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的比较分析
2016-06-15马伟华
马伟华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的比较分析
马伟华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 对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额肌瓣悬吊术的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睑裂高度,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量、闭眼后角膜暴露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矫正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8.75%、2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对于复发性上睑下垂,疗效显著,更接近生理状态,患者术后可闭眼,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低,对于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可作为首选方案推广使用。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复发性上睑下垂;临床效果
先天性上睑下垂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1],患者常以双侧或单侧的上眼睑完全或部分不能抬起为主要临床表现[2]。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常用的手术方式,对于严重的上睑下垂患者,术后复发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此类复发性的上睑下垂,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再次矫正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曾于我院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动眼神经功能正常,上睑缘下落到瞳孔中央水平线,下垂量约为4mm或4mm以上的重度上睑下垂。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上睑重症肌无力、下颌瞬目综合征以及患有其他严重的可影响本次手术结果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例(16眼),对照组13例(16眼)。其中年龄最小者为8岁,年龄最大者为46岁,6例为双侧,其余20例为单侧。男性15例,女性11例。其中10岁以下2例,10-20岁7例,21-30岁10例,30 -40岁6例,40岁以上1例。
1.2 方 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的治疗[3],详细观察上睑下垂情况,画出手术标记线;取仰卧位,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1:1混合(含1:100000肾上腺素)局麻或全麻;麻醉成功后,按照事先画好的标记线切开皮肤,向上分离1-2mm,确保皮肤与眼轮匝肌之间的瘢痕粘连充分松解;向下分离,确保松解睑板前组织间的粘连充分松解;上推提上睑肌腱膜,向上分离并暴露出米勒氏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体3mm左右;剪开米勒氏肌及腱膜,保留结膜完整;沿着结膜与米勒氏肌之间向上分离,超过穹窿部5mm左右,充分暴露联合筋膜鞘(CFS);用5/0丝线做三对褥式缝线,将联合筋膜鞘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调整缝合高度及睑缘弧度,使患眼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0.5mm,5/0丝线带提上睑肌腱膜,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再使用7/0尼龙线连续缝合上睑皮肤切口。对照组患者接受额肌瓣悬吊术的治疗,详细观察患者上睑下垂程度,依据观察结果预先画出标记线;取仰卧位,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1:1混合(含1:100000肾上腺素)局麻,若患者不能配合局麻手术治疗则全麻;沿着事先画好的标记线做切口;向上分离1-2mm,确保皮肤与眼轮匝肌之间的瘢痕粘连充分松解;向下分离,确保松解睑板前组织间的粘连充分松解;分离并切除睑板前部分眼轮匝肌,充分暴露睑板,在眶隔前轮匝肌下潜行向上分离至眉弓下缘时,穿过肌层至皮下,紧贴皮下向上分离至眉弓上10mm,将额肌腱膜向下牵引到睑板上缘,用5/0丝线做三对褥式缝线,将额肌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调整缝合高度及睑缘弧度,使患眼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0.5mm,5/0丝线带提上睑肌腱膜,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再使用7/0尼龙线连续缝合上睑皮肤切口。
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绷带加压冰敷48小时,红霉素眼膏涂眼,0.3%玻璃酸钠眼液(爱丽)点眼3次/日,术后1周拆线。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1.3 观察指标
以Souhter[4]提出的上睑下垂矫正标准为依据,观察患者术后睑裂高度、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量以及闭眼后角膜暴露程度,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矫正良好(眼睑可正常开闭,睑裂高度正常,睑缘弧度对称自然,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量在1-2mm之间,无暴露性角膜炎)、矫正尚可(眼睑基本可正常开闭,睑裂高度基本正常,睑缘弧度对称自然,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量在2mm至瞳孔上缘之间,无暴露性角膜炎)、矫正不足(上睑缘将瞳孔上缘遮盖)、未矫正(患者各项症状未见改善)、过度矫正(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之上),矫正有效率=(矫正良好例数+矫正尚可例数)/总例数x100%;观察两组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到并经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13例(16眼)观察组患者中共15眼矫正有效,总有效率为93.75%;13例(16眼)对照组患者中共11眼矫正有效,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矫正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对照组,暴露性角膜炎1例,给予药物及绷带镜治疗后缓解。眉间血肿1例,给予局部加压冰敷,适量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后,血肿消失。术后眼睑闭合不全:观察组1眼,对照组2眼,随访3个月至9个月,症状逐渐减轻。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后患者可获得较显著的短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欠矫明显,同时患者易复发,需行2次手术矫正。临床多使用额肌瓣悬吊术对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治疗,但额肌手术可改变患者上睑运动方向,导致重睑弧度僵硬,睑裂闭合不全,不符合患者对于美观的追求。人体解剖学证实,联合筋膜鞘位于提上睑肌、上直肌之间的肌外鞘,为有弹力的筋膜组织,其蕴含的弹性纤维含量和提上睑肌十分相似,相关研究认为[5],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疗效显著。其优势在于:睁眼时上睑运动的方向没有改变,且仍受动眼神经支配,协同性好;手术分离创面小,眶上神经、血管及眉部毛囊损伤可能明显降低,术后上睑迟滞,眉毛脱落、睑裂闭合不全的发生率大幅减少;无明显抬头纹,重睑深浅适当,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其相邻的组织关系保持较好,一旦复发易重复操作。本术式不足之处:手术分离位置较深,解剖层次难以掌握,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因联合筋膜鞘与上直肌间的解剖关系近,有复视发生可能。
本次研究中,接受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矫正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符合患者对于美观的追求,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更接近生理状态,患者术后可闭眼,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低,对于复发性重度上睑下垂可作为首选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1]王振军,谢立宁.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后复发中重度上睑下垂[J].中国医疗美容,2016,6(3):21-24.
[2] 曹余亮,王志强,黄冶飞,等.额肌SMAS瓣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28例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5):609-612.
[3]马凤娟,孙英.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5):468-469.
[4]姜冬,徐乃江,丁彦利,等.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病原因和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64-1065.
[5]王慧,王峰,张五岳,等.提上睑肌超常量缩短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30例[J].眼科新进展,2007,27(5):326-326.
马伟华(1978-),女,汉族,河南禹州人, 本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