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

2016-06-14陈振彭蕾

当代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知识创新产业集群

陈振,彭蕾

(1、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2、武汉林业集团,湖北武汉430034)



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

陈振1,彭蕾2

(1、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2、武汉林业集团,湖北武汉430034)

摘要:知识创新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动力,而创新网络是影响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全面把握产业集群升级的规律,本文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而在实践过程中,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产业集群却逐渐走向了衰落,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不断升级,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升级必然会涉及到知识的积累过程,知识创新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大动力,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质就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分工不断细化。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创新网络阶段,企业内外网络成为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也由企业转向了网络。为全面把握产业集群升级的规律,本文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内涵

Freeman率先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邢晓柳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内企业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顾新认为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并拥有新知识的过程,它包含于企业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全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获取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晏双生认为知识创新是将所创造的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并开发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知识创新过程不仅包括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还包括对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将新知识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内涵

Porter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即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使生产更有效率或者从事更需要技能的环节。武云亮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在全球价值链范围内产业集群获得附加值能力的提升。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的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二、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及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关系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创新网络划分成五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范围。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在集群企业的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关系直接决定了该企业从创新网络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知识的流动也会受到该创新网络关系特征的影响。

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由多个结点所组成的大系统,其中的结点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顾客、供应商、高校或研究所、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首先,网络成员间只有相互信任、遵守诺言和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并关注共同的利益所得,才能够提供真实信息,放弃以虚假信息欺骗对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成员间知识的整合。其次,相对稳定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成员关系还意味着成员之间的熟悉度更强,这样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能够将目标迅速地锁定在拥有所需知识的企业身上,同时这还有利于企业找到整合知识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最后,网络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3)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规模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网络核心企业可获取的创新资源的丰裕程度。也就是网络规模越大,网络的关系资源则越丰富,越有可能实现创新的规模效应。

一些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杨锐等选择杭州的手机产业集群企业作为样本,对网络有效规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有效规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刘元芳等以江浙沪闽的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的伙伴数量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面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4)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网络密度是用来衡量整体网络关系紧密与否的重要指标。关系紧密的团体合作行为较多,信息流通较好,相应地,整体工作绩效也会较好。高密度的网络意味着较为紧密的节点间联系以及较为密集的沟通与交流渠道,这样有助于加强沟通的顺畅性。尤其是对于隐性及高质量的这一类知识、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来说,一个相对稳定的、被深度开发的环境更有利于其竞争优势的维持。而朱海燕通过研究认为网络密度对知识扩散有促进作用,但高密度的网络关系反而不利于知识获取。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大越不利于知识的获取,但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假设

知识获取既包含了产业集群知识的获取行为,还包括了集群内企业与机构知识获取的行为。而无论是从产业集群外部获取的知识还是在集群内企业与机构获取的知识,都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动力。

知识扩散是以知识获取为基础的,发生在知识获取之后。Dyer认为,网络中关系专有性的投资有利于减少次品率,加快产品的开发周期。Zahra等指出,知识的多样化提高了企业学习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多样化的知识可加快生产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综上所述,知识扩散大大增加了知识生产、创新的可能性,同时知识扩散过程中的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播,对产业集群升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知识的获取和扩散有利于产业集群工艺流程升级,有利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有利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三、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

图1 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关系概念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关系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此模型包含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维度变量,并且显示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1] 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

[2] Porter,Michael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3]邢晓柳:区域创新网络中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

[4]张永宁、郑海东、陈磊: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伙伴选择:对石油石化企业的调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9).

[5]田钢、张永安、兰卫国: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J].管理评论,2009,21(7).

[6]晏双生: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涵义及其关系论[J].科学学研究,2010,28(8).

[7]杨锐、李伟娜: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苏州IT产业集群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28(7).

[8]刘元芳、陈衍泰、余建星:中国企业技术联盟中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来自江浙沪闽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9]朱海燕:基于知识型服务机构嵌入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

(责任编辑:刘冰冰)

猜你喜欢

知识创新产业集群
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体系的高校专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