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型肉毒素抑制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观察

2016-06-15刘玉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毒素A型瘢痕

刘玉丽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A型肉毒素抑制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观察

刘玉丽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 研究分析A型内毒素抑制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内眦赘皮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A型内毒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外科切口治疗护理,不在切口外围使用药物。以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眦赘皮术后针对患者切口及时注射A型内毒素,能够起到良好抑制瘢痕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A型内毒素;内眦赘皮手术;瘢痕

内眦赘皮具体是指在内眦角前方的一片垂直的皮肤皱襞,其对内眦角造成了遮掩,致使内眦角角度比常人稍小,对视野、美观都一定程度影响。内眦赘皮术是对内眦角角度的情况进行矫正,以起到美容效果,然而,手术局部可能出现瘢痕。瘢痕防治一直是医学难题,其不仅对患者面容美观造成影响,对患者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影响[1]。目前,针对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防治方法是多样的,具体包括:放射、超声、激光、压力、药物等等。然而,医学研究显示,注射A型内毒素对瘢痕抑制效果明显。本文为了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对临床应用进行规范指正,进行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内眦赘皮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中,1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8岁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12±3.17)岁;体质重量(50.21±2.67)kg。对照组中,17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岁至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01±2.17)岁;体质重量(49.51±6.27)kg。两组患者均为双侧内眦赘皮,且手术均采用V-Y方法进行,另外,排除了患者造血系统、肝肾、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A型内毒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外科切口治疗护理,不在切口外围使用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要立即给予使用A型内毒素。具体方法如下:在注射前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查询患者的过敏史、病史,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入位置:在切口内皮下,远离睑缘侧旁0.3cm间距0.3cm注射A型内毒素[2]。用药剂量:由于A型内毒素药物属于皮质类固醇药物,在治疗时基本无不良反应。注射后患者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多与用药剂量、用法有直接关系,因此用药剂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取A型内毒素0.1—0.2ml,同时加入0.4ml利多卡因,混合均匀后给予患者注入。另外,A型内毒素注射的疗程、次数要以患者切口瘢痕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注射之前一定要注意针对瓶子进行振摇,避免悬浮液有颗粒、结块等现象。如果在振摇后仍然存在颗粒聚集的情况,那么则证明药物储存出现了问题,需要弃用。当药物通过针管吸取后,一定要立即针对患者进行注入,避免药物在针管内出现沉积,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注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仔细操作,避免造成感染或者注入血管。注射完毕后,患者要做定期的复查,检查是否存在瘢痕处痛痒、切口处缝线结节、皮肤溃烂、眼睑流泪外翻等情况[3]。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作为观察指标。以患者内眦赘皮术后瘢痕宽度、弹性程度、平整度、瘢痕颜色为依据,采用Leung对患者瘢痕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共分为三个等级,无效、有效、显效,其中无效:瘢痕宽度≥1mm,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差异明显,内部有结节、硬块,外表粗糙;有效:瘢痕宽度在03—1mm之间,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比较接近,治疗初期内部有结节、硬块,之后结节、硬块逐渐消除,外表相对平整。显效:瘢痕宽度在<0.3mm,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无异,内部无任何结节、硬块,外表平整。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对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呈有效、显效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内眦赘皮术后针对患者切口及时注射A型内毒素,抑制瘢痕作用明显,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关于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探讨论

内眦赘皮术后瘢痕一直是美容整性外科难题之一,主要原因是胶原蛋白合成代谢紊乱,超过原本的代谢速度,在常时间作用下会有大量胶原纤维堆积。内眦赘皮手术完毕后,会出现成纤细胞的生物合成增加,或者过度迁移、活化等情况,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胶原的过度沉积。瘢痕处不具备生理功能以及正常的组织结构,其不仅影响患者面容的美观,同时对患者器官及相关组织也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脸部畸形[4]。

3.2 关于A型内毒素的讨论

A型内毒素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研究应用,在美容整形应用中,包括抬头纹、眉间纹、鱼尾纹、咬肌肥大等的治疗,具有高效、安全、微创的特点,由于对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基本没有影响,所以倍受青睐。利用A型内毒素,对内眦赘皮术后瘢痕抑制的设想,主要原因是此种药物属于皮质类固醇类,对前胶原蛋白具有抑制作用,降解增加的胶原蛋白,致使胶原总量得到减少,从而促使瘢痕变平、变薄,同时注射A型内毒素,能够起到抑制PDGF基因的作用,从而可阻止氨基酸参与到蛋白质代谢之中,对纤维素增生造成干扰。另外,通过A型内毒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切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达到减少瘢痕的目的[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瘢痕情况比较

本文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内眦赘皮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A型内毒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外科切口治疗护理,不在切口外围使用药物。以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作为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瘢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内眦赘皮术后针对患者切口及时注射A型内毒素,能够起到良好抑制瘢痕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陈从柏,解为慈.重睑线切口内眦赘皮无瘢痕矫正术87例临床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5(03):291-294.

[2]王育红,涂惠芳,杜芳,等.A型肉毒素抑制内眦赘皮术后瘢痕的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5(06):1103-1106.

[3]王怀琳.A型肉毒毒素与玻尿酸在眉间纹联合注射的临床治疗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

[4]淳璞.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鱼尾纹及眉形态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

[5]暴志国,张建文,张歌,等.改良内眦赘皮矫正术59例术式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5(12):1303,1305.

猜你喜欢

内毒素A型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HXD3CA型电力机车撒砂装置故障研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验 血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