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古茶”巧借二维码打通茶农致富路

2016-06-15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沿河树龄茶农

“每当有人来到茶园,我们就会带着他们去扫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古茶树悠久的历史就把人吸引了。”自家茶园的74株古茶树挂上二维码后,茶农聂登国几乎逢人便说。

聂登国是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榨子村村民,他说的二维码是该县千年古茶的电子“身份证”。去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同意命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中国古茶树之乡”。为保护古茶树资源,继而研究、开发和推广,沿河巧借二维码之力,让茶农依托“千年古茶”脱贫致富。

三五米高的古茶树一簇拥一簇,细绳拴着的二维码标牌悬挂其上,清新嫩绿的新芽从枝节吐露出来。走进“中国古茶树之乡”,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扫一扫。记者用手机扫描古茶树上悬挂的二维码。一株茶树的“身份”信息跃然“屏”上:树龄1100年;树高4.82米;海拔672米。

县生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田小强介绍,全县1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有4万余株。有的甚至达1200年,通过专家测定。优先考虑树龄较大的古茶树“挂码落户”,目前有4860株挂上了二维码。自2014年6月开始,县茶办安排6名工作人员用了4个月时间,让超过12%的古茶树有了电子“身份证”。

茶农田茂福家一共有126株古茶树。去年,他采摘了约80公斤茶叶,等级较好的每公斤能卖到160元,一般品质的能卖到30元。

“给古茶树挂上二维码,茶农更加掌握情况,同时也能通过网络将品牌打出去。”榨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陈启军说,二维码很“潮”,希望借此提高古茶的知名度,从而拓宽茶叶销路。

在茶园里,塘坝镇党委书记崔照付一边扫描二维码查阅古茶树“户籍信息”,一边叮嘱茶农田仁军照管好培育的新茶苗:现在管护好,等茶叶出来了,“面包”会有,小轿车也会有。

方寸二维码成“古茶树”联通外界的一张名片。长期经营古茶生意的肖仕梅说,千年古茶若要叫得响,就要千方百计推上网。古茶树上有二维码还不够。还要发展带有“中国古茶树之乡”特色的衍生品,如茶罐、茶壶、茶杯等等,而且这些都要有“互联网气质”。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好产品有时也愁销路。“二维码是千年古茶的一张名片,通过网络一传十、十传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榨子村田野生态千年古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野说。

(来源:新农网http:∥www.xinnong.net)endprint

猜你喜欢

沿河树龄茶农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九九歌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巨尾桉不同树龄及染虫状态桉叶油的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