在卫生间更为科学、合理。
又如“水的净化”的教学设计,扬州市的一位选手以“贝尔野外求生”的故事为主线,围绕“为什么要净化?”、“怎样净化?”两大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使学生熟悉了净化水最简单的两种方法:静置沉降、吸附沉降,并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使学生掌握过滤的概念以及操作方法、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与转化,最后通过“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分组活动,了解自来水厂的生产流水线。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1)拍摄了5个生动、形象的错误操作视频场景――“漏斗可有恐惧感哦”、“直接倾倒太方便啦”、“玻璃棒随便靠靠吧”、“引流小心、再小心”、“玻璃棒搅拌、搅拌”,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熟知正确的过滤操作方法,而并非像以往传统的课堂纠缠于“一贴”、“二低”、“三靠”操作要领,反复讲解、练习。(2)讲解吸附沉降时,采用了一段自制视频――将一块明矾在浑浊的水缸中“刺啦、刺啦”磨蹭了几下,水缸中的水豁然澄清了,水底沉积了一些悬浮物,这种特有的吸附沉降方法自然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靓丽”的结束语:“水的净化沉降需要静置,过滤面对分离,人生其实也是一场净化,沉淀阅历,过滤浮华。”将整节课堂得以升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想境界,暗示、告诫学生:在当今错综复杂的信息爆炸时代,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需要静心思考,并需具备一定的吐槽能力。
3 “有用”与“无用”的思考与追问
如何选择和把握一节课中最本质的学科素养,并且围绕这些学科素养统筹相关知识和核心观念,系统地组织材料和设计教学,这对于化学教育研究和教师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在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而忽视了“为什么教”问题的深度思考与追问,“为什么教”决定和支配着“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决定着某些教学内容是“有用”或是“无用”。我们很多时候选择教学内容时是功利的,考试常考的、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作用的就认定是“有用”的;考试通常不考的、对升学无关紧要的就是可以忽略的、“无用”的。究竟什么是“有用”与“无用”,倘若我们从学生的学科素养构建角度审时度势,就不难发现,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难以准确下一个合适的定义,今天的“有用”明天未必“有用”;现在的“无用”将来未必“无用”,因为人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多种知识的学习和教育,需要滋养学生一生的学科素养。
何为学科素养?究竟什么是学生“带得走的能力”?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触及学生的灵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转知为识、转识为智”,学科素养是“落脚点”所在,学科素养不是具体的知识,它是学生在深入理解学科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常表现为学生能自觉地从学科视角看问题的思维习惯。它源于知识但又高于知识,具有超越课堂时空的持久价值和迁移功能。
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到课堂实施都应当有一个深刻性的反思与改变,深度追问化学教学选材的“有用”与“无用”,否则化学教学其他问题的探讨就只能是一种虚妄的言说,倘若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目标尚不明确,“为什么教”还不够清晰,教师越是付出,就越偏离化学课程的本义与方向。惟有如此,化学教学才能走出“有用”的藩篱,重新获得生命力;惟有如此,化学教学才能获得明晰而独有的学科属性。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J].经验与教育,2005:2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