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文阅读中促进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2016-06-14李继兵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促进

李继兵

内容摘要:在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割开来的现象,尤其是课文教学与写作的分割,割裂了议论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的内在联系,造成议论文阅读教学枯燥乏味,议论文写作教学骑驴找驴,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本文旨在以模仿法为纽带,将课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还原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在课文阅读的指导下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并在模仿课文中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希望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课文阅读 促进 议论文写作 水平提高

【分类号】G633.41

从写作思维过程看,写作离不开模仿。作者偶然看到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便会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心理活动进入“浅度心理场”。经过多角度的仔细观察和思考之后,心理活动进入“深度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中,思维首先对事物的外部形态、内在结构进行模仿,然后与别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探求其内在实质,接着对其实质进行模仿,经过多次模仿,作者对这一事物就进入了完整深刻的阶段。最后才能通过语言系统,使事物变成写作的题材。

从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看,写作更离不开模仿。写作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构建在简单认知的层面,而要经过循序渐进地训练才能形成。这种训练分三个阶段:模仿——反复迁移——内化。学生读了某篇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对某种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和运用程序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训练,使之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并把这种理性思考内贮在头脑中,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训练,使之成为一种技能,达到操作程序自动化,写作能力就形成了。所以学议论文写作,必须从模仿开始。至于例文,无须东寻西找,手中的语文课本就是极好的例文。初中语文课本名篇荟萃,每一篇文章无论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都是值得借鉴的,用好用足这处宝藏,对写作大有裨益。 笔者曾尝试模仿法议论文作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谓模仿法议论文作文教学就是将课文中的议论文作为写作例文,针对学生平时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读促写,教学时有意识地将文章中的议论文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指导挂上钩,这样既完成了阅读教学,又进行了议论文写作教学,一举两得。在实际议论文教学写作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在课文阅读中习得论点提出的方法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统帅和灵魂,直接关系一篇文章的成败、优劣。好的论点就如善睐之明眸,顾盼之间给人以鲜明生动、见之忘俗之感。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正确、鲜明;新颖、深刻。一篇立论性的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很鲜明。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令人费解。如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就是中心论点,用明确的判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观点;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在反驳论据和论点之后,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一些陈旧的论题,如果我们还是采用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观点,势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运用求异思维就可翻出新意,化腐朽为神奇。如九年级上册《不求甚解》一文,作者马南邨针对“一般人常常认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一大众化认知,指出“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是没有充分的理由的”,接着对陶渊明的原意进行分析,举出普列汗诺夫和诸葛亮一反一正的事例,最终得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这一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

二、在课文阅读中学习材料转换的方法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为论述中心服务的。中心论点一旦确定,就成了统率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率。因此,在将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紧扣中心论点,恰当地对材料进行剪裁或变通,选取最能证明论点的叙述角度,强调、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剔除与论点无关的部分,从而收到最佳的论证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内涵丰富、意义多元的材料,在转述时,更要认真辨析、细心斟酌,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侧面进行叙述,真正做到例证与论点的高度一致。否则,就会造成论据与论点相游离,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提到的“孙子膑脚”这则材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论证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转述。如果用它来论证“感情会影响理智”的观点,可以这样转述:孙膑之所以抱稀世之才而惨遭膑脚之祸,是因为他太相信奸诈的师弟庞涓所致,同窗手足之情蒙蔽了他的眼睛,使他无法理智地看到庞涓阴险的用心。如要用来阐述“嫉妒使人走向毁灭”的观点,叙述角度就要相应地变化: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当初,两人同拜一师,同习兵法,共论天下,情同手足。按照常理,他们都会成为叱咤风云的将才。然而,遗憾的是,心胸狭窄的庞涓却无法容忍师兄比自己聪明。在嫉妒心作祟下,他把孙膑骗到魏国,残忍地剜掉孙膑的膝盖骨,而自己最终也难逃兵败自刭的可悲下场。

通过对课本中议论文材料的转化,不难发现,同一则材料在证明不同观点时,必须在叙述角度和重心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论据与论点的高度统一。

三、在课文阅读中获得雕琢语言的方法

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观点鲜明,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事实上,议论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而且恰恰是这些穿插在抽象道理论述中的形象语言,不但使议论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而且使论述的道理更富有形象性、说服力。同时,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还可以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楚,将道理讲得更生动活泼。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议论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呢?

(一)用课本中名言或妙语铸就论点

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样的观点,用寻常的话语表述,或许平淡无奇;而用名言引出,则如撞钟击鼓,振聋发聩。如写“谦虚”,就可以用《尚书》里的名句“满招损,谦受益”作论点;写“宽容”,就可以由纪伯伦的“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引出论点等。

(二)用课本中诗词或典故展开议论

诗词典故是最富思想感情、最具表现力的。透过诗句,我们往往可以触摸到诗人的思想灵魂。比如写到“采菊东篱下”,就会想起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写到“烽火连三月”,就会想到忧国忧民的杜甫;写到“清泉石上流”,就会想到寄情于山水的王维;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就会想到狂放不羁的李白。在议论文中,用这些诗词作为论据来展开论证,会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下面的这段文字就妙用诗文,语言精警深邃,闪烁出着智慧的光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是快乐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杜甫是快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快乐的。他们快乐,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一帆风顺,而是因为他们能让美好的心境成为人生的导航灯,引领自己走出困境,走向美好。 引用诗句,不仅形象地解读了不同的人物对快乐的不同认识,同时也使文章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在课文阅读中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中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只得胡编乱造,于是就产生了令人生厌的“假、大、空”的文章。其实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很多都是古今中外文学家的经典之作。阅读过一篇课文,不能只学习文字、词句和写作技巧,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积累议论文的写作素材。如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要知道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学习苏轼的《赤壁怀古》要知道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等等。

当然,议论文写作技法的积累途径是多方面的,他山之石随手可拈。但现成的课本摆在面前,近水楼台也就是通过阅读促进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远胜于舍近求远方便得多。

本文系驻马店市重点课题《中学语文教学“以读促写”实现学生议论文升格的研究》(课题批准号:ZJKYKT2015-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促进
突出“重围”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