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捍卫真相的新闻抢跑
—新华调查《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系列的背后

2016-06-14文/李

中国记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真相网络舆情

□ 文/李 铮 彭 卓 马 剑



一场捍卫真相的新闻抢跑
—新华调查《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系列的背后

□ 文/李 铮 彭 卓 马 剑

内容提要 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等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引发社会热议。新华社记者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些网络热点舆情,自主设置议题,播发系列报道“起底”真相。本文讲述的是其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网络舆情 议题设置 真相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等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引发社会热议。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调查”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些网络热点舆情,自主设置重大议题,播发系列报道“起底”真相。

2月24日,新华社率先播发《(新华调查)1.1亿次点击量,“上海女”反转剧带来几多反思?》,阐释虚假信息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造成的损害。

2月25日再次推出报道《(新华调查)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一则虚构报道的背后》,通过一线调研、多方求证、理性分析,对热点网络舆情及时澄清谬误、“一锤定音”,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讯社对重大社会热点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针对热点网络舆情,主动设置议题,实现首发

接受采访任务后,2月23日下午,新华社辽宁分社派出由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一名司机组成的采访小组,驱车赶赴《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作者高胜科的老家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小东沟村实地调查采访。

在车上,辽宁分社记者与国内部社文专线编辑部沟通,经讨论认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办法在小东沟村长期蹲点调查以核实高胜科文中涉及内容的真假程度,决定仅针对高胜科撰写稿件这一职务行为追根溯源,看其是否符合记者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

辽宁分社记者先后与高胜科本人通了电话,又在其亲属家得到了他舅舅、舅母、表弟等人的亲口证实:高胜科2016年春节没有回家,“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也从未有人接受过高胜科文中相关内容的采访。

□ 抹黑 新华社/发 朱慧卿/作

在相关部门提供的高胜科与村支书前几日通话的一份录音材料中,高胜科承认这篇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都是采用“春秋笔法”,“就像小说一样”“大家一看一乐就完了”。

短短9分半的录音,辽宁分社记者彭卓反复听了五六遍。核实事实之余,我们更多的是震惊和气愤:如此言辞犀利、情感绝望的稿件,描绘一副“礼崩乐坏”的场景,居然是虚构的假新闻。

另一边,社文专线值班记者马剑则在首席编辑陈芳的指导下,紧急联系采访了高胜科本人、《财经》杂志编辑部相关负责人,以及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为最后组稿做好准备。此次调查涉及敏感问题与复杂事件,调查难度较大,前后方的默契联动,保证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足以认定事实的完整证据链。

二、破除舆论场中的噪音、杂音,凝心聚力、澄清谬误

事实上,这一调查选题的操作极具风险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舆论反转,进而“引火烧身”,陷入舆论的漩涡,充分考验新华社记者的调查采访和主题提炼能力。新华社分社和总社的合作助推了这一报道的成功完成,为还原真实的中国农村,传播中国形象贡献了一份力量。

稿件被《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近200家媒体采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80万,网民留言近6500条。发出第二天,中央网信办认定“返乡日记”为虚构之作,充分肯定新华社的报道,并在发布会中多次引用新华社稿件原话。

报道影响下,《财经》杂志和记者本人公开发布相关道歉信,承认虚假报道为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记者站”等多个新闻论坛对此掀起热烈讨论,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新华社此篇报道以正视听,维护坚守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体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采访中,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此篇稿件的形成过程中,前方记者与总社编辑部始终保持沟通,前后打了十几通电话。编辑部严把关卡加班到深夜,对稿件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对涉及高胜科的每一个素材反复核对,在其稿件、录音中找到多处自相矛盾之处,通过“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确保了稿件“立得住”。

高胜科的这篇文章广泛传播后,“乡村凋敝论”再度进入公众视野,甚至有网民以此论断中国农村“无可救药”。可见,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害。

三、“阅读量GDP”不是“微传播”的唯一标尺

从《(新华调查)1.1亿次点击量,“上海女”反转剧带来几多反思?》,到《(新华调查)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一则虚构报道的背后》,“新华调查”始终抓住重大网络热点舆情,阐释虚假信息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造成的损害。

在编辑部的指导下,这组稿件没有仅仅局限于单篇的假新闻,而是从单一事件中跳出来,查看不实新闻的“聚集处”,将视野放大到网络传播阵地和新媒体传播领域,提出“互联网也有公序良俗”。

高胜科这篇此前“大火”的稿子,博人眼球的不仅仅是不孝、赌博、辍学等内容,而是“村妇组团……”这一低俗内容。一个原本隐藏文中的低俗细节,成为轰动网络的文章标题,也恰恰显示出新媒体舆论不时“跑偏”的导向问题。

经此一役,我们更加真切地认为,新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不能陷入“注意力经济”的怪圈,“阅读量GDP”不能成为衡量“微传播”的唯一标尺。面对重大问题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凸显了新华社记者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用48个字凝炼地概括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新华社的报道避免了对记者本人施加不必要的“媒介暴力”,做到在舆论工作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作者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

编 辑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真相网络舆情
致那个羞怯的新人
孵化器死亡“真相”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