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指导下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整合初探

2016-06-14胡鹏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交通管理道路交通

胡鹏(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系统论指导下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整合初探

胡鹏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培养合格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课内实践教学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课内实践教学系统中各组成元素的丰富及相互之间的整合。以基层交通民警岗位工作任务为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系统元素相互之间的有机整合,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整合;系统论

引言

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我国道路交通环境日趋复杂,与之伴生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给保障交通运行秩序一线的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对承担具体管理任务的交通民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基层公安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地方性公安院校如何在新的学历层次、交通形势、社会环境等背景下,从专业学科特点出发,制订出契合学生个人发展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课程计划,培养出合格的预备役警察,尤显重要。

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技能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课内实践的教学,不仅承载着强化理论、深化理论的重要使命,还承担着架构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重要职能,并据此培养起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

尽管身为典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公安院校在长期的行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办学过程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形势、新问题。就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如何立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内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牢固掌握基层交通管理实践中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是当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2]。

无论是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还是对于一所具体的高等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共同的基层目标,而且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课内实践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子系统整体的运行状态。为使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必要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对课内实践教学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整合,并以此来指导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一、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系统的优化与协调

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系统论的研究对象为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原则、模式和规律等,它以完整性、等级结构、终极性、集中性、逻辑同构等概念为工具,寻求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以揭示其共同特征或功能[3]。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子系统的课内实践教学系统同样应具备系统的五个基本特性:

(一)集合性。从构成上看,课内实践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且其功能要大于所有要素功能之和。由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方法等多种元素组成的课内实践教学系统核心功能在于以基本理论在师生之间的传递为目标,促进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进而助其掌握相关的技能。

(二)相关性。从微观上看,课内实践教学系统中诸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关联,当其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更好适应系统总体的需求。

(三)整体性。从元素性质上看,课内实践教学系统中的不同要素处于各自不同的维度之中,分属于不同的阶层,只能从逻辑的角度统一、协调于课内实践教学组织的整体之中,缺一不可。

(四)环境适应性。系统永远处在更高一级的系统(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高一级的系统(环境)会限制系统能力的发挥,系统通过向上一级系统(环境)传递物质、能量等不同种类信息,作用于上一级系统(环境),并通过接收上一级系统(环境)反馈的评价信息来指导系统更新,以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系统良好的适应状态。如公安技术专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等都对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要保证人才培养系统运行的良好状态,培养单位须适应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顺应学科的发展方向,适时对各子系统、各要素进行调整。

(五)目的性。系统一般都具有目的性,其目的性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系统的功能一般通过完成系列的任务来达到。任务的完成在体现了系统功能同时使得系统的目的得以达成。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在各要素的密切配合下,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个人能力的转化。

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将课内实践教学过程定义为由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时间五个基本元素组成的系统。课内实践教学系统整合的关键在于从构成系统的各元素出发,完善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实现系统功能——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4](见图1)。

二、交通管理工程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与统一

在课内实践教学系统各要素中,教学内容是基础。它不仅从根本上决定实践教学技能掌握目标能否实现,还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师资源等系统内其他要素的整合与系统化。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以基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岗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指导原则来组织课内实践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以用人单位岗位工作内容为研究对象,按照基层交通警察大队机构设置,相应的岗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技术类岗位,如科技科、事故科、秩序科、设施科等内设部门的岗位。这些内设机构通常着眼于大队整个辖区,倾向于将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技术性任务上,如交通设施的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运行等,相比后者,这类岗位更强调专门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法律、电子信息、交通工程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类是执勤执法类岗位,对应部门为大队下属的各个中队。与前者不同,这类归属于各执勤中队的工作岗位以路面交通秩序的维护为核心工作任务,也是基层交通民警主要工作任务。对于旨在培养合格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地方公安院校来说,对基层单位岗位工作的胜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所以在组织课内教学内容过程中,以基层用人单位工作范围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既有一定的针对性,又有良好的可行性。根据一线的调研与座谈,基本可以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设置教学内容:

(一)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是指违法行为人违反交通法律法规,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妨害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侵犯公民交通权益,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交通违法行为具有普遍性、轻危害性的特点,但交通违法现场处理在威慑力、有效性上都要优于非现场处理。伴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身处执法一线的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勤民警在日常执法活动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执法对象、执法环境。规范的执法程序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执法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技巧,形成更高的要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过程包含了违法行为确认、告知、处罚三个基本步骤。违法行为的确认是指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活动中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通警察需要以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法律体系,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为依据,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地鉴别;违法行为的告知是在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过程中告知违法行为人违法事实及听取申辩的过程、享有的权利等;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的最后一个过程则是交通警察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警告、罚款、暂扣、拘留等,程序合法合规、适用处罚标准准确是基本要求。

(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授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重要职责之一。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也纳入到基层中队基本工作内容中来。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界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警察在事故处理中经过四个基本步骤:接处警、事故现场处置、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调解四个部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相关基础知识贯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当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出轻微事故多发、极易引发交通拥堵的特点。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要求执勤交通警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之后能迅速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进行事故现场的证据采集。在收集好相应证据之后,立即将事故车辆撤离现场以迅速恢复交通,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后续的工作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以及事故中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等。

(三)道路交通指挥与疏导

道路交通指挥与疏导是指交通警察在路面执勤过程中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依据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利用警务装备和各种方法,尽快排除管辖区域内各种非正常因素的交通拥堵而采取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相比其他基于交通设施的交通控制方法,交通警察的指挥具有最高的优先级,能够及时根据现场的情况制订最佳的疏导方案等优点。在第一时间发现交通拥堵并通过合理的交通指挥解决拥堵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有力武器。尽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信号控制设备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但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一来有信号控制设备安装上的盲区,二来在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地的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过现场的灵活指挥才能尽可能利用一切手段来提高通行的效率,缓解交通的拥堵。贯穿于交通指挥与疏导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包括交通控制、交通冲突、交通警察指挥手势等。

(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是指在道路交通运行过程中,由于人、车、路、交通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发现、不查找、不消除,会影响正常的道路交通运行或引发交通事故。某些不安全因素是否为安全隐患的界定条件是:如果不对其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这些不安全因素就会引发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道路安全检查(RSI)和事故黑点鉴别(BSI)。道路安全检查是指对现有的道路进行全面排查,而事故黑点鉴别是指鉴别出一段时间内现有道路上交通事故的数量或特征异常突出的点。

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首要责任人,基层交通警察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对辖区道路进行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交通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现实交通管理实践中,有许多交通事故的产生源自不同的交通安全隐患,比如在城郊道路、农村道路中,类似于锐角交通冲突、视线盲区等安全隐患相对普遍。辖区交通警察应当在日常的执勤执法活动中及时排查这些安全隐患,通过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消除这些交通安全隐患,为辖区道路交通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顺利完成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包括交通工程、道路工程、道路交通事故等。

(五)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在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交通安全宣传存在着群众认识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力量薄弱等问题。基层民警如何利用好辖区各种资源,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工作,综合利用社会其他资源,加强宣传效果,是必备的技能之一。作为交通安全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不仅是从理论推广的角度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从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发挥作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更多的需要考验民警的综合素质能力,除了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还要求民警能够根据宣传对象之间的差异灵活地选择交通安全宣传的方式和方法,提升宣传的效果。

综合来看,违法行为处理、交通指挥与疏导、安全宣传、隐患排查、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是执勤中队交通民警五大基本内容。作为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隶属于公安技术学科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出能够胜任执勤中队交通民警岗位的预备役交通警察,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学生兴趣所长,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着眼于岗位技能培养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应该围绕这五大基本工作内容展开,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相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交通管理工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科学领域中的整合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把原本呈现出零散状态的一些彼此衔接起来组成一个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关键在于将原本呈零散状态甚至是源自不同空间维度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功能的一个整体。基于此,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系统的整合重点在于对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元素按照一定教学规律进行有机整合,既包括各元素内部的统一,也包括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匹配[5]。

公安专业的行业性使得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上呈现出涉猎范围广、深度相对较浅的特点。基层公安交通管理实际业务中既有交通指挥与控制、事故分析与认定这类理论基础相对深刻,对知识理解要求高的工作内容,也有类似于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安全宣传这类侧重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灵活表达与应用的工作要求。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良好实践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实践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方法单一、匹配度不佳的缺点,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实现实践教学方法的整合,同样重要。

常规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用于加深课程中理论知识理解的实验,加深学生工作内容认识的现场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课程设计等,在这些常规实践教学方法的框架内,还有不少创新性的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内实践教学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来匹配恰当的实践教学方法,根据上述五大基本工作内容适用教学方法(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应表

四、交通管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不仅能够准确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帮助教师通过考核结果和指标分析当前教学质量,发现不足。遗憾的是,囿于对考核方式思考的不足,当前大多数课内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存在着方式单一、标准随意的特点,也就无法准确反映出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这种考核以成绩评定中的平时成绩来体现,粗线条的将期末试卷/平时成绩以一定的比例(7:3或8:2)进行综合,而对于这里面的“3/2”具体的评判标准,却少有提及,于是造成了在实践教学及考核过程中成绩评定无标可依、无据可评的现状,从而使得实践考核方式的整合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无法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价。

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旨在促进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为岗位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因此,其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考核应重点考虑如何把考试与交通管理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将实践岗位考核的标准来融入到课程考核体系中来,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有鉴于此,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考虑推行过程性考核方式,对课内实践教学的考核加以整合。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考核,尤其适用于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多时段性的特点。它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过程,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既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考虑到其他非智力因素,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全面考察的一种综合考核制度,有助于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五、相关教学师资的培养与整合

大多数以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都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标准。长期坚持行业办学的公安院校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比如说新任教师的岗前实习、专业教师的三年轮训、学校与实战部门的双向交流等师资培养机制的建立给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但以实习、调研、挂职等方式获取的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无法与交通管理实践工作某一岗位上长时间的工作经历经验积累相比。所以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在交通管理专业课内实践教学部分,将涉及到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交由来自一线的教官来担任主讲教师,课程教师担任辅助教学任务,以达到教学师资的整合的目的。

但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师资的整合并非是简单的将部分实践教学任务交由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官来主讲,而应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来促进师资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应该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确保实战教官的选、用、留取得最佳的效果。以上海公专为例,其在教官的选拔过程中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确保选调至学校的教官一定是在某一基层岗位具有突出表现和丰富经验的优秀民警;另一方面,在校教学期间,通过导师制度来帮助教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使得选调教官能将实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此外,借调期满后,考核合格,回到实战岗位的教官在晋职晋级上具有优先权。这样的三级机制将警院教官的选调变成一种动态的、荣誉性的工作,确保了教学师资资源整合的效果。

六、教学时间的保障与优化

作为一种常被研究者们忽略的要素,教学时间的选择应更好地契合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时间要素可以分为时长和时点,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时间来完成,而交通管理实践中道路交通运行阶段所出现的特点也是教学时间点选择所需要考虑的。

从交通管理实践活动来看,道路上的交通运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比如说,在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上,一天中的早、晚高峰时间为执勤民警工作最为忙碌的时间。这一时间段所呈现出的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需求旺盛、交通拥堵频发的情况是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时间段,所以在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还需考虑教学时间的整合,从交通管理实践的规律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最优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结语

作为人才培养大系统中一个典型的子系统,课内实践教学系统良好运行状态的取得必须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良好整合为基础。在传统教育系统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及行业需求,以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推进课内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考核方式、教学手段等元素间的整合,为课内实践教学系统的优化运行打下基础。

[1]李高申,焦燕灵,郭梅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现策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0:95-98.

[2]吕亮雪.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168-169.

[3]占志勇.基于系统论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42-47.

[4]张美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95-96.

[5]邱晖,杜忠连.系统论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9):127-129.

Keyng 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in class; integration; system theory

(责任编辑:李语湘)

The Primary Integration for Practical Teaching in Class of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 Based on System Theory

HUPeng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s the basis of training qualified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rom the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 positive effective can not get away from the abundant and integra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ystem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in class. We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long with the work content of traffic police, through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with the aim of achievng the purposes of enhanc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D631.5

A

2095-1140(2016)01-0116-06

2015-10-30

湖南警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06JG)

胡鹏(1984-),男,湖南省临澧县人,湖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道路交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交通管理道路交通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大数据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交通管理大数据 智能研判平台SEARI-TBDS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