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6-06-15胡冬梅

当代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呼吸机危险

胡冬梅

神经内科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胡冬梅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提出相关的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患者1200例,选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归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住院时间的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归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情况,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率67.07%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46.34%,住院时间(64.58±3.62)d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20.76±2.50)d,同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肺部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插管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在神经内科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有心血管并发症及呼吸机的使用等有关,医院人员应该做好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工作,降低神经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受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响,容易出现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并发各种疾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复杂,较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1]。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常影响疾病的转归,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控制呼吸道部感染,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抢救、治疗及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院就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200例,患者有1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8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将其归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67.34±2.6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2例,脑出血患者22例,癫痫患者16例,脑炎患者12例;选取同一住院时间的82例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脑梗死患者33例,脑出血患者20例,癫痫患者17例,脑炎患者12例。

1.2 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2)患者疾病的类型,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3)患者是否使用呼吸机,有无泌尿系统插管或者动静脉插管等情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情况,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率67.07%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46.34%,住院时间(64.58±3.62)天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20.76±2.50)天,同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肺部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插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2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表2 2组的神经内科的疾病类型[n(%)]

3 讨论

神经内科的患者病情较重,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疼、脑膜炎、痴呆等疾病,神经内科患者较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会加重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引起患者死亡[4]。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有55例占67.07%,老年人的各项机能降低,防御能力和免疫能力均有所减退是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人群;研究发现,神经内科住院的时间越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越大,因为住院时间越长与病原菌就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且易感染患者在发生感染后会延长住院时间[5];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均较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还是因为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发生感染;使用呼吸机也会增加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较重,存在各种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对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损伤,增加了病原菌侵入的机会,造成下呼吸道感染[6]。另外神经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引起体内的菌群失调,进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7]。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排除危险因素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对于神经内科的患者,由于其病情较重免疫力低下,所以在积极有效进行基础治疗的情况下给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让患者的免疫力有所增强,尽量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病房定时通风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病原菌在对患者护理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帮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的畅通[8];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减少感染。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且其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大小,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有心血管并发症及呼吸机的使用等有关,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1] 高晓梅.神经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17):70-71.

[2] 周素静,雷俊香,王向阳,等.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38-39.

[3] 欧阳绍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3):64.

[4] 符悦才.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20):241-242.

[5] 房红.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30(5):107-108.

[6] 朱斌.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5:88-89.

[7] 秦本炅,王英,邓玉冉,等.神经内科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13):2999-3000.

[8] 陈勇,陈启斌.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1):2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55

辽宁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胡冬梅)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呼吸机危险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喝水也会有危险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