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藏象“心”与心—脑关系的现代解析和改革探求

2016-06-13姚谦敖明章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脑髓神明灵枢

姚谦++敖明章

中医学脏腑理论——“藏象学说”根源于三千多年前黄帝內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脏象何如?”,后续于《五脏生成篇》,完成于《五脏别论篇》。内容虽经历代注解与发挥,但仍围绕《内经》始创的基本理论范围。

中、西医学两种体系的发展,起始与过程都根源于实践,根据人体实际存在和实际变化不断深化认识,但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同,因而既有某些共同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既有共通性也有对立性。面对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中医学也应迅速大量吸收现代科技发展中的成果,大力创造和改革,求得彻底更新和发展。现代中医学也应寻找中医学的现代科学解释。本论试图走出第一步。

1 揭开中医“藏象学”的面纱—内脏器官系统论

中医脏腑理论出自《黄帝內经》,源于宏观概述的“藏象论”,它以生理功能系统内含解剖学定位,并联系病理变化表现,而冠以代表所属系统名称。而非西医以具体解剖脏器,寻求生理功能,再发展到系统解剖与生理联系。中医脏腑的生理和病理体系,其实包含着现代医学多个解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既有其物质基础,也有其形态结构,但在形态结构上是分散的,分散存在于多个子系统和多个器官之中,却以生理与病理相关,紧密联系为一体。因此在研究脏腑时,应将脏腑作为功能单位来研究,充份体现人体的统一性和各脏腑的特殊性,以及辨证的不断变化的规律。当前,对中医脏腑论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不要从一脏一腑的名称和西医脏器名称对照来理解,而要以系统论的观念来认识中医学的五脏“脏象”是五大系统。内经所述之五脏,不仅仅指有形可见的五种血肉內脏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个体,而且是指以五种内脏为中心的五大心、肝、脾、肺、肾系统。正如《中医藏象学》所称“是一个活体人的生理功能的五类系统的代称”。个人认为不仅如此,它还包涵病理生理变化,联系病理症候衍变的辨证形式系统。例如贯穿了阴阳平衡与盛衰的变化;五脏系统间及与六腑器官间生尅制化、相乘相侮、气血运行盛衰等变化规律。即五脏大系统是以生理功能为核心,联系病理及证候演变过程系列表现,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有形脏器为作为系统名称,即心系统,肝,脾,肺,肾系统。

2 “心象”是心-脑脏器系统

源于内经的中医藏象《心象》,是指以心为中心的大心系统,实际上是指“心血管—内分泌-脑神经系统”。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主肾也。”,“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素问·举痛》:“思则心有所存”,《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论述。说明《黄帝内经》的理论认为心脏是血液归属与输送中心,充养血脉,是供应全身血液的主要脏器;同时也是主宰精神、意识、思维、语言、行为、认知、情感、心理等活动的器官。这是心血管和脑神经中枢系统功能的合称。心象,即大心系统。也就是将脑神经系统(包括协调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経和神经-内分泌)统一在大心系统之内。心系统也是人体各系统的统帅“心者,君主之官……”,最高协调中心,主宰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包括主宰人的情志变化。明·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 都是说心-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能统摄全身机能,适应内外环境千变万化。如心-脑有病变,髓海邪气过盛,则表现为狂躁妄动,举止失常,此时动作轻巧敏捷,力大超过常人;若脑之髓海不足,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头晕耳鸣,腿酸无力,目眩眼花,疲倦思睡,记忆力减弱等临床表现。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但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逆调论》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云:“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肾有阴阳,肾阳上温心阳,肾阴滋养心阴,肾阴阳充足,共济心脑,心脏搏血跳动有力,精神适时振奋。现代研究证明肾阴肾阳皆是内分泌调节激素,所以,心主神明,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脏腑相关的重要体现。大心系统也即是心血管—内分泌—脑神经系统的总称。下面将分别讨论心象概括心血管系统与心脑神系统。

2.1 心-血液-血管系统或心血液循行系统

如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又《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主肾也。”,“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阴阴应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是说心之藏象是主宰人体的血液循行于周身,并主宰精神意识神奇变化之最高生命中枢,是维护生命的根本。心脏内的血液经脉管循行于全身,其脉管内含红色血液充实于全身各部位,其荣华表现在面部之色气,在人体阴阳属性中相当于最阳性(最有动力),其主要联系是肾系统。全身所有的血液都要归属经过心脏,再经过肝、脾、肾添加精华物质而输送全身器官与四肢。心系之血液夜卧时轮回归养于肝(在肝中生化与新陈代谢),活动时由肝再充养入血脉,作为供应全身的血液的源流,循脉管流动于身体各部份;这种含有精华物质的血液充于眼而能视物,充养于足则能行走,充养于手掌则有力量握持,充养到手指才能做精细的摄取动作。说明心是一个血泵,以接收并充满赤色血液而能搏动的心脏为主体,连同担任输送血液的脉管,推进血液循环周身,组成“心脏-血液与血管功能系统”。

2.2 心脑神系统或脑脊髓神经(“筋”)功能系统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又《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静养。”,《灵枢·本神》:“心藏脉,脉含神,心气虛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所说“任物”是指接受外界信息于以分析反应。以上说明心系并列的主要功能是神明,即精神、情志、智能。是发出精神与神气,接受内外界信息,进行思维、分析、认知、判断并作出适当反应。

2.2.1 中医学对脑、髓的认识

《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素问·逆调论篇》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清代名医程杏轩《医述》曰:“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化生之源”。《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决气篇》亦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以上所论,是说受父母之精交合而成的精,首先生成脑及髓,然后生成骨骼、血管、营血、筋腱、肌肉、皮肤及长出毛发。并且说明脑与髓以及肾与脑髓的直接关系,即“脑为髓海”,“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同时又指出虽然脑髓是由先天之精结合而生成,但其髓海的补充供养,是由肾精不断输入和五谷化生的营养津液源源不断的补益而充实。关于脑的位置和形态,《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说明颅骨内装满脑髓,上自头盖顶部,下至头颅骨末端的颅颈交界的风府穴。在《道藏》收载的历代道书中,对脑的形态结构也有记述:人脑大体上分为“九瓣”或称“九宫”,即四方四隅,并中央,皆为神灵居住之所。是说人脑由两个额瓣、两个顶瓣、两个颞瓣、两个枕瓣以及中央瓣等九个部位构成,并称之为九宮。这与现代解剖将大脑分为额、顶、颞、枕各两叶并中央间脑共九个部份极为相似。其对脊髓的定位如宋·邵康节《观物外篇》曰:“今视藏象,其脊骨中髓,上至于脑,下至于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缘及五脏相通”。将脊髓的定位在脊骨中,上至于脑,下至于尾骶,以及分支附肋,脊节两向,皆有细络,内连心肺腹中与五脏相通。既肯定脑与脊髓相连接的关系,并粗略的认识到由脊髓中逐节分出细络,延胸肋腹部分布,并内联五脏,这与现代医学脑脊髓神经系统分布基本一致。

2.2.2 关于脑髓的功能与重要性

1)脑为元神之府,真气聚集之所,出智慧与认知功能:

《灵枢·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顷视深,精神将夺矣。”,“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脉要精微论》说:“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这是说头脑是精气神明之所在,精、气、神上聚于脑,如果精气神不足,就表现出头颅抬举无力而倾斜垂搭,两眼无神而看不清事物,进展到颠倒黒白长短的昏蒙程度,则是精神衰败;而精气神明的功能,是人能够认识外界事物,进行分析辨别的认知能力和智慧,例如识别各种物体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等等。如果认识发生障碍,不能辨别周围事物,就是精的衰败而神亦离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王肯堂《证治准绳·真头痛》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说明脑是精气神会聚之所,为至高至清的元神(元神是统帅神魂魄意志之本神)所居,关乎人身生命之主宰,受中气和清阳之气的升托,并通利九窍(两眼、两耳与鼻、口、舌、二阴),既不能失去精华之血和真气供养以及清阳的升托,也不能受邪气的侵犯。前者不济则头倾视深,九窍不利;后者受邪则死,不可治或难治。足见头脑是精神、智慧、认知世界与生存本能的高级统合中枢,在人身有极重要位置。

2)脑与髓联系全身内外:

《难经·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清代刘思敬在《彻剩八编内镜·头面脏腑形色观》中对脑髓与脑筋的论述颇为详细:“……颈节膂髓,连脑为一…… 脑之皮分内外层,内柔而外坚,既以保全体气,又以肇始诸筋,筋自脑出者六偶,独一偶逾颈至胸,下垂胃口之前,余悉存顶内,导气于五官,或令之动,或令之觉。又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满周身,无弗达矣。筋之体,瓤其里,皮其表,类于脑,以脑与周身联系之要约”。《难经》明确指出统领十二经的督脉,自下而上并脊柱内之脊髓上行至风府(枕后下方),入于脑中,并属于脑。而至清代医学家已认识到颈髓分节,上连脑为一体,而脑的构造有皮包于脑周,皮分内外层,外坚内柔,外坚可保全脑髓之精气功能,内柔又联系诸多筋经。自脑出于颈有六对筋经,另有单独一对穿过颈进入胸部,下垂布于胃上口之前,其余筋经都存于颅内,传导脑气到达五官,使五官能动,并能视、味、嗅、听觉;还从脊髓分出十三对筋经,再由这些筋经细分支络,分布到全身所有皮肤、肌肉、筋腱,使皮肤肌肉筋腱等里里外外都能与脑中枢相联系,认为筋经是脑与周身联系的重要通路。关于脑与髓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脉要精微论》说:“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以禀令,故聪明焉”,程杏轩引《会心录》曰:“……盖脑为神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脑藏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都是说脑是清阳之气与精华血液会聚的最高中枢,进而产生元神,是神明所在之府,以统帅全身,耳目五官及全身各部皆受其指挥,因此,脑是至尊而不可侵犯之神脏,聪明智慧发出之地,不可不纯(不可受邪)。脑与周身的联系通过脊髓与其分支筋经,布于全身内外无处不到。由此观之,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已逐渐对脑与脊髓的构造并脊神经与周围神经联系与分布,以及脑脊髓神经功能,有了附合实际的认识与概略的理论叙述,对脑作为高级神明智慧中枢功能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认识到,脑对全身内外环境适应性调节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断。

3)中医学独特的经络系统与脑脊髓神经的联系:

经络系统与脑脊髓神经的联系构成人体独特的大网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难经·二十八难》亦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由督脉并脊髓入附于脑,会同从头颅空窍注入的诸经脉,从上部交接于脑内,在督脉监督下,接收脑的统领,进而引导气血循行周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调节全身的功能活动。此网络既保证了脑与全身经脉相联系,又配合脑脊髓神经系统通过另一独特的网络—经络,调节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至肌肉皮毛的生理病理变化。贾少微、王凡等用SPECT和99mTc-ECD研究了63例(189人次)正常人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针刺前、留针和电针时rCBF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SPECT显示,针刺一侧肢体穴位时,以对侧大脑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节和双侧小脑皮质rCBF和脑功能活动增高变化为主。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比正常人反应更敏感。近年来,众多医学科研专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多项研究表明,针刺一定腧穴在脑部可得到相应区域的响应和激活,可引起大脑特殊的活动。针刺不同穴位所影响的脑功能区不同,腧穴与脑区之间可能存在特异性对应关系”。以上研究均证明:脑脊髓神经系统与经络系统交会于脑,既密切联系而又各自功能独立,并共同构成人体生理、病理生理大网络体系。这是对现代医学的重要补充。

2.3 心神﹙脑神﹚的内涵:

《内经》中的“神”含义复杂,就人体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人体适应周围环境与自然界变化的能力表现;狭义之“神”特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

关于中医学对神或神气的内含,总体与现代神经精神学、心理学对于意识、思维、认知、精神活动基本上一致,只不过具体形容稍有区别。如内经《灵枢·本神》:“黄帝问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于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思、智、虑?请问其故?”。这是以针刺治疗必须先根据病人的精神状况,作出诊疗的判断,从而论及血、脉、营、气、精、神的所在部位与本质。它是蕴藏在五脏中的人的生命活动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其根本是神气状态。如果人过分纵欲淫荡,不断耗伤而损失掉五脏的精气,就会使魂魄飘扬,意志混乱恍惚,失去智慧和思维分析能力,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么理解精、神、魂、魄、心、意、思、智、虑这些不同的精神状态表现?“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以上是岐伯回答说:天地这个大自然,给予我们有规律的生化之机,长养之气。长养之气不断随着生化之机而生成精(精华的物质),精之阴阳相交合变化产生精神,而精神内含可分神、魂、魄、意、心(志)、思、虑、智等八个元素成份。接受外界亊物,承担分析反应而应变的主体在心神。怎样理解神志与精神的各个成份呢?具体分析八个元素:阴阳(男女)两精交合而生出的是神;随神往来活动而出现的感觉机能称之魂;跟随精气一同出入而产生的精神另一活动功能叫做魄(相当于魄力);心中有记忆并产生欲念的过程叫做意;决定将欲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叫志;为了实现欲念将意志变成为现实而反复考虑的过程叫思;因思索而推演的过程叫虑;因思虑而定出巧妙解决事物方法的过程和能力叫做智。但让人自发去了解客观事物、接受外界信息并作出的主观反应的是心神,接受外界信息产生神的应变总担当在心(脑)这个神的中心。因此,聰明智慧的人养生方法,应当顺应四时,根据气候的寒热变化调正适应,平时既不过喜,也不过怒,顺自然而安居,根据阴阳盛衰变化进行调节,达到刚柔相济,就可以百邪不侵,延年长寿。其后,岐伯接着说:“是故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滛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优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都是以生理病理角度讲心神,若思虑过度,恐俱不已,悲哀伤痛过极,大喜大乐过激,都会损伤神气,使精神涣散不能收敛,神气闭塞而精神障碍,惶恐不已而使精气流失,甚至神志昏愦而失去常态。

这些全都是讲心﹙脑﹚的精神活动从生理失调到病理变化的密切关系,具体分辨为五志七情,符合现代医学对脑中枢神经精神活动包括心理功能的研究结果。这里所讨论的心神就是脑神。

3 对中医脏象论之心与脑出神明为精神所舍论的改革建议

1)脑是精神与意识,智慧与识知功能的发生体;脑是神明发生之主体,应为现代中医确认。

中医学《黄帝内经》中早已有对脑的基本论述,只是不够全面透彻而将脑列入奇恒之府,目的也是待以后进一步观察论述。如《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何为精?《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明了脑髄和精与神的生成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准则》曰:“头身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隋代·杨上善云:“头是心神所居”。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领悟出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认为这个“血肉之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而另“神明之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头为天谷以藏神”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归于头脑。明代著名医药学先师李时珍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中医学自古代以迄现代都没有否定脑是精、髓之所,神藏之地。

精神与意识,智慧与识知活动仍然是由大脑组织细胞所发生。现代脑电生理实验,脑CT、脑核磁共振成像及脑生化代谢的ECT成像等诸多现代科研实验,均以大量的资料验证,临床实践也以无数资料证实。普世皆知,脑外伤、脑炎、脑出血、脑梗塞所造成的昏迷时,无意识思维和情感表达,深度昏迷时更无任何感觉,处与外界联系中断状态,然而心脏仍然跳动,心血管进行的血液循环仍持续进行,脑血液循环除病变区减少外仍持续运行。中医学称之为“心包受邪”, 此心包非心脏局部解剖学的心包,因为这意义上的心包仍完好无损,仍保护着心脏跳动供血,而彼所谓“心包受邪”的“心包”,乃是病理上广义的“心包”,即现代已研究清楚的脑(包括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通过脑干与脊髓并植物神经和内分泌联系全身各部位,以调节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这已是现代生物学和人体医学研究得十分清楚的事实。所幸的是现代中医已确认“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学说的里程碑。脑是神明发生之主体,应为现代中医确认。

2)传统中医学早已认识到脑髓是人的精神思维之主要功能发生地,现代中医学即应将脑由奇恒之府改为奇恒之脏,亦或称之为“神脏”,即“脑神脏”。

《灵枢·决气篇》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成而后脑髓生”,《五脏生成篇》:“诸髓皆属于脑”,说明脑髓由肾精所化生,髓生脑,脑内充满脑髓。《医述》曰:“脑为髓海……”。现代解剖和生理科研也充分证明“脑”是功能发达的实质性脏器,肯定了脑与精神的密切渊源及重要地位。中医学当然也应明确脑髓更属于“藏而不泻”的真正的“奇恒之脏”,或者说是“脑神脏”。

21世纪,人类对脑的研究进入了“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的关键时期,对结构最复杂,含有几百亿甚至千亿多种形态细胞的大脑、小脑、脑干和脑脊髄的脑脊髄神经系统,无论是现代西医、中医对它的了解都甚少,它含有远未揭开的诸多功能和秘密。作为迈向现代化的医学,无论西医或中医,在承认已知结构和功能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心脏与脑脏之间的统一性和相关性,会发生对人脑的观念的根本性变化。中医药学应首先实现从“心主神明”到“心-脑主神明”的理论变革,把心与脑的密切相关及“心-脑主神明”论,列为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核心问题去研究,把建立“心-脑主神明”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创建,从而推动中医“心-脑主神明”的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并以此为突破点,引导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现代化发展。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脑髓神明灵枢
中医脑髓学说发展沿革与国医大师任继学脑髓学说撷华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下)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上)
黄帝内经 灵枢·官针
黄帝内经 灵枢·寿天刚柔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
迷信让南非秃鹰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