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框架下的古诗语用对等翻译
——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
2016-06-15郭奕彤
郭奕彤
(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上海201600)
顺应理论框架下的古诗语用对等翻译
——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
郭奕彤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1600)
摘要:奈达于1964年首先提出了动态对等,强调翻译中效果等效的重要性,而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这种等效实际上就是语用对等。顺应理论作为重要语用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选择,这种理念恰恰和翻译的过程所契合。因此,顺应理论可以为语用对等翻译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谈及诗歌翻译,其特点决定了翻译难度非常,实现语用对等绝非易事。本文以《长恨歌》为例,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许渊冲的译文在诸多方面实现的语用对等,为古诗翻译工作带来启示。
关键词:语用对等;顺应理论;古诗翻译;《长恨歌》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日新月异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方式,翻译活动更是逐渐受到重视。古诗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具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语言特点为古诗翻译增添了难度,因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关于翻译对等问题,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中首先提出了动态对等,他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1]159。为了实现这种等效传达,译者应首先对原文细致分析,总结其语言风格,结构特征以及文化背景,体味作者想表达的意义。而后,根据原文特点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传达意义和文化信息。
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动态对等所强调的等效传达就是语用对等。中国学者何自然指出了语用对等的两个层面: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言等效[2]189-191。前者主张选择切近自然的语言表达意义,译文只保留原文内容而不再受到句法词汇等形式方面的严格约束,这一过程中必须注重原文的语用用意,即隐含的意义和字面的意义。后者强调译文不再拘泥于原文,而是致力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传达,进而指出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基于各家学者的研究分析,语用对等主要强调语用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等效传达,并选择合适翻译策略实现等效。对于语用意义等效,诗人言外之意的表达难度非常却又十分重要,而对于文化意义等效,原文语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理解诗人所思所想,探究隐含意义,更要对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词汇以及翻译策略针对相应的读者群体。
由此可见,这一复杂的过程包含了许多选择。因此,顺应理论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比利时教授维索尔伦的著作《语用学的理解》以顺应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的运用,强调“使用语言包括连续不断地做选择,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是由语言内部(即结构)的同时也/或者是由语言外部的原因所驱动的”[3]65-66。这种选择源于语言的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长恨歌》译文中在意义、词汇、风格和文化这四个层面所体现的语用对等,为古诗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许渊冲之《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一共一百二十行,以情景交融的描写方式记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以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作者首先描写了皇帝唐玄宗和妃子杨玉环在皇宫内骄奢淫逸的生活。与此同时,皇宫外战火纷飞,百姓民不聊生,有识之士纷纷策划起义。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息民愤,安抚群臣,唐玄宗不得不下令处死爱妃杨玉环。佳人已逝,皇帝悲伤不已,从此郁郁寡欢。幸而在一位道士的帮助下,这对眷侣终于在仙境团聚,了却心愿,却始终留有遗憾。纵览全诗,白居易不仅批判了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更对悲剧性的结尾表示惋惜。
许多学者曾经翻译过《长恨歌》,其中许渊冲的译文广受好评。许先生在长期的文学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他认为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是意似论,基于此提出了优化论,重视文学语言之美[4]8。“优化论”和“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创译论”和“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三之”(知之、好之、乐之)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4]15。由此,文学翻译不仅要强调意义上的等效传达,还要重视翻译的美感与创造性。许先生所译的《长恨歌》不仅在多种层面实现语用对等,而且语言优美流畅,自然广受好评。
二、不同层面的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可以体现在意义,词汇,风格,文化等不同的层面。译文这几方面都有所兼顾,体现在对于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作为一个富有解释力的语用学理论,顺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服力和理据性。
(一)意义对等
意义的传达是翻译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诗人通常借由古诗含蓄的表达内心所想,语言大多具有模糊性特征,这种特点无疑为翻译工作带来了难度。因此,译者在语言的选择方面要仔细斟酌,用易懂的表达方式为读者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对于题目的处理,题目《长恨歌》译作“TheEverlastingRegret”,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regret”。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的“恨”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hatred”。但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想传达的更多是“悔恨”的情绪,重点在“悔”而非“恨”。一方面,诗中唐玄宗和杨玉环因天人永隔悔恨不已,另一方面,诗人白居易对这场爱情悲剧感到惋惜、遗憾。因此,“regret”更能顺应诗人的心理世界,深化主题,奠定全诗基调。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Suddenly turned the tide. Returning from his flight,
The monarch could nottear himself away from the ground.[5]140
对于“踌躇”的处理更显译者功力,译文并没有选择动词“hesitate”,而使用了动词词组“tear away”(逼某人离开)表达唐玄宗依依不舍之情。回到原文,唐玄宗之所以踌躇,是因为这里正是杨玉环被处死的地方,顿时百感交集。故地重游,悲伤无以言表,回忆往事竟舍不得离去伤心地,深表对爱妃的惋惜与思念。因此,“tear himself away”(逼他自己离开)更符合当时的心境,实现了心理世界的顺应。
(二)词汇对等
古诗以精炼简洁的语言塑造鲜活的人物,讲述曲折的故事,引导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或喜乐舒畅,或凄惨悲凉,或郁郁寡欢,或平静释然。千万种情绪浓缩于一首小诗之中,这也正是古诗的魅力之所在。然而,这种语言特点不仅增添美感,更为译者增添了难度。为实现对等,译者在词汇的选择、运用方面会使用相应策略,例如在译文中补充原文中省略的词汇以顺应英文句法结构。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Willow leaves like her brows and lotus like her face,
At the sight of all these, how could his tears not fall.[5]140
古诗中常常省略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但却很少产生歧义或所指不明的现象。但在英文中,这些成分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译文中也就补充相应的成分以保证结构的正确性、完整性。上面的两句诗都缺少人称代词,但读者在通读全诗后自然理解其所指。看到周遭景色,唐玄宗想起了杨玉环芙蓉似的面容和柳叶似的眉毛,思念佳人,不禁伤心落泪。译成英文后,增添了物主代词“her”和“his”顺应英文结构以实现对等。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Moved by the monarch’s yearning forthe departed fair,
He was ordered to seek for her everywhere.[5]140
虽然原诗中的第一句省略了思念的宾语,但很显然皇帝所思所想之人一直是已经逝去的妃子杨玉环。英文中及物动词后需要添加宾语以保证句子的正确完整。“the departed fair既顺应了英文结构,又保留了诗歌尾韵的特点。除此之外,原诗缺少主语,因而并没有明确所指,译文第二小句增添了主语“he”,代指上文提及的道士,使结构顺畅,不显突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ye.[5]140
这两句诗构成了转折关系,但古诗中少有连接词,上下文的连贯依赖于语言本身传达的意义。这种特点得益于汉语的特点——形散而神聚。不同于汉语强调意合,英语是形合语言,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依赖于连接词表达,因此,译文中添加连词“but”表示转折,顺应了语篇结构和连贯性。
第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虽不能脱离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大学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增减加工和个人理解后的“重构知识”,还需要教师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不时把学科的最新知识成果以及个人的科研成果在加工后融入教学内容。
(三)风格对等
除了语言上的婉转唯美,古诗文本中的“声”和“形”更是其重要的风格特点。在“声”方面,古诗具有音乐美,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古诗甚至能改编成乐谱,配乐演唱,别具一番韵味。在“形”方面,大部分的古诗都注重形式上的对仗,《长恨歌》全诗一百二十句,每句七个字,对仗工整,形式简洁。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In inner palace dwelt three thousand ladies fair;
On her alone was lavished royal love and care.[5]140
译文巧妙地体现出句尾的押韵和形式上的工整,顺应原文风格特点。英文的正常语序是主语在前,介词短语置于句末:“Three thousand ladies fair dwelt in inner palace; Royal love and care was lavished on her alone.” 然而,为了保证风格上与原诗的对等,两个小句调整了结构,将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句尾押韵恰到好处,上下句字数虽未完全一致,却也长度相近。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Her sisters and brothers all received rank and fief
And honors showered on her household, to the grief
Of the fathers and mothers who’d rather give birth
To a fair maiden than any son on earth.[5]140
这一句中的风格对等更加明显,原诗对应的译文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却被分为四部分,形成了四小行,句首大写,与原诗在格式上对应,且句尾押韵。每一行的小句虽都不完整,却保证了“声”和“形”两方面的对等。
(四)文化对等
鉴于不同国家间社会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实现翻译中的文化对等并非易事。除此之外,古诗起源于几千年以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因素都为古诗的理解和翻译增添了难度。
众多与文化相关的翻译中,地名的翻译是难点之一。对此,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法,意译法,省略法。
地 名译 文地 名译 文长生殿longlifehall蜀山westernmountains峨眉山eyebrowmountains长安capital华清池warm-fountainpool马嵬坡theground骊宫theloftypalace渔阳省略昭阳殿palacewalls临邛省略蓬莱宫fairylandhalls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并非是真实的故事,作者借此烘托二人相思之苦。“长生殿”是皇帝的住所,“长生”二字也暗示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长长久久一生相伴的爱恋。对于这一地名的处理采用了直译法,“long life hall”保留了这一层隐含的意义,突显了爱情的长久火热。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昭阳殿”本是赵飞燕的住所,这里用来代指杨玉环的寝宫。“蓬莱宫”坐落于中国山东,在神话传说中,“蓬莱宫”是仙人们的住所,杨玉环被处死后变成仙子,正是居于仙境之中。不同于“长生殿”,这两个地名无法直译,于是便采用了意译的策略,解释了诗人的具体所指,实现了翻译对等。
“渔阳鼙鼓动地来”在当时,“渔阳”正处于安禄山的控制中,因此,从渔阳传来的鼓声暗示了安史之乱。译文中省略了对这一地名的翻译,直接解释了叛乱的发生,这种处理方法帮助不熟悉中国历史背景的读者快速掌握诗人传达的基本信息——叛乱。
除此之外,诗中提及了许多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东西,“步摇”“花钿”“金钗”都属于古代特有的头饰,译文中选择的是解释性的词语“headdressed”“hairpin”“case”,直接告诉读者这些物品属于头饰,虽然不及原诗词汇古香古色的韵味,其意义却也实现了最好的传达。“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为道教所作之曲,乐曲舞蹈交融演绎,场面仿若仙女下凡般美轮美奂。舞者服饰或许并非是“霓虹般有羽毛装饰的衣服”,但选择“rainbow”和“feather”来释义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其服饰精美绝伦,美若天仙。“鸳鸯”“比翼鸟”和“连理枝”在中国文化中都是爱情的象征,“lovebird”直接解释“鸳鸯”的爱情意义,而对于后两者的详尽描述从形态特点上传达其牢不可分的爱情理念。
结语
本文以《长恨歌》及其译文为例,举例说明了译者如何在顺应理论指导下实现不同层面的语用对等。由于古诗的语言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古诗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有一定难度。而顺应理论则为对等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选择,翻译也是一种选择。因此,顺应理论可以作为翻译的一个良好理论框架。基于这种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做出增添、删除、词语结构替换等改动以实现意义、词语、风格和文化层面的对等,并由此以自然流畅的方式向特定读者群体传达诗人所思所想并展现文化背景,将翻译活动有效地运用于文化交流中。
参考文献:
[1]Nida. E. U.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 J. Brill, 1964:15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85-191.
[3]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5-66.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8-15.
[5]唐诗三百首[M].许渊冲,译.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140.
(责任编辑林东明)
Pragmatic Equivalent Poetry Transl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daptation Theory——With Reference to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Everlasting Regret by Xu Yuanchong
Guo Yitong
(Graduate School,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00)
Abstract:In 1964, Nida first proposed dynamic equivalence,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equivalence of receptor-message and the original receptor-message.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dynamic equivalence is similar to pragmatic equivalence. As an important pragmatic theory, the adaptation theory regards the use of language as choice making, which conforms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refore, the theory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pragmat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When it comes to poetry transl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pragmatic equivalence owing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poems. Taking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Everlasting Regret by Xu Yuanchong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pragmatic equivalence achieved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daptation theory, hoping to give some implications to further transl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pragmatic equivalence; adaptation theory; poetry translation; The Everlasting Regret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2-0093-04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2.020
收稿日期:2015-12-16
作者简介:郭奕彤(1992-),女,辽宁抚顺人,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