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流域管理的拉市海实验

2016-06-15

中国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渔业流域利益

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认为:一个流域存在着多种功能,这些功能背后都体现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相互关联的。既然拉市海调水工程不可避免,那么,如果有一个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平台,来保证大家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如果能在一个小流域范围内,尝试着在不同群体之间建立起公平协商的机制,让各个群体参与进来,尤其是让利益最容易受损的老百姓参与到决策中来,协商解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农民生计的问题。这种多元化、多目标的决策,可以探索一个流域管理的道路,推动政府的流域善治,为解决大江大河问题提供一个范本。

2000年,绿色流域来到这个美丽的但矛盾重重的湖边,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参与式流域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从上游汇水区的彝族山区到湿地周边的纳西族村庄,在一个小流域范围内,尝试着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共资源的管理中来,争取自由、事先、知情、同意的权利。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获得了美国乐施会的资助。项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起协商平台。

2000年5月1日,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在当年乡政府的第18号文件里,管理委员会有44个人,包括了乡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如经济办,科协,土管所,林工站,农科所,天保所、兽医站、乡教委、海保所、卫生院、派出所,当然少不了的就是村民代表了。此文件抄报:县五大机关办公室。抄送:县林业局、县旅游局、县农业局、县水电局、县扶贫办、县环保局、县畜牧局、县妇联。而且这个委员会之上还有一个县级的领导小组,副县长挂帅当组长,若干职能局负责作小组成员,当年的美国驻华大使普里赫先生还出席了流域管理委员会的挂牌仪式。

管理委员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当地人的流域管理模式,建立当地人流域管理的能力,通过管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包括高地彝族和低地纳西族的生计保障,传播他们的经验,倡导改变中国水管理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搞旅游的、水鸟保护的、森林管养的、打鱼的、种地的,大家都坐到“圆桌”上来。“圆桌”即是平等,在一个流域内探索地方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建设性对话及合作框架,建立长期的村社为基础的资源管理模式。同时将关注上游山区的资源利用和管理对下游坝区生态、农业及城市社区的影响,以及上下游间的生态经济合作关系。最终使生态的保护者得到回报,让生态利益的享受者乐于偿付。各种利益群体达到一个平衡,资源的保护者和使用者间达到平衡,在发展和保护中达到平衡,在弱势与强势间达到平衡,在现在和未来达到平衡。

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中一个美丽而燥动不安的湖泊边上,中国第一个参与式的流域管理合作机构——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破土而出。这是一个参与式的公共资源合理使用的革命性实践,它是合理的、合法的、观念领先的,而且是国际化的,但是,如何保证它不是理想主义者的美丽幻象?

成立渔业协会的愿望早在2000年做社会影响评价的时候,渔民就已提出来了。

2002年湿地渔业协会项目获得了乐施会的支持,很快进入准备过程。这在当时是中国最基层的NGO,它试图让公共资源的所有者组织起来,民主决策解决利益纠纷、管理和保护与自己生存攸关的重要资源,争取资源使用的公平和正义。

渔业协会艰难地走上了正轨,他们依然面临着重重问题。那一年,渔业产量只有一二十吨,不到鼎盛时的10%,而纱网越来越泛滥。纱网也无鱼可捕,捕的是水蜻蜓和蚂蟥。

2004年拉市海湿地渔业协会正式成立那一年,渔业协会邀请县政府有关部门召开“规划咨询”会议,就如何解决拉市海渔业发展的问题,与政府对话。参加会议的包括乡政府、拉市海保护区管理局、水务局水产站、渔业协会成员、有纱网的村民代表。县政府职能部门对协会的成立寄予了很大希望,他们发现,他们的工作与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水产部门希望拉市海的渔业协会,能够形成一股民间的保护力量阻止污染的迅速漫延。

协会的目标是制定出渔业管理条例,同时依靠政府帮助,在不破坏拉市海资源的情况下,做到资源增值,并推动水资源有偿使用。

协会真的起到了农民与政府职能机构间的协商平台的作用。

会上不可避免要提到如何取缔纱网。渔民代表提出了赔偿问题。

于晓刚说:赔偿从法律角度上看不可行,有一个前提纱网是“非法”的。就像一个人拿着一把刀要杀人,警察要他放下刀,他说,这刀是我50块钱买的,你先把刀买下。现在就像在咬自己的手指头,自己啃自己的骨头,到最后,就剩一汪水,连虾子都没有了。

大家都知道纱网是坏东西,但如何取缔?

收缴非法网具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2004年协会理事在绿色流域协助下进行了两个月的社区调查,写出了《拉市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研究报告》,提交给了丽江市人大。从2004年开始到05年、06年,每逢乡人大县人大开会协会都写提案,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取缔非法网具以恢复渔业资源。2007年,拉市海扩容工程终于结束了,两年前协会提交给人大的报告也终于得到了采纳,地方政府开始主动地与协会坐下来商量。

阿六叔1954年生,1971年的回乡知识青年,在丽江畜牧局做了17年的技术员,后来畜牧局说没有编制,他第二次回乡。有知识有技术的阿六叔在土地承包后的最初几年里被选为村长,一直当到1999年。那一年宣威军马场聘他去做老本行,直到2000年,于晓刚在村里做PRA培训的时候他才回来。培训结束后他又走了,是军马场的领导开着小车到家来接走他的。他在军马场月薪1200,三餐不花钱,还报销回家的车费。他得挣钱养家。那时候的西湖村很穷很穷,人均年收入600多块钱,每年都要到邻村的亲戚家借粮食。是乡长和秀琼一个电话打到了嵩明:“你们村子的项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又躲在外面去了。你不是西湖村人?连为本土本村做事情的愿望都没有一点?”他连当年和秀琼的语气都还记得。

阿六叔清楚记得协会当初入户动员的时候,还差点被放纱网的人打了。一家家做工作,把放纱网的大户请到一起开座谈会。把渔民意见,政府意见,都拿出到桌面上来讲。最后大家达成了一个协议:不论谁家投资多少,再给半年时间就自已把网具收了。理事们先把自己家的纱网收了,然后做同家族的工作,多数人家尤其是放网多的大户都自己动手把纱网都收上来了,有的人家还出钱请工帮着收了。

几年过去,鱼慢慢多了起来,渔民又有鱼有可打了。

猜你喜欢

渔业流域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区域联动护流域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I Love You, Dear China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