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

2016-06-15彭园园

经营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师损失人员

彭园园

市场经济充满风险,审计职业也不例外。有位学者在论述风险时,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所以说。审计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或倒闭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起诉的案件还比较少,社会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但随着我国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增大,社会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将会越来越多。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明确地摆在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面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事务所脱钩改制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是摆在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审计方法上看:由于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审计人员已不可能实施详细审计,而主要采取的是抽样审计的方法,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适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这种以个别推断整体,局部代表全局的方法,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审计结论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从社会审计人员的素质看,我国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与客观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对执业风险的防范具有决定性作用,其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将会直接对审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综合素质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越大。

从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我国经济体制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各种经济成分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有的甚至乱中投机、以图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这些因素都相应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从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看: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相关法律法规不相配套日益突出,导致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法处理,这也是导致审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审计职业现状充满风险

审计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家审计职业发展的原动力。正是审计风险的存在,促使审计准则不断完善,审计人员技能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日渐强化。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截至目前,经过审计人员验证和资产评估的上市公司发生倒闭破产的事件不是很多,对审计结论不服,要求复审以及注册会计师涉诉案件也不多。随着市场经济完善,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增强,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风险大大增加。

(二)审计职业本身的性质充满风险

审计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审计职业需要利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只要有判断,就会有正确与错误,判断结果有被接受与拒绝两种可能,判断也就产生了风险。社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判断失误并被公众要求对其判断错误承担责任时,就会形成风险损失。审计风险损失不同于企业经营损失,企业经营损失是经营收入的减少和亏损发生,而审计风险损失一旦发生,并不直接导致社会审计组织业务收入减少,而是通过赔偿间接地减少收入,甚至巨额的赔偿可能导致社会审计组织破产。审计风险损失还导致社会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信誉丧失和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承担。

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存在于审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选择客户时存在聘约风险,在制定计划时有计划不周风险,在搜集证据时有证据不充分风险,在抽样审计时有样本选取和抽样方法风险,在编写审计报告时有措辞不当风险等。

(三)审计主体素质和能力的有限性增大了风险

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我国社会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性、审计方法的滞后性和审计人员职业操守的堕落性增大了职业风险。审计人员判断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的从业质量,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有待于在审计工作中积累形成。

现阶段,国外已普遍采用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我们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上,当审计风险量化和控制已成为世界审计职业界关注的问题时,我们还在采用判断抽样技术,这种局面必将会使我国社会审计人员面临更高的风险。

我们审计人员在执业审计业务时,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没有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应有的职业谨慎,不能很好地遵守职业道德,这不仅影响了审计质量,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社会公众对审计意见的期望可能导致审计风险

社会公众是审计人的上帝,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其本质就是为大众服务,大众的需要就是审计人的责任。随着资产市场、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政府给予关心,现实的投资者以及群众对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也重视起来,依赖审计意见的人越来越多,审计报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寄予厚望,聘请审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一旦社会公众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他们就会从审计人那里寻求补偿。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审计意见会被更多的人依赖,审计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三、如何避免审计风险

第一,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度,明确职责范围。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社会审计组织内部的责任管理制度。

第二,提高社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其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进行项目分工管理。针对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审计的范围、重点、程序、方法、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作出详细的规划,减少失察的可能性,从而规避审计风险。

第四,建立专业指导机制,最大限度规避审计风险。社会审计组织要建立专业指导机制,保证社会审计人员在遇到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恰当的业务指导。在作出判断和决定时,有权威的专业人士作后盾,这样就可以增强审计结论对审计风险的承受力。

第五,充分利用自主权,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社会审计组织要避免法律诉讼,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必须慎重选择被审计单位。

第六,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随着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风险的降低幅度呈递减趋势,这就要求审计风险的控制要限定在一个经济意义上的适当范围内。

第七,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以转嫁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O,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客户,社会审计组织必须以更高的执业质量和更有保障的资信条件来迎接新的挑战。而通过提取风险基金和投保的方式可以提高事务所的赔偿能力,从而取信于国内外客户并提高社会信誉。

(作者单位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会计师损失人员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两败俱伤
财政部修订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办法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解决建议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香港会计师可成为内地会计所合伙人
跟踪导练(四)
亡羊补牢
损失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