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2016-06-16徐硕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岗位高职

【摘要】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了以岗位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使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契合市场和行业需求。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专业 岗位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YJXM-02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43万亿元。中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将目光投向中国。国外大的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入驻中国, 极大促进了中国酒店业和酒店教育的发展。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很多院校纷纷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112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43.52万人。但是,很多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操守等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与酒店行业需求脱节。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突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特色。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酒店“职业人”,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能力和岗位的适应性,突出其职业性。学生既要具备酒店“职业人”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要具备职业岗位变动时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又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创新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性质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与本科专业和相近专业几乎相同,在课程体系上甚至就是本科院校的简单压缩,不利于突出高职院校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重复,缺乏动态调整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都是按照“概论+实务”的模式来设置内容,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大块,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同课程当中内容的重复性,甚至有些内容在2-3门课中同时出现,且在某些知识点上讲述的内容还不相同。这样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倦,尤其是在知识不同的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疑惑,进而产生抵触,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酒店变化日新月异,行业知识更新很快,新的岗位,新的工作内容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酒店人才培养的阵地,要不断根据行业变化来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校企融合不够,实训教学缺乏职业性

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在满足学生专业认知和顶岗实习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校企合作也仅限于此。部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由于经费和学生数量限制,专业实训室条件简陋,实训项目开出率低,实训标准与行业脱节,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无法直接上岗,企业还需要重新培训。作为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酒店企业的积极性,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日常教学,在实训室建设和实训项目设置上按照企业真实场景进行建设和开发,确保理论教学的职业指向性和实训教学的工作完整性,力求学生毕业后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立足于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分析酒店的主要岗位和完成各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将酒店的职业活动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职业导向性。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一课一师的模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建设矩阵式的教学团队,不断完善实训条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具有职业性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一)以岗位为中心来设置课程

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的基本流程是酒店岗位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综合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计与重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潜力,构建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核心技能和职业发展潜力组成的“技能+管理”型的职业综合能力体系。本文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常见的前厅部、客房部和餐饮部三大核心部门的基础岗位进行分析(如表一),并以此来架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在具体内容设计上,对酒店管理各个岗位的知识构成进行内容的解构,以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和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细化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和对应技能。具体分析见图1关于电话预定这一工作任务的分析。以此方法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大部门所涉及的所有岗位进行细化,同时,有效的整合教学模块和确定关键知识点。考虑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动态特征,除了基础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学生在未来岗位提升的需求,根据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来增加管理知识和技巧的课程,如《酒店督导》、《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适应近些年来酒店行业的发展变化和职业院校对学生技能的新要求,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要求,开设《宴会设计》、《茶艺基础》、《调酒》等课程,以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基础

酒店管理是服务性的行业,通过企业调研发现,酒店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学生的态度。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技能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但是学生对待酒店工作的态度和他们自身的习惯往往对学生在酒店的发展影响更大。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除了凸显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着眼于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通过真实的场景来体会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在体验中深刻理解到“我的职业形象是什么?”, “我应该如何做?”,并将这种认知内化为自身的职业习惯和专业素养。

(三)打造矩阵式的教学团队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主要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要求专业课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面对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的情况,可以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资源,校内专业课教师,理论功底比较扎实,承担理论教学任务。企业专家能手实战经验丰富,技能过硬,承担实训教学。同时,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变化,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及时将行业的变化与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沟通和反馈,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在上课形式上,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还可以践行多师共上一课的教学模式,一节课可以安排几个教师同时上,围绕一个知识点,有讲理论知识,有讲实践技能,各位教师各司其职,各取所长,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给学生最专业和权威的讲授与指导。

(四)校企共建实训、实习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实习要紧贴行业企业发展。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在硬件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酒店管理服务一线的环境相比总有距离,学生始终感受不到职业的氛围和服务的体验。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零对接的重要保证。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用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教育学生、用企业家的眼光和标准培养人才,真正实现理论与技能零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对接,育人与用人的零对接。

(五)考核标准职业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岗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职业性,在岗位为基础的课程考核上,评价的标准应以岗位标准为基础,以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评,并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形式,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实训项目的考核中来,确保考核的客观有效。

参考文献:

[1]孟铁鑫.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2011(11):118-119

[2]王博. 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3]杜芳.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41-142

[4]赵蓉.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酒店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徐硕,(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市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工作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岗位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