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买房爱租房,我的别样“理财经”
2016-06-15雷振华
雷振华
在房价高企且市场前景难以判断时,租房其实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有句成语叫“安居乐业”,房子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也有打破这种观念的,我就是其中之一。
按说我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机关工作,每月收入5000多元;爱人在一所初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每月收入4000多元;夫妻每月收入1万多元,养育一个男孩,这样的条件,对于生活在三线城市湖南永州而言,应该算很不错了。但让周围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家至今没有一套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子。十一年来我们一直租房“安家”,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生活质量也很高。虽然没房,但我们有存款,可“钱生钱”;有活钱,可随时应急;有教育基金、养老储备及商业保险等等,称得上是“手中有粮心不慌”。
我们每隔5年就搬一次新家,住着舒适方便的新房让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很羡慕。更让全家人开心的是,我们不用背负房贷的重压,没有月供,每月可以轻松度日。除了夫妻两人每年都购买了金额可观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储存意外应急款之外,还给父母和孩子购买了人寿保险,小日子过得温馨而惬意,平淡而悠然。
2005年3月,我们在一个交通方便的小区租了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精装修,新家具,家电齐全;与房东签订了5年期租金固定的租房合同,租金每年一次付清11800元,再加上物业费和水电费,一年算下来不到15000元。我每个月固定拿出1300元存入在银行开立的零存整取专户,一年支取一次,用于租房开支绰绰有余,可以自豪地说没有任何经济压力;而爱人的工资收入则绝大部分可以积赚下来。
我们夫妻特意算了笔账,如果购买一套120平米的新房,购房付全款需要40多万元,外加装修和家具家电等费用25万元,总共65万多元。如果把这些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保本+固定分红+浮动分红”的银行理财产品,按最低年收益5%计算,每年至少有32500元,除去住房及配套支出,每年剩余17500元,可供我们全家外出旅游一次。特别是本金还可以原封不动的拥有,再加上每月工资收入的剩余,银行的存款可谓日日看涨,这种开心是按揭购房人无法享受得到的。
我周围有很多“房奴”,每天节衣缩食就为了供房子,为此降低了生活质量。他们付了首付背起了房贷,但我把资金拿来投资,还能赚更多的钱,日子更轻松,生活也更丰富。
我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发现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在住宅小区中占比不低于40%,而且全市几乎所有的小区至少有30%以上的空房。我在多个房地产开发商那了解到,有50%以上的人都是通过购买不动产的方式,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他们购买新房装修后主要是为了出租赚租金。
租金回报率又怎样呢?简单算一下就明白,我租的这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房东买房及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花费了40多万元,租金一年11800元,这样房东出租这套房子的回报率不到3.0%。而买个理财产品一般都能有4%以上的回报。当然,这些年房价一直上涨,投资回报率还是不错的。
因为和房东签的是长期合同,再加上我跟爱人都有正式工作单位,房东对我们十分放心,两家还成了好朋友。每次他们全家外出旅游或是走亲戚,都会托我们帮他照看家庭;我们也是如此,有事不在家,或者孩子放学没人接等,就打个电话让他们帮忙照应一下,他们总是客气地答应。
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2010年3月,房东看到租约快到期了,主动跟我们商量,继续租房的话价格再给予优惠。我也诚恳地告诉他,觉得现在租的房屋有些旧了,想换套新一点的,他当即决定把另外一套新装修的房子租给我,而且租金一年只要1万元,还说以后咱们就做亲戚走吧,真是让我们全家感动呢。
2010年4月,我们顺利地搬到了另一处新家,跟房东的关系也更近了。如果当初我支取了住房公积金办理按揭来购房,不仅公积金没了,而且每月还要支付贷款利息,压力会不小。通过坚持租房,既让全家生活过得安逸,又让我们的商业养老金在保险公司越积越多,还把孩子长大后的创业资金积攒了下来。
快乐总是不期而遇。在今年租房到期前1个月,邻居们见我们是长期租房且租金每年一次性给付,是他们心目中不可多得的“黄金客户”,纷纷介绍自己和亲戚家的新房,而且租金都是一年1万元,租期同样是5年,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处。虽然搬家有些辛苦,但这种既省钱又经常有新房住的感觉,还是让全家人很受用,尤其是长期租房坚守信用的良好形象,更是让我成了房东们青睐的贵客。
很多人把租房作为一种过渡,但我觉得租房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许大家会认为,没有固定住所的租房生活是“颠沛流离”,其实并不尽然,租房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幸福。是否拥有一套住房,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当下,在房价高企且市场前景难以判断时,租房其实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不因买房而致使自己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影响到生活质量以及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