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2016-06-16马会林周瑾
马会林 周瑾
摘要:实例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捕捉意外,机智生成;大胆质疑,自主生成;巧借错误,迂回生成;反思变式,创造生成。教学中应善于捕捉“意外”,使其成为课堂精彩的生长点。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5–004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鼓励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并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2]”民主、开放的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课堂“意外”成为教学动态生成资源,如何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践案例就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做一些分析。
1 及时捕捉意外,机智灵活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课堂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意外情况,面对课堂意外,教师要及时捕捉“意外”机智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让每次有价值的“意外”变为“精彩”的生成!
案例1 在“苯酚酸性”的教学中,笔者演示了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不明显,勉强告诉学生苯酚显弱酸性。又向浑浊的苯酚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澄清,学生说苯酚显酸性。再向澄清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溶液又变浑浊。则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弱。接着告诉学生,苯酚具有弱酸性,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甲]怎么能证明生成物是NaHCO3而不是Na2CO3?另外,如果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物是否也是酸式盐NaHSO3呢?好多学生也表现出了疑问。
这位同学的问题,一时使笔者感到措手不及。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笔者机智地调整了教学方案,和学生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证明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物是NaHCO3而不是Na2CO3?
此时,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能否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证明)。
[学生甲]能否通过比较电离常数来证明呀?
[教师]可以!但怎么证明?
[学生甲]比较H2CO3的电离常数Ka1、Ka2和苯酚的电离常数Ka的大小。
[教师]很好!
[学生乙]老师我查到了:H2CO3的Ka1=4.3×10-7,Ka2=5.61×10-11;苯酚的Ka=1.28×10-10,即: Ka1>Ka>Ka2,所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物为NaHCO3而不是Na2CO3。此时教室响起了掌声,片刻后……
[学生丙]老师,这么说苯酚和碳酸钠不共存呀!
[教师]对!
[评析]本案例中,虽然学生的发问“扰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但是这样的教学环节的及时增补,更利于深化达成教学目标,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苯酚酸性的认识和理解,还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判断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或SO2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在“意外”中也得到了提升。
2 鼓励大胆质疑,自发生成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反常规地思考,还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把握学生的提问,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自发生成。
案例2 演示实验:钠在空气中的燃烧。
[教师]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演示钠的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有黄色火焰,同时还有大量黑烟冒出。
[教师]请大家继续仔细观察(同学们很惊讶,笔者也很愕然,但是没有惊慌,因为意识到,肯定是刚才用滤纸擦干净钠表面煤油的时候出现了差错。于是不动声色地请学生继续观察。)
[学生]最后生成的固体中除了淡黄色固体,还有黑色和少量白色固体呢!
[教师]是啊?怎么和我们预期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生甲]煤油燃烧会有黑烟生成,老师,是不是你刚才煤油没有擦干?
[教师]很好,我也认为是煤油的燃烧,所以会有黑烟和黑色固体生成。
[学生乙]不对啊,除了有黑色固体生成以外还有白色固体,是什么呢?
[教师]煤油可以解释黑烟和黑色固体,可确实不能解释白色固体。为了验证我们的看法,下面我们再重新做一次实验。
为了避免不能将煤油擦干净,笔者用滤纸反复擦了几遍,并将钠的四面全部切了一遍,点燃钠后,没有黑烟了,看到了明显的黄色火焰,但最终除了生成淡黄色固体以外还是有少量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
[学生丙]老师,煤油可能还是没有完全擦干净,另外还是有白色固体,看来还发生了其他反应。
[学生丁]老师,会不会是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记得初中老师曾说过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钠和二氧化碳是不是也能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钠?
[学生戊]白色固体不应该是氧化钠,因为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可以生成过氧化钠。应该是生成的氧化钠又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教师]非常好,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白色固体生成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能不能写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呢?
[学生]动手写出了如下的方程式。
[评析]本案例中,学生以敏锐的观察和思维发现了这个“可疑”之处,教师没有漠视学生的质疑,而是从学生“有疑”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与新问题的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争论中“释疑”,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发展,体验进一步加深,思维也活了起来。学生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对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这一知识点的认识,还意外地收获了钠在CO2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这一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3 巧借错误,迂回生成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中的“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自始至终留心捕捉和筛选这些鲜活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并有意识地设计给学生去剖析讨论,巧借错误资源生成有价值的知识。
案例3 在“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中,笔者设计了一道反馈练习题:
25℃时,0.1 mol/L NH3·H2O溶液的pH约为11,向其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pH减小。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上述现象。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此刻许多同学点头表示同意,显然是受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但也有部分同学跃跃欲试,表示不同意这个观点。面对学生的错误,笔者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把课堂的舞台交还给了学生。)
[教师]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明显有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再请一位来说说他的观点。
[教师]很好!同学们,如果把其中加入的少量NH4Cl晶体换成另一种可溶性晶体将更有说服力,你能帮老师修改一下这道题目吗?(同学们兴致高昂地展开了讨论。)
“CH3COONH4”,一位刚才也做错的学生丙举手站起来说:“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醋酸和氨水电离程度基本相同,CH3COONH4溶于水水解后溶液呈中性。”
[教师]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学生丙]向0.1 mol/L 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H4,晶体溶解后,测定溶液pH,如果溶液pH减小,则第二种解释正确;如果pH无变化,则说明第一种解释正确。
[教师]多亏刚才做错的同学给我们提供了错误的分析,才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新的化学知识!
[评析]本案例中,学生错误“错”得恰到好处,教师巧妙地把学生课堂上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展开教学,改变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显然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更有效果,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有了体会,有了争论,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4 感悟反思变式,创造生成
一堂精彩的课,往往会在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中生成信息。作为组织者和扮演桥梁角色的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作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加以利用,使课堂绽放出生命的火花。
案例4 在高三一次模拟试卷讲评课中,有这样一道题:
[试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其他三个选项均有学生错选。在讲评过程中,很多学生讲述了自己的错选原因,此刻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学出现了“高潮”。笔者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学契机,于是提出了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创设变式,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创设了如下6个变式:
[变式2]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片,铜片不溶解,加入适量下列物质后铜片会溶解的是( )。
A.浓盐酸 B. FeCl2 C. NaNO3 D. Na2SO4
[变式3]将铁屑溶于过量硫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盐酸 B.碘水 C.硝酸钾 D.氯化铜
[变式4]在烧杯中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为m1 g;再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的质量为m2 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m1可能等于m2 B. m1一定等于m2
“课堂生成可以是学生生成,也可以是教师生成。学生生成后,教师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它的价值,及时调整预设,使教学流程更符合学生的发展”[3]。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师生有创造性地捕捉住一次次有价值的“意外”,并使其成为课堂精彩的生长点,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雨华.化学教学中如何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J].化学教学,2009,(1):19~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一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
[3]宋兆爽.“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J].化学教学,2013,(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