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2016-06-16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安全感自我评价大学新生

时 斌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时斌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为探究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635名大学新生为对象,使用安全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人际安全感、自我评价、自我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得分较高;性别变量在安全感、自我评价、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安全感和自我评价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因素;安全感与学校适应之间,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学校适应

一、引 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入学适应的研究则是这一课题的焦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对其身心发展及社会性发展都影响很大。从国内外研究成果看,一方面主要是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现状、特征及适应不良的对策研究,如着重研究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认知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等;另一方面是探讨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因素,主要研究情景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文献分析发现,以往研究要么将个体因素和情景因素分开探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要么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并列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因素独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程度,其局限就是研究两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各种因素对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和过程,其中既可能有各种因素对学校适应的直接作用,同时也可能有因素之间的间接作用。因此,引入与个体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第三变量”开展对学校适应的混合研究很有必要。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上研究多是探讨归属与爱、自尊的需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安全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忽略。安全感是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它与自我意识、心理健康和适应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并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安全感直接影响学校适应,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学校适应,安全感通过自我评价对学校适应产生间接影响。

图1 安全感、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路径分析图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5年11-12月,分层随机抽取安阳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2015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35份(97.7%)。其中男生188名(29.6%),女生447(70.4%);农村学生473名(74.5%),城镇162名(25.5%),河南省学生501名(78.9%),省外学生134名(21.1%)。

(二)研究工具

1. 安全感量表(SQ)。丛中、安莉娟编制,包括16个条目,分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2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从1=非常符合到5=非常不符合,分数越高,安全感越高。

2.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Judge编制,王孟成修订,包括10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从1=2分别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数越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

3.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方晓义等编制,共60个条目,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从1=不同意到5=同意,分数越高,适应水平越高。

(三)程序与方法

主试由心理学本科生担任,将抽取的对象集中在班级内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SPS16.0和Amos7.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三、调查结果

(一)不同性别、家庭住址、户口类型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特点及评分比较

表1 不同性别、家庭住址、户口类型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特征及比较(M±SD)

注:* P <0.05;* * P <0.01; *** P <0.001,以下同。

分析表明(表1),除满意度外,其它项目平均分均超过理论中值3;差异比较发现,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核心自我评价、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7个项目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均是男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家庭住址和户口类型两个维度则没有显著差异。

(二)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发现(见表2),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自我评价与安全感相关为0.64和0.65,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相关在0.32-0.50之间,安全感与学校适应相关在0.27-0.54之间。说明几者之间存在较紧密的联系,支持了前期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

表2 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三)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模型建构

1. 结构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根据前期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设定思路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设定为部分中介混合模型,一方面安全感和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学校适应,另一方面安全感通过自我评价对学校适应产生间接影响。模型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通过修正后,模型路径系数在0.33-0.77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主要拟合指标,RMSEA=0.06,/ df 为2.89,GFI=0.98、AGFI=0.95、CFI=0.99、TLI=0.98和IFI=0.99,均大于0.90,达到适配的标准,模型拟合比较理想。见图2。

图2 安全感、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的结构方程模型

2. 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一方面,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有直接正向影响,直接效应分别为0.54和0.33;另一方面,安全感通过自我评价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产生间接正向影响,间接效应0.25(0.77×0.33),安全感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总效应为0.79,以上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有显著差异。分析可见,安全感和自我评价是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发展特征

调查发现,大学新生人际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得分较高,均超过理论中值。男生和女生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家庭住址和户口类型上则没有显著差异,与顾红霞、赵科和张军辉的研究一致。中国传统的观念对男性的要求多是刚强、责任和独立,对女性则是柔弱、温顺和依赖性,面对新的环境,男生多是积极主动适应,并努力掌控,而女生则更多的是顺从。因此,男生安全感和自我评价较高。

CCSAS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得分较高,满意度最低。性别、家庭住址和户口类型差异比较发现,性别变量上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均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家庭住址和户口类型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佘丹丹和赵燕鹰的研究一致。男生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比女生更积极,他们积极与同学、室友交往,更乐于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遇到问题更容易选择与人沟通或求助;男生性格情绪较稳定又善于表达,而女生比较敏感和羞涩,比较重视自我形象,对成败得失看得比较重,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自责、焦虑、恐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从而影响到对学校各方面的适应。

(二)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安全感、自我评价和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27以上,说明三者之间存在较紧密的联系。安全感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54和0.25,自我评价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直接效应为0.33;安全感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之间,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这说明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有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因素。这在杨宇、顾红霞、胡宝倩和李利薇等的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Kashubeck和Christensen研究表明,自我认识和自尊水平是其衡量学校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自尊水平与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新生自我评价越高,学习和生活就越积极,大学生涯就更有目标感,对生活就会充满确定感和控制感,从而适应性也就越强。马斯洛认为有充分的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安全感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在面对一切新事物时或新关系时的适应状态,高安全感的学生生活目标感和确定感较强,他们往往认为大学生活可以的控制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学习和课外活动时,愿意做出改变,积极地选择去适应。

研究得到的启示就是,学校对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出发,重视积极认知和乐观情绪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和积极应对,增强他们对大学生活确定感和控制感;学会积极体验,体验幸福感,愉悦感,参与感和意义感。

[参考文献]

[1] Martin M M, Anderson C M.; Thweatt, KS. Aggressive communication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ognitive flexibility scale and the communication flexibility scale[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998, 13(3): 531-540.

[2] Martin MM, Anderson C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affinity seeking strategies[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1, 4: 69-76.

[3] Peiró JM., José GMontalvo, Gracia F. How Do Young People Cope with Job Flexibility? Demographic and Psychological Antecendents of the Resistance to Accept a Job with Non-Preferred Flexibility Featu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affinity-seeking strategies[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2, 51 (1), 43-66.

[4]Huebner RA, Emery LJ, Shordike A. The adolescent rol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theoretical usefulness[J]. Am J Occup Ther. 2002 ,56(2):202-209.

[5] 张大均,张骞. 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3(4):124-128.

[6]Goldenberg L, Goldenberg H.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3rded) [ M] .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P Cole, 1991.

[7]安 芹, 李旭珊.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10): 796-800.

[8]李兵宽,刘启辉.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81-84.

[9]魏艳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0]黄岩弟.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11]郭 焱. 高职新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12]杨 宇.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13]顾红霞.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4]胡宝倩. 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15]Maslow A H, Hirsh E, Stein M, et a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45, 33: 21-41.

[16] 李利薇. 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17]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249-251.

[18]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95-101.

[19]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 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52.

[20] 赵 科, 胡发稳. 纳西族哈尼族青少年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7): 854-855.

[21] 张军辉, 汪海彬.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63-662.

[22] 佘丹丹.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J]. 石家庄: 河北大学, 2001.

[23]赵燕鹰, 张东生, 白 波, 等.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2): 147-148.

[24]Kashubeck, S., Christensen, S. A. Parental alcohol use, family relationship quality,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5, 36, 431-443.

[责任编辑:舟舵]

[收稿日期]2015-11-20

[作者简介]时斌(1979—),男,河南新蔡人,安阳师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6)01-0125-04

猜你喜欢

安全感自我评价大学新生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