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褐斑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的检测及预防探讨

2016-06-15王景莲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黄褐斑

王景莲

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乡 453000

黄褐斑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的检测及预防探讨

王景莲

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在黄褐斑患者血中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2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未发生黄褐斑的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检测,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统计得出,研究组一氧化氮水平(67.958.26)µmol/L、内皮素-1水平(15.205.28)ng/L均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测及发现黄褐斑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有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

黄褐斑;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女性居多,发病机制尚未得到明确,但大量研究提示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造成该类疾病的主要因素。一些文献指出,黄褐斑的发病与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存在相关性,因此积极检测及发现对提高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本研究对收治的32例黄褐斑患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分析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黄褐斑患者血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收获了满意的成绩,具体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黄褐斑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设为研究组,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的患者;伴有冠心病、雀斑等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其中4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19~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01±2.58)岁。另择同期未发生黄褐斑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无其他色素性皮肤病,其中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介于20~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95±3.01)岁。对比之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使用分光光度仪检测仪器检测一氧化氮,根据说明书完成检测操作;使用ELASA法检测内皮素-1水平,仪器选用Bench Mark酶标仪,具体操作同样根据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使用统计学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用(x 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得出,研究组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 论

3.1 黄褐斑疾病及检测意义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导致黄褐斑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黄褐斑也叫作肝斑,因未能及时消除皮肤黑色素沉积于面部而形成,会直接影响人体面部的美观度,由于早期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大部分人将其认作普通的损容性皮肤病变。实际上,黄褐斑的出现与人们的机体状况存在紧密关系,主要表现为脸面部深褐色斑、形状不对称、颜色深浅不一等症状,病变部位包括颧颊部、眼睛周围、鼻部等区域。目前,女性患者居多,大多因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长期服用避孕药、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等原因所致。研究发现,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与黄褐斑发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及时检测黄褐斑患者血中的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表1 两组受检者的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比较

3.2 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一氧化氮是一种氮氧化合物,在现代药理学中不仅能扩张肺血管,直接作用支气管平滑肌,还能与内皮素-1发挥拮抗机制。内皮素-1是一种缩血管物质,在收缩肺血管以及支气管平滑肌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当黄褐斑患者发病时,机体会处于缺氧状态,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从而造成内皮素-1水平上升。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黄褐斑患者的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黄褐斑的受检者,提示黄褐斑的发生与上述两种物质存在相关性,对黄褐斑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外研究指出紫外线在活化角质形成细胞后容易分泌一氧化氮,增加黑色素的合成,通过使用一氧化氮清除剂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黑素细胞的作用,同时还指出日光照晒是形成黄褐斑的关键因素[2-3]。根据本研究结果发现,黄褐斑患者的一氧化氮(67.958.26)µmol/L与对照组的(32.107.30)µmol/L相比明显较高,表明一氧化氮能够对黑素细胞产生直接作用,并且会影响到黄褐斑的发病。此外,研究提示紫外线照射后会促使角质形成细胞与内皮素-1的数量增加,说明发生皮素色素沉着的情况大多由角质形成细胞引起。本研究结果发现,黄褐斑患者内皮素-1水平(15.205.28)ng/L与对照组的(7.213.02)ng/L相比明显较高,表明内皮素-1物质也会影响到黄褐斑的发病。

现阶段,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疗经验和方法,临床医师应当积极普及黄褐斑相关知识,并做出适当的健康教育,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黄褐斑的发病率,主要防护措施如下:第一,本研究中提到日晒是造成黄褐斑的关键原因,因此加强黄褐斑患者防晒意识尤为重要。物理防晒:外出时头戴遮阳帽,以长袖衣服进行皮肤遮挡,尽可能地避免早上10点~下午3点在室外走动。化学防晒:外出时涂抹含有避光剂的防晒霜,建议使用广谱的防晒霜,每隔1小时涂抹1次。第二,做好情绪管理。据不完全统计,50%患者黄褐斑的发生与情绪相关,因此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同时可通过听音乐、跑步等措施释放自己的压力,转移自己的情绪,进而形成劳逸结合,全面改善心理问题。第三,保持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降低黄褐斑的发生率,国内一些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够以及严重失眠者的黄褐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充足睡眠者[4]。因此,注意休息,尽量避免熬夜十分重要。第四,注意饮食。适当的摄入豆制品有助于预防黄褐斑的发生,并且还能改善皮肤状态。第五,正确使用化妆品。化妆品已成为女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化妆品过敏已成为黄褐斑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因此属于敏感肌肤的患者应当选择一些安全性系数较高、刺激性较小的化妆品。除此之外,广大女性还应注意避孕方法的使用,当前大部分女性选择避孕药或者放环避孕等措施进行避孕,但研究发现一部分黄褐斑患者因口服避孕药及放环避孕所致,因此建议女性选择正确的避孕方法,继而全面减少黄褐斑发生的风险[5]。

总而言之,早期及时检测黄褐斑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做出进一步观察和探究。

[1]王丽丽.化浊解毒熏蒸法对黄褐斑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2):351-352.

[2]许荣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04):100-102.

[3]顾锦章.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激素水平测定[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05):266-267.

[4]陈志伟,汪洋,周翘楚,等.消斑美肤汤对黄褐斑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丙二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06):371-373.

[5]张艳丽.血府逐瘀汤联合外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2):155-157.

猜你喜欢

内皮素一氧化氮黄褐斑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黄褐斑效果观察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婴幼儿喘息中的研究进展探析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黄褐斑的病因与治疗专栏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
内皮素与氧化应激
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