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华地区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试验初报

2016-06-14刘成书肖文仁陀始盛蔡明春王相琴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江华早稻产量

刘成书,许 欢,周 雄,肖文仁,陀始盛,蔡明春,王相琴

(1.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沱江分站,湖南 江华 425500;2.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委员会,湖南 江华 425500)



江华地区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试验初报

刘成书1,许 欢2,周 雄2,肖文仁1,陀始盛1,蔡明春2,王相琴2

(1.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沱江分站,湖南江华 425500;2.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委员会,湖南江华 425500)

摘 要:以金优463为供试水稻品种进行了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追肥比例为6∶4的处理既能满足早稻生长发育的正常需求,又能促进水稻的稳健生长,表现出较好的综合优势和经济优势,产量和产值分别达484.8 kg/667m2和959.8元/667m2,产投比为1∶2.51,是当地实际生产中最佳早稻基、追肥比例。

关键词:早稻;基、追肥比例;产量;产投比;江华

近年来水稻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施肥方式较粗放、肥料利用率低、稻米品质下降、土壤肥力衰退、农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1],为改变这种现状,正确掌握江华瑶族自治县主要耕作土壤的供肥性能、早稻需肥规律和肥料增产效应,笔者以金优463为供试水稻品种进行了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试验,以期为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不断提高水稻生产施肥水平、逐步达到水稻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江华地处湖南省最南端,潇水源头,湘、粤、桂3省(区)结合部,年平均日照时数1 758 h,无霜期308 d,年平均气温18.0~18.5℃,年降水量1 510 mm,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湿度大的气候特点,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烟草、红薯等[2]。

1.2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地点安排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生产水平处中上的沱江镇鲤鱼井村。试验田面积857 m2,供试土壤为黄泥田,田形方正,排灌方便,肥力中上,上年为稻-稻-绿肥种植模式。

供试品种为金优463,全生育期113.9 d,比金优402迟熟1.3 d;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后期落色好;株高91.7 cm,有效穗24.4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06.5粒,实粒数78.8粒,结实率74.1%,千粒重26.5 g。

供试化肥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 60%);供试有机肥为猪栏粪。基肥在抛秧苗前耙最后一次前施下,追肥在移栽返青后施用。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以有机肥为底肥,分别进行以下5个处理的水稻基肥、追肥比例试验(表1)。处理1 (CKI):既不施化肥,也不施有机肥。处理2(CKII):不施化肥,按当地习惯施用有机肥。处理3: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基肥、追肥比例为7︰3(指总施氮量,钾肥尽可能按这一比例,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下同)。处理4:施用与处理3等量的化肥和有机肥,基肥、追肥比例为6︰4。处理5:施用与处理3等量的化肥和有机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区组设计,小区长8 m,宽3 m,面积为24 m2。各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肥力、地力条件基本一致。

表1 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田间试验设计(kg/区)

1.3.2 田间管理 各处理于2015年4月1日播种,4 月21日下午在稻田两犁两耙后,按设计要求划厢筑埂,四周留宽3~5 m的保护区;施入有机肥,除处理1(CKI)外,每一小区施厩肥36 kg,人工踩入泥内;面肥在4 月24日上午施用;除处理1(CKI)和处理2(CKII)外,其他处理在插秧前撒施面肥;4月24日下午插秧,插秧规格16.5 cm×23.1 cm,插1.75万丛/667m2,基本苗4.83万/667m2;禾苗返青后,进行追肥,除对照(CKI和CKII)外,其他处理在4月29日下午进行追肥;结合追肥,用30%苄·丁(45 g/667m2)与化肥及细砂拌均撒施进行化学除草;田间管水按浅水活蔸、露田分蘖、有水孕穗、深水扬花、干湿壮籽的原则进行;5月3日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60 mL/667m2)防治稻象甲。6月18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 mL/667m2)+ 1.8%阿维菌素乳油(100 mL/667m2)、50%吡蚜酮(24 g/667m2)、25%井冈霉素(50 g/667m2)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

1.3.3 观测指标记方法 (1)生育期。观察记录水稻各生育期的时间,统计全生育期天数。(2)主要性状。测产验收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个点取有代表性样本4丛,测定有效穗。每小区取2丛,测定株高、穗长、剑叶长度、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指标。(2)收获。试验收获时要求每个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计算实际产量。(3)室内考种。在收获前采集样本,系好标签,记录小区号、处理名称、取样日期等,随后在室内测量穗长、数粒,计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追肥处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2 不同基、追肥比例处理早稻的生育期比较 (月-日)

不同基、追肥比例处理对早稻各生育期的影响如表2、表3所示。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除处理3与对照CKI和CKII差异不显著外,处理4和处理5均与对照对照CKI和CKII成显著差异。CKI既不施有机肥,也不施化肥,土壤养分缺乏,禾苗返青慢,分蘖迟;植株瘦小,叶色淡绿,分蘖力弱;营养生长差,生育期明显缩短。CKII只施有机肥,不施化肥,禾苗返青比CKI稍快,可能是禾苗吸收了有机肥中可溶性养分的原因;但随后又出现第二次落黄,也许是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出现了生物夺氮的缘故;前期生长不良,中后期有机分解后被植株缓慢吸收而表现生长稳健,但叶色始终偏淡,分蘖少;后期有早衰现象[3]。处理3氮、钾总量的70%作基肥施入耕作层中,30%作追肥在返青活蔸后施用,施入耕层中的NH3+、K+大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肥效释放缓慢。因此,处理3的基肥比例过大,导致前期供肥不足,中后期营养过剩,叶色浓绿且发生较多无效分蘖,有贪青现象,从而影响大田通透性,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发生相对较重。处理4氮、钾总量的60%作基肥施入耕作层中,40%作追肥在返青活蔸后施用,该处理保证了水稻养分的均衡供应,前期返青较快,分蘖早;中后期长势稳健,不贪青,不早衰,成穗率和结实率都高。处理5基追肥各占氮、钾总量的50%,追肥中的NH3+、K+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挥发或随水流失。因此,处理5中追肥的比例过大,导致前期营养过剩,肥料利用低,中后期脱肥过早,易引起早衰。

表3 不同基、追肥比例处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不同基、追肥处理对早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对早稻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有较大影响[4],各处理早稻的生物学形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4的剑叶长、有效穗、结实率均显著高于CKI;处理5的株高、穗长、剑叶长、有效穗、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I与CKII;对照组(CKI与CKII)的植株矮小,有效穗少,每穗总粒数少;处理3和处理5的株高、穗长接近;处理3在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有效分蘖过少,对提高单产有一定制约作用;处理5的分蘖多、有效穗较多,但因后期过早脱肥而出现早衰,对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明显影响;处理4的株高适中,有效穗多,生长稳健,谷粒饱满,后期落色好。

2.3 不同基、追肥处理对早稻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由表5可知,处理3~5的产量及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CKI和CKII),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处理4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比CKI、CKII增加36.05%和37.15%、20.40%和21.59%;其次是处理3和处理5。底肥不施用有机肥的CKI与施用有机肥的CKII相比,减产44.8 kg/667m2,产值减少89.6元/667m2,减幅为11.35%。

表4 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早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表5 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早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2.4 不同基、追肥处理对早稻生产效益的影响

从表6中可以看出,不同基、追肥处理中,以处理4的经济效益和投产比最高;其次是处理3;处理5的经济效益最差。

表6 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早稻生产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早稻不同基、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肥料用量相同而基、追肥比例不同的条件下,水稻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中的基追肥比例为6︰4的处理既能满足早稻生长发育的正常需求,又能促进水稻的稳健生长,在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重要生物学特性上表现出较好的综合优势,在单位面

积产量、产值、纯收入及投产比等效益指标上显示较好的经济优势,能显著提高产量,是当地实际生产中最佳早稻基、追肥比例。因此,正确掌握水稻基、追肥施用比例,在生产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水稻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6]。

参考文献:

[1] 谢金学,谭和芳,薛冬娥,等. 水稻优质精确施氮参数研究[J]. 土壤,2006,38(3):342-345.

[2] 何乾峰,王晓明. 湖南省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应用——以江华县林地土壤及造林树种为例[J]. 湖南林业科技,2013,(2):40-43.

[3] 王红霞,周建斌,雷张玲,等. 有机肥中不同形态氮及可溶性有机碳在土壤中淋溶特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4):1364-1370.

[4] 瞿德民,杨仕优,王心刚,等. 水稻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试验初报[J].作物研究,2007,(2):98-99.

[5] 赵胜利,周 凯,黄卫群,等. 不同施氮水平条件水稻基、追肥比例试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2):1-2.

[6] 谢卫国. 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成 平)

Primary Experiment on Early Rice under Different Ratios between Base Fertilizer and Dressing in Jianghua County

LIU Cheng-shu1,XU Huan2,ZHOU Xiong2,XIAO Wen-ren1,TUO Shi-sheng1,CAI Ming-chun2,WANG Xiang-qin2
(1.Center Tuojiang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f Jianghua County, Jianghua 425500,PRC; 2.The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 Station of Jianghua County, Jianghua 425500, PRC)

Abstract:Taking Jinyou 463 as tested early rice varieties to research different ratios between base fertilizer and dress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base fertilizer and dressing in a ratio of 6∶4 met the normal requirements of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promoted the healthy growth of rice, showed better overal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Under this ratio, the production and value of Jinyou 463 respectively reached 7 272 kg/hm2and 14397 yuan /hm2(RMB), output to input in a ratio of 1∶2.51. That ratio was the best in local actual early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early rice; ratios between base fertilizer and dressing; yield; output ratio; Jianghua

中图分类号:S1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5-0035-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5.011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刘成书(1976-),男,瑶族,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江华早稻产量
Role of excited states in helium-like ions on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早稻迎丰收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鸟”与“乌”
陈江华 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