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尾寒羊发生放线菌病诊治
2016-06-15刘宏俊郑永军
刘宏俊 郑永军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各地区、县大力实施设施养羊与养殖技术创新,按照“引进与自繁相结合、纯繁与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了良种羊的引进和调剂。通过母畜扩群和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了一批大范围的养殖专业示范区。
关键词:小尾寒羊;放线菌病;诊治
前言
放线菌病是牛、羊、猪和人的一种多菌性慢性传染病,在换牙时期易发病。特征为头、颈、颌及组织的瘤硬肿。
一、发病情况
1.目前,一些养殖示范进行混群饲养,经常出现一些羊只食草性差,咀嚼费力的情况,工作人员在触摸羊只下颌处发现有鸡蛋大小硬块,一般会判断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积食疾病,通常可用土霉素,食母生进行治疗并加以防范。在继续观察的过程中。发病肿块逐渐增大,在1个以后,若不采取其它防范措施,病症将会波及全群。
2.针对以上病症,初步诊断为羊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某些脓状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与此病相似的疾病有放线菌病、口疮、干酪样淋巴结炎、结核病以及普通化脓菌所引起的脓肿等。在临床上应注意进行区别诊断。
(1)与口疮的区别。本病为结节状或大疙瘩,而口疮,形成红疹和脓疱,累积一层厚的痂块。干酪样淋巴结炎却最常发生于肩前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脓肿的性状与放线杆菌病完全不同。
(2)发现病症最好由实验室做镜检确定。一般而言,羊放线菌病主要危害骨组织,放线杆菌病则只侵害软组织。
3.饲草过硬造成的创伤、感染。
二、临床症状
1.羊的上颌或下颌骨肿大,颌下淋巴结增大,病患也常限于头部。内脏没多大变化,羊只病患部出现鸡蛋至拳头大小的硬块,隆起,触之坚硬,瘘管有脓液流出,部分带有干脓或脓痂。压之有痛感。
(1)病羊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日渐消瘦,患羊食欲减退;(2)体温39.0℃至39.6℃;(3)个别羊只出现呼吸困难症状;(4)病久羊只肿块逐渐变软,形成脓包,以后肿胀皮肤出现破口流出脓液,呈弥散性肿胀,界限明显,形成瘘管而长期不愈合,破溃后流出恶臭浓汁。
2.舌咽部舌染时,舌体硬肿粗大,活动困难,故称“木舌病”病羊表现咀嚼、吞咽困难,同时出现相应症状如流泪、气喘等病状。
三、诊断
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初步诊为羊放线菌病。
1.涂片镜检。取浓汁、渗出物或病变组织做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特殊的阳性形态,呈放射状。
2.分离培养。取浓汁、渗出物或病变组织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葡萄糖琼脂,在37℃温箱中培养,可见到细小、圆形、乳白色的菌落。通过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羊放线菌病。
四、预防与治疗措施
1.预防
(1)对病羊及时隔离,搞好食槽卫生,对圈舍及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和定期检查。一经发现患羊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其圈舍内的粪便及污染物进行清理(堆积发酵或填埋处理),用2%烧碱、强力消毒灵、聚维酮碘等消毒药对圈舍、用具、饲槽及环境场地彻底消毒。每日一次,不留死角。
(2)为防止粗硬饲料损伤口腔黏膜,禁喂粗硬饲草。可将稿杆、谷糠或其他粗饲料浸软后再喂;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避免到低湿地区放牧。
(3)加强饲养管理。
①注重营养搭配。对患病羊只补喂全价配合饲料或多汁饲料,对未发病羊增加精料饲喂量,以增强体质。②加强管理。对病羊舍由专人管理。防止其他饲养人员随意进出羊舍,并要加强饲养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同时做好圈舍的保暖、通风等工作。
2.治疗
采取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
(1)碘剂治疗
①静脉注射10%碘化钠溶液,并经常给病部涂抹碘酊。氯化钠的用量为20至25mL,每周一次,直到痊愈为止。②内服碘化钾,每次1至1.5g,每天3次,作成水溶液服用,直至肿胀完全消失。③用碘化钾2g溶于1mL蒸馏水中,再与5%碘酊2mL,一次注射于患部。
(2)药物治疗
①青霉素钠320至4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鱼腥草10至20ml地塞米松磷酸钠2.5至5mg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至5天;②蟾毒重症(蟾酥,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0至15 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中华蟾王(哈青注射液)5至10 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至5天。③化脓破溃疡,可按一般化脓疮治疗。先清疮,创腔用碘酒纱布填塞1至2天更换一次④患处痛感明显者在其周围分点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每点注射3至5 ml。患部可用5%碘酊溶液涂抹,或用鱼石脂软膏涂敷,每日一次。⑤对吞咽或咀嚼困难,不爱吃草的重症病羊用10%葡萄糖250至500 ml红霉素,500至1000mg氢化可的松2,5至5mg静脉注射;5%糖盐水250至500 ml双黄连注射液,20至30 ml静脉注射;同时配合肌苷、ATP等能量合剂,每日1次,连用3天。
(3)手术治疗
若肿块已变软,形成脓包者在其下部用宽针扎一孔或用手术刀片割开,挤出浓汁,用0.2%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至结痂,然后给伤口内塞入碘酊纱布,1至2天更换一次,直到伤口完全愈合为止。也可以选择抗生素治疗如给羊只患部周围注射链霉素,每日一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链霉素与碘化钾同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五、小结
本病大小羊只均可发生,其病程一般在15天以上,有的甚至达1至2个月。分析原因得出,发生此病蔓延主要是发病后未引起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的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致使互相传染。因此,对该病的治疗要有连续性,用药量宜偏大,采取外用与内服、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