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抽动症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2016-06-14李俊程垫丰
李俊++程垫丰
摘要:近年来,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由于家长和社会没有对孩子的这种病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给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忍受着煎熬,于是很多家长都希望能选择好的治疗方法为孩子治愈该病,儿童抽动症的科学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治疗前,抽动症的正确诊断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临床来判断为何解决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抽动症,诱因,问题,对策
【分类号】R248.9
1.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
2.症状
2.1.基本症状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现,多数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2.2.脑电图表现
正常脑电图,可伴有中央区θ活动少量增多。中央-顶-中颞区棘波放电,可能是正常非癫痫人群中极少数放电,也可能是基本脑功能障碍导致抽动。但这两种散发放电都与抽动症状无关。
3.区分判断&诱因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该区分和判断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在日常中由于有很多人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了很多患儿的误诊,给患儿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只有正确了解病因,才可以对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这种表现通常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比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率要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仅在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随着患儿年龄逐渐增长,症状会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 ,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在生活中由于很多人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了解甚少,发现孩子挤眉弄眼就认为是多动症,以致不少患儿误诊,给患儿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正确区分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很关键,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同时合并有多动症状,但是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而它的诱因都是多样化的,不过近年的研究报道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对策
4.1.预防手段
首先要有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然后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须的,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给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小孩子是很聪明的,当症状频发时表面上不要太过关注。
4.2.治疗
笔者总结了三个治疗手段,循序渐进。首先是娱乐治疗,根据患儿的个性特点和家庭条件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游戏等等,从而调整气氛、陶冶性情,在活动中给予指导。矫正行为偏异。其次是心理治疗,这种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患儿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从很多方面来看,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以及外界环境刺激是很大的诱因,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才是药物治疗,笔者较为看好中药,不过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5.总结
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年纪大部分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形成抽动症的原因有太多,身体因素,心理因素,模仿等原因。我们要及早观察注意孩子的行为,有问题早发现。而抽动症患儿性格多敏感脆弱。对待他们要尊重和善意。不要嘲笑辱骂。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气氛的家庭环境,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多交朋友。不要因为自卑就不敢与人交往,不要因为他们某个小动作就反复纠正。要转移注意力让他们把兴趣发展到别的方面,久了就能逐步改正。
参考文献:
[1]陈干生.远离儿童多动症,2008,01
[2]抽动症公众.抽动症诱因和对策,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