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列拥挤与前突病例拔牙矫正后牙弓宽度变化临床研究

2016-06-15程礼明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8期
关键词:牙弓尖牙牙列

程礼明

(常州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 江苏 常州 213100)

牙列拥挤与前突病例拔牙矫正后牙弓宽度变化临床研究

程礼明

(常州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 江苏 常州 213100)

目的 探究牙列拥挤与前突病例拔牙矫正后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2015年在我院进行矫正的80例牙列拥挤与前突患者,根据患者牙齿状态可以分为牙列拥挤组和牙列拥挤并前突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拔牙矫正后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第一磨牙以及第二磨牙的牙弓宽度比治疗前下降(P<0.05);2组患者的尖牙区牙弓宽度比治疗前有所增加,前突组的上尖牙和拥挤组的下尖牙牙弓宽度增加明显(P<0.05)。结论 在经过拔牙矫正治疗后牙列拥挤与前突患者的尖牙牙弓宽度增加明显,因此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治疗保持。

牙列拥挤与前突;矫正治疗;牙弓宽度

牙列拥挤与前突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错牙合畸形,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也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自信心。目前临床上各类口腔正畸矫治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牙列畸形的矫正还是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对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进行拔牙与否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患者侧貌和牙弓宽度的影响)医学界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论的,但大部分的文献研究指出口腔正畸治疗前将患者四个前磨牙进行拔除可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1, 2]。本文为了进一步探究拔牙矫正对牙列拥挤与前突的影响作用,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拔牙前后的牙列模型进行牙弓宽度的测量,现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5年在我院进行拔牙矫正的80例牙列拥挤与前突的患者,所有患者牙列均完全而且第二磨牙完全萌出,拥挤度大于4mm,拥挤度超过Ⅱ度;将患者分为牙列拥挤组和牙列拥挤并前突组,拥挤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4~32岁,平均为(22.13±9.89)岁;前突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4~34岁,平均为(23.78±10.2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 法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景片及头颅侧位片的拍摄及牙列模型的留取,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拔牙矫正治疗,主要是将患者的第一前磨牙(4颗)全部拔除,然后采用MBT技术进行矫正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进行扩弓措施。治疗完成后再留取患者的牙列模型。模型留取一般要求唇部和脸颊侧的转折处作为边缘位置。采用游标卡尺(规格为0.01mm)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列模型进行测量,主要测量包括尖牙(两侧)的牙尖宽度(UW3-3和 LW3-3)、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近脸颊中部牙尖宽度(UW6-6、LW6-6和UW7-7、LW7-7)。需要重复测量3次或3次以上,然后取平均值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牙弓宽度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磨牙牙弓宽度(UW6-6、LW6-6)以及第二磨牙牙弓宽度(UW7-7、 LW7-7)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尖牙牙弓宽度(UW3-3、LW3-3)比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拥挤并前突组的上牙尖牙弓宽度(UW3-3)和拥挤组的下牙尖牙弓宽度(LW3-3)增加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宽度的比较(x!s)

2.2 两组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差值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磨牙牙弓宽度差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拥挤并前突组尖牙区牙弓宽度差值变化明显大于拥挤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差值的比较(x!s)

3 讨 论

虽然临床上对于口腔正畸治疗中是否进行拔牙矫正对患者侧貌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比较少,且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认可的治疗方式还是对牙列拥挤和前突患者进行四颗前磨牙的拔除,主要是因为拔除这四颗前磨牙之后可以使得患者前牙因为有了较大的空间而内收充分,使患者的侧貌可以有效改善;除此之外由于对称拔除,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拔牙之后的上下牙咬合不准[3-5]。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点,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起来。

本文对两组患者拔除四颗前磨牙前后的牙列模型进行了测量统计,主要选取了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作为测量对象,我们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第一磨牙牙弓宽度以及第二磨牙牙弓宽度比治疗前下降(P<0.05)。这可能是因为第一磨牙与被拔除的前磨牙距离较近,前磨牙一旦被拔除,会使得第一磨牙一部分支撑力丧失从而会向腭侧移动,导致牙弓宽度缩小,而第二磨牙也会随着第一磨牙一起发生移动,同样导致牙弓宽度缩小;而结论中患者的尖牙牙弓宽度比治疗前有所增加,可能是因为尖牙由于前磨牙所拔除留出的充足空间而发生向远中移动,最终使得牙弓宽度增加,其中前突组的上尖牙牙弓宽度和拥挤组的下尖牙牙弓宽度增加更为明显(P<0.05),但是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综上所述,对于单纯的牙列拥挤还是牙列拥挤并前突的患者在拔除四个前磨牙后都会发生第一、二磨牙宽度减少,而尖牙宽度增加,因此患者在矫正治疗后应该保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1] 扶涛子,倪安琪,陈凯风,等. 儿童牙列拥挤与睡眠姿势相关性的初探[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6): 718-719.

[2] 王晗. 单侧拔牙治疗对轻度牙列拥挤和重度牙列拥挤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31): 132, 142.

[3] 王智勇,李沙. 牙列拥挤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变化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3, 22(5): 697-698.

[4] 吴昌敬,王蔚璐,甄恩明,等.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 21(2): 74-77.

[5] 向义方. 牙列拥挤矫正后的稳定性及相关因素研究[J]. 河北医药. 2013(20): 3135-3136.

[6] 金军,赵春洋,张卫兵,等.牙列拥挤与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的多元回归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5):655-659.

[7] 王羽,李宇,王军,等.几种经典牙列拥挤度预测法对中国人群适用性的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9(4):658-660,672.

[8] 姜向媛.论牙列拥挤矫正后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59-4061.

程礼明(1982-),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 口腔正畸学。

猜你喜欢

牙弓尖牙牙列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阻断性拔除乳尖牙引导异位下颌恒尖牙向正常方向萌出1 例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上颌恒尖牙萌出障碍的研究进展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猫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