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女夜校 偏僻山村里的知识磁石

2016-06-15

中国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夜校流域妇女

2003年冬天,波多罗村全村20多名妇女挤在火塘边,共同讨论成立妇女夜校的事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上课地点、讨论如何给老师报酬、如何打分、甚至一起商量了教学内容。妇女们提出来想学科技、学汉语、学种药材、种花椒树、海棠树,还想学烹调……总之,什么都想学。她们为自己的家庭设计着各种充满想象的美好未来。

“妇女夜校”项目启动时,山上彝族老百姓基本上不会讲汉话,大多数成年人没上过学。老村长说,到城里找厕所都分不清男女,带孩子看病也不会写名字,分不清科室。她们原本应有的机会因为缺少教育而丧失了。

波多罗妇女夜校于2003年12月正式开学。夜校借用村小学校舍当场地,白天孩子上课,晚上妇女当夜校使用。一周五个晚上,每晚三个小时,周六唱歌,周日休息。原本还担心妇女们太累,会提出减少一些时间。但出人意料的是,她们都很乐意来学习。

山上什么设备都没有,黑板是当时绿色流域项目工作人员李大君、杨云枫和西湖村流域小组阿六叔、李正秀从山下纳西村庄背上来的。那时路还没通,一个单程就要走三四个小时。阿六叔是山下西湖村流域小组负责人,经常积极上山来帮忙。刘正伟担当夜校老师,和李大君、杨云枫一起商量教学内容、编写课程计划,例如教妇女学写自己名字、日常用语,编写自己村庄的风景介绍。妇女们还根据自己期望,提出想学的内容,课程每两个月会规划一次。

从一开始,夜校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教人读书识字,它还教发展的理念,教保护森林的学问。生态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贫穷?我们周围山上的资源都有哪些?甚至把农村评估的内容都编进了教材。每一个参加过夜校的人都学到了生态知识,这也是村里没有人再砍树的重要原因。

那时候,山上还没有通电,波多罗的夜空满天星斗,与星空一道闪烁的是小学校里点亮的蜡烛,还有村民们渴望知识的眼睛。晚饭过后,大家逐渐汇聚到小院里来,歌声、读书声吸引着村里的每一个人。有一首歌深深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里——《难忘今宵》。大君开始教的时候好费劲,等大家会唱的时候,汉话汉字也都一并学会了。这首歌成了那个时代妇女夜校迎接客人的歌、欢送客人的歌,也是她们记住自己成长历程的歌。

除了日常授课老师刘正伟,登上过妇女夜校讲台的人还有很多——有大城市来的生态学家和种养殖专家,有兰州大学来实习的学生们,有县里生物创新办的技术人员,还有数不清的到山上访问的研究者们……每到这个时候,全村都会来听课,实际上从一开始,夜校就不只有妇女,男人们也会积极来上课。

夜校开办一年后,学员们已经基本能说汉语,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地址,认识简单的汉字,能够简单计算了,年轻人也开始外出打工。刘老师回忆道:“懂一个出去一个,新的一批又进来。打工对家里的经济有帮助。”妇女夜校学员陆秀英说:“以前从没进过学校,在夜校里学会了汉话,会写自己的名字。我第一次到深圳是在一家玩具厂焊录音机,厂里包吃住,一小时两块五,一天工作12小时。八个月之后想孩子就回来了,我们两口子除了路费,回到家还剩了3000块钱。”2012年3月,她第二次外出打工,带着村里十位老乡出去,她做了一个小小领班,工钱也涨到了每小时七块五,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除去生活成本和路费,其实剩下的钱不算多。

老村长说此前从没有人到过外地,有的人连丽江城都没去过。汉语交流能力提高还为村庄逐步开放的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当村里有客人到来的时候,村民们可以与外来者进行简单汉话沟通,这让她们在接待客人时能发挥很大作用,如打跳、做饭、制作刺绣品、搞好环境卫生,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彝族妇女们的生活,让她们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管理和家庭发展中来。在彝族这个男人主导的社会里,妇女们的声音在慢慢地被听到、被尊重。

而在村民们看来,村子最明显的改变是以前村里事都是男人们开会商量,女人们是不能参加的;而现在妇女们不仅和男人们一块开会,并且谁说的有道理大家就会听谁的。2010年加入流域小组的陆秀英自豪地说:“流域小组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对男人们提的问题有看法,我们是可以提意见的。”

在夜校老师看来,与村里一些男人们比较起来,妇女夜校给妇女们带来的改变可以称之为巨大:“妇女夜校成立之后,妇女慢慢地能说会道,反而是很多男人没长进。有人到现在还听不懂汉话,电视也看不懂。客人一来,有的男人都躲出去了。”

2008年以后,夜校逐渐完成了扫盲的历史使命,逐步转向与生计发展结合的生产技能培训。2008年村里开始试种中草药,县生物创新办和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上山来教村民日常管护和测产;绿色流域项目人员胡成贵购买了有关牛羊疾病预防的光碟,大家都集中在夜校学习和交流。本村出生的大学生志愿者刘雁和项目人员一道把波多罗村的故事编辑成小册子,刘正伟再转化成生态旅游培训手册,为村民们开展生态旅游讲解员培训。玉龙县保健院、乡卫生院在夜校场地给妇女们开展卫生保健培训。2010年,丽江技能培训站自带炉灶和食材,在波多罗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烹饪技术培训,本来主要是为妇女办的培训,结果除了老年人和小孩,几乎全体村民都参加了学习。培训完成后老师们还对村民们进行了考试,给考试合格者发放了厨师证书。

夜校,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少。

猜你喜欢

夜校流域妇女
区域联动护流域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当代妇女的工作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