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的回归分析
——以844户农户调查为例
2016-06-14高运安胡宝贵
高运安,张 璇,胡宝贵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的回归分析
——以844户农户调查为例
高运安,张 璇,胡宝贵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摘 要:依据2015年北京市西瓜种植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成本效益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量、价格、文化程度、种植面积、种植模式、灌溉方式、销售方式、种植费用是影响西瓜种植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分析结果和本次调研情况,指出应当从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西瓜种植的收益。
关键词:西瓜种植;收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北京
西瓜种植在北京市瓜果类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统计,近年来,北京市西瓜总产值稳约10亿元,种植农户约3万户,种瓜收入户均已超过3万元,比菜农平均水平高20%~30%,西瓜种植已成为北京市农民创收的重要产业,因此,有必要对北京市西瓜种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而找出增加瓜农收益的途径[1]。
1 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来源于2015年北京市大兴、顺义、延庆三个区县的16个村844个西瓜种植户问卷调查,有效问卷795份,其中大兴498份,顺义275份,延庆22份,16个村的问卷填写数量相对平均,问卷数量各村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 模型建立
图1 问卷数量分布
调查发现,种植西瓜的收益与种植户的文化程度、种植习惯和方式(种植模式、种植面积、灌溉方式)、销售方式、政府补贴程度、生产成本(育苗费、肥料费、农药费、材料费、灌溉费、雇工费、销售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假定影响西瓜收益的各因素彼此独立,以西瓜亩利润为因变量研究西瓜种植收益,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Y为亩利润,是被解释变量,自变量Xi为选取的17个影响因素指标,a为常数项,ai为模型的待估计参数,μ为随机扰动项,影响因素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指标选取
3 模型分析
3.1 模型回归结果
根据可能对西瓜种植的亩利润产生影响的以上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模型的统计结果看:方差检验F值对应的P值小于0.01,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调整后的 R2=0.543,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模型方程的显著性概率为0.29,模型中的17个变量中,显著性概率小于0.05的变量有11个,方程显著,故通过检验。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由表2可知,模型的F检验统计量为58.118;F检验的P值小于0.01,达到极显著水平,故通过F检验。异方差检验:由于样本是截面数据,因此需要用D.W.检验来验证OLS回归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问题,D.W.值在2附近不存在异方差。由表2可知,D.W.值为1.89,因此可以认为线性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综上所述,模型的回归结果较好,OLS的估计参数具有较好的性质。去除不显著变量,得出最终的回归模型为:
3.2 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6项指标(材料费X5、农药费X7、灌溉费X8、销售费X9、种植年龄X12、政府补贴程度X16)对亩利润的影响的显著性概率大于0.05,未达到显著水平,不是亩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11项指标(产量X1、价格X2、雇工费X3、育苗费X4、肥料费X6、折旧费X10、文化程度X11、种植面积X13、种植模式X14、灌溉方式X15、销售方式X17)对亩利润的影响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5达到显著水平,是亩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显著变量的相关性见表3,结合调研可对以上变量做出如下分析:
(1)西瓜产量和价格对亩利润正相关,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量每上升50 kg,亩利润提高8元。价格每上升1元,亩利润提高2 435.43元。
表2 估计模型的回归结果
(2)种植费用(雇工费、育苗费、肥料费、折旧费)与亩利润负相关。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小规模西瓜种植雇工差异明显,一些瓜农随着年龄的增加开始出现雇佣劳动力现象,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农户种植成本也相应增加;北京地区西瓜育苗习惯不同,瓜苗来源有自育苗、外购苗两种形式,其中,自育苗成本最高,但由于瓜农对瓜苗质量的担忧和受生产规模的限制,仍普遍采用自育苗形式;瓜农对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的使用存在差别,相比猪粪和牛粪,鸡粪的价格要高出3倍左右,由于缺乏对土壤质量的监测、评估与跟踪,致使一些瓜农不了解自身种植的土壤状况,盲目的使用鸡粪,认为“越贵越好”,从而使肥料成本大幅增加;随着政府补助力度逐渐加大,一些传统的露天种植逐渐转变为设施种植,而设施的建造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显著收益,这就使两种种植方式存在成本差异。
(3)种植户文化程度和亩利润正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学历每提高一个等级,种植亩利润提高464.81元。可见,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对科学合理种植是有促进作用的。
表3 各显著变量对亩利润的相关性
(4)种植面积和亩利润负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情况下,种植面积每提高1亩,亩利润降低175.59元。理论上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种植面积小于最优种植规模时,边际效益递增,达到最优种植规模时获得最佳收益,大于最优种植规模时边际效益递减。而2015年具有特殊性,北京西瓜整体价格不足2014年的一半,加之传统种植面积大,且为中型西瓜,价格远低于小型西瓜,存在亏损或零收益。
(5)种植模式与亩利润正相关,地爬、吊蔓、立架三种种植模式亩利润依次增加。三个地区由于种植习惯和技术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采用的种植模式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吊蔓和立架模式的使用在三个地区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地爬模式仍然最为普遍。近年来,新品种小型西瓜逐渐被消费者认可,该种类的西瓜市场价格也较为可观,因此,采用吊蔓、立架模式种植的新品种小瓜要比采用地爬方式种植的西瓜效益好[2]。
(6)灌溉方式和亩利润正相关,漫灌、沟灌、微喷、滴灌四种灌溉方式亩利润依次增加。其中,微喷和滴管的灌溉方式目前在北京市的推广程度逐年增加,但漫灌和沟灌作为两种传统的西瓜灌溉方式,仍较为普遍。灌溉方式的推广受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目前推广进展较为缓慢,但不可否认的是,先进的灌溉技术对提高西瓜种植收益具有促进作用[3]。
(7)销售方式和亩利润正相关,瓜贩子收购、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合作社销售、路边摊、网上销售、采摘七种销售方式的亩利润依次增加。由于受西瓜保鲜期的限制,绝大多数农户因为担心销路问题而采用瓜贩子收购的销售方式,而这种方式存在中间商环节,且中间商收购价格相对市场价较低,这就使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存在利润的差异[4]。
(8)材料费、农药费、灌溉费、销售费、种植年龄、政府补贴程度不是亩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前四项费用不高,加之工业品的价格相对稳定且使用较为规范,因此成本差异不大;目前北京西瓜种植情况大体一致,大部分瓜农的西瓜种植的时间已经超过20 a,种植技术较为娴熟,因此种植年龄对亩利润的影响不大;北京市对瓜农补贴政策落实相对到位,补贴程度也较为平均,因此,政府补贴程度也不是对西瓜亩利润影响的主要因素。
4 建 议
4.1 改善经营管理方式
为提高西瓜种植的收益,瓜农应增强西瓜生产经营管理,改进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引进西瓜新品种;优化生产资料的使用方式,确保西瓜的生产成本的合理性;利用先进生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进程,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西瓜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推进西瓜的集约化生产,提高西瓜的投入产出比例,从而增加瓜农的西瓜种植收益。
4.2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要稳定西瓜价格、加大对西瓜种植的补贴;加强对土地质量监测以引导农民正确合理使用肥料;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应逐渐规范化,把“为瓜农谋销路、谋利益”作为目标。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瓜农的科学种植培训和宣传。近几年,田间学校对北京周边地区的种植技术推广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田间学校应培养一些优秀学员骨干,使这些优秀瓜农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5]。
4.3 提高组织化程度
在政府引导下,加强农村生产合作社的经营水平,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对西瓜的生产、生产资料的采购、西瓜的销售实行标准化服务。发展壮大老宋瓜园式的地区性龙头企业,完善西瓜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全产业链经营,提高企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使西瓜产业集聚。提高西瓜种植的规模化程度,大力扶持种植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等产业化经营形式,改变农户种植分散、管理不便的现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效益[6]。
参考文献:
[1] 朱 莉,曾剑波,李 琳,等. 京郊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瓜菜,2014,(5):66-67.
[2] 崔艳玲. 北京市大兴区西瓜产业化现状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3] 赵 姜.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 赵 亮,赵俊晔,张 峭,北京市西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瓜菜,2014,(5):78-80.
[5] 白文军. 北京农业由传统型转向都市型的发展轨迹——以北京庞各庄西瓜的品牌化发展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4,(6):221-222.
[6] 郭 洁,胡宝贵. 北京市西瓜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世同瓜园为例[J]. 北京农业,2015,171-173.
(责任编辑:贺 艺)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Profit of Watermelon Planting in Beijing —Tak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844 Households as an Example
GAO Yun-an,ZHANG Xuan,HU Bao-g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PRC)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watermelon planting in Beijing city in 2015,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st effectiveness was carried out.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watermelon profit were the yield, the price, education level, the planting area, the planting pattern, the irrigation method, the selling mode and the planting cost,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is investig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fits of watermelon cultiv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three aspect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mode,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Key words:watermelon planting; profit;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ijing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5-0103-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5.029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业局团队建设专项“北京市西甜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 (BAIC10-2016)
作者简介:高运安(1991-),男,河北承德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通讯作者:胡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