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组织学习的动态平衡与产品创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分析
2016-06-13区咏芝
吴 隽,区咏芝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1483;2.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双元组织学习的动态平衡与产品创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分析
吴隽1,区咏芝2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1483;2.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应如何平衡?引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对两种学习在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中影响产品创新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243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初创企业中,应用式学习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探索式学习与产品创新是倒U型关系;成熟企业中,探索式学习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利用式学习与产品创新是倒U型关系。
关键词:双元;组织学习;产品创新;初创企业;成熟企业
产品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组织学习通过理解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来提高行为能力,是产生创新的主要程序[1]。March(1991)将组织学习分成探索式(Exploratory)和利用式(Exploitative)两种[2]。探索式学习是企业通过实验和更多的变化来搜寻和获取全新的知识、技术和程序,从而产生新颖的产品[3],而利用式学习则是对已有知识和能力的精炼和延伸,对现有的技术和过程进行改进[4],从而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和可靠性。然而,探索代表着寻求变异、冒险和实验导向,利用则是减少变异、稳定和效率导向,这两种学习互相抑制对方的发挥,也要求不同的组织结构、流程、战略、能力和文化[5],所以两者又被认为是对立、不兼容的。企业如何平衡两种学习,对组织持续的产品创新十分关键[6]。Gupta与Smith(2006)指出,企业可以通过间断(punctuated)均衡和双元均衡(ambidexterity)获得利用式和探索式的平衡,以提高创新的效率[7]。与此同时,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变化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发展变化也是企业生命周期中一切问题的根源。在组织生命的不同时期,组织架构、资源约束、风险承担能力有所不同,其组织学习方式也应该采取相适应的调整。然而,现有研究并未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平衡问题。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根据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特点具有显著差异。
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小、资金资源少[8]、社会资本少,因此缺乏合法性与信息来源[9],缺乏经验知识[10],制度有待正式化,存在新进企业的劣势(liability of newness)。因此,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初创企业比较关注自身生存性,利用灵活的营运机制,凭借技术创新打开市场,寻求树立独特的竞争优势[11]。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利润达到较高水平,成长速度趋缓;企业的工作流程、汇报关系等较为正式[12];组织资源出现冗余[13];合法性充足、社会关系广泛,有利于获取外部资源[14],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从而增加销售额[15]。成熟企业不再为生存担忧,往往致力于维持原有业务,而非开拓新领域[12]。这些战略特点的差异,也影响着企业对两种学习的平衡方式[16]。以下分别就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中,探索与利用两种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进行阐述。
1.1初创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探索式学习是对新知识和即将了解的事物的追求[17]。探索式学习获取的新信息一方面启发企业创新产品的想法,另一方面带来产品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因此探索式学习对初创企业产品创新的贡献已被学者们普遍认可[3,18]。
然而,过分注重探索式学习对新创企业的产品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首先,探索式学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而初创企业往往资源匮乏,现金流紧张[19-20]。企业在保持正常运营的同时,很难为大量探索式学习分配足够的资源。因此初创企业进行过量的探索式学习,会导致资源分配失衡,最终对产品创新有负向影响。其次,过多的探索式学习风险较高,超出初创企业的承受范围。初创企业经验与能力积累不足,探索式学习的成果是否能有效利用的不确定性高。再有,通过探索式学习的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较难快速地形成产品回报。过度侧重于探索式学习会对初创企业的持续生存产生较大挑战,极易导致资源耗尽,产品创新无以为继。
假设1:初创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
1.2初创企业中,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初创企业一般资源短缺、经验少、合法性不足,生存面临较大考验[21]。利用式学习基于企业已有经验和能力,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初创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2]。相比于探索式学习需要搜寻全新的信息,利用式学习是针对已有信息和技术的提炼、运用,不确定性较少,资源投入的回报率更有保证[22]。另一方面,企业对利用式学习的内容已有所了解,创新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某些步骤,提高产品创新的速度,缩短创新周期[23]。稳定的回报率和较短的学习-创新周期,对资金链紧张、需要解决当前生存问题的初创企业而言十分重要。
利用式学习深化和精炼已有的知识和能力[2],挖掘更多对产品创新有用的信息,从而改进现有的产品创新技术和流程[4],扩张产品范围、研发新的产品。因此,利用式学习有利于初创企业扩张产品范围,完成产品创新。
假设2:初创企业中,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
1.3成熟企业中,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成熟企业经过初创期和成长期,建立起成熟的组织结构[24],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11],部分资源出现冗余[13-14]。基于企业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利用式学习,能有效整合企业积累的资源,提高现有知识利用率,从中搜寻并找到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对产品做出一定的改善,促进产品的进一步创新。
然而,过度倾向于利用式学习会损害企业发现机会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22],损害产品创新的效果。第一,过往产品的成功会增强成熟企业的原有行为,产生路径依赖,从而导致次优的均衡结果[25]。企业成熟期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曾满足过往产品开发的需求,所以企业容易“自满”,认为对原有熟悉的知识和曾经取得成功的技术的利用式学习,也足够满足当下产品创新的需要,并倾向于沿用更加“方便、舒适”的惯例去运营企业[26],排挤探索式学习,导致创新越来越少。因此,过分重视利用式学习,限制了成熟企业探索新知识、新技能的范围,削弱产品创新的效果。第二,过分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提炼和挖掘,忽略获取和吸收新信息,会导致企业的新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基于小范围的利用式学习与远距离的长期学习相冲突,具有自我限制性[17]。Lee和Ryu(2002)指出,过分强调对已有知识提炼和挖掘的利用式学习,最终会耗尽组织开发新产品的技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过度侧重利用式学习、轻视探索式学习,会使企业陷入“孤独无助之境”,以致于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逐渐消亡[27]。第三,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产品创新能力并没有质的提高,如果在具备资源优势的成熟期仍不尝试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将很难在产品创新上有较大跨越。
假设3:成熟企业中,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
1.4成熟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与初创企业相比,成熟企业拥有更充分的资源,以及更多获取外部资源的途径[19-20],所以更能满足探索式学习对企业资源的要求。此外,成熟企业建立的合法性和广泛的社会连带,能加强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初创企业由于新进劣势削弱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促进作用的因素,在成熟企业中都不存在。
假设4:成熟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
2 数据与调查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珠三角企业进行调研,通过电子邮件与电话的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26份。为了提升问卷回收率,我们承诺并已经为受访者提供了问卷分析结果的简要测评反馈报告。经过三个月的时间,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陆续回收,共回收问卷347份。
2.2测量变量的选取
我们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其中,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变量来源于He和Wang[5],分别由3个与4个题项构成,产品创新来源于Brown和Eisenhardt[28],由3个题项构成,测量题项如表1所示。测量采用Likert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共五个选项,分别以数字1~5来表示,分数越高代表企业越同意,分数越低代表企业越不同意。
表1 测量题项
2.3对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对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知,应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及产品创新的测量题项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表2 组织学习量表特性分析(N=243)
3 实证分析
3.1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我们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其中,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74与0.81;产品创新的信度系数是0.89。结果显示,各量表的设置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表3与表4显示这些构念均具备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表3 量表信度检验
表4 量表效度检验
3.2回归分析
本节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PSS17.0统计工具,对前述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本研究根据Cohen的建议,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逐步引入自变量的方法,便于考察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变动贡献。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别见表5和表6。
表5 初创企业回归模型结果
表6 成熟企业回归模型结果
第1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控制变量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即模型1和模型5,结果说明初创、成熟企业中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的多少都对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模型2到模型4和模型6到模型8,将各自变量逐一引入回归模型。第2步,将探索式学习纳入初创企业回归模型2,将利用式学习纳入成熟企业回归模型6。结果显示,利用式学习对成熟企业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探索式学习对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第3步,考察初创企业中探索式学习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成熟企业中利用式学习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将探索式学习的二次项纳入初创企业回归模型3,将利用式学习的二次项纳入成熟企业回归模型7。运行结果中,成熟企业的利用式学习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β= -0.091,p<0.01);而初创企业的探索式学习二次项系数不显著。这表明,初创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假设1得不到支持;成熟企业中,少量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过多利用式学习对产品创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支持假设3。另外,模型7相比于模型5,调整后的R2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增加。
第4步,将利用式学习纳入初创企业回归模型4,将探索式学习纳入成熟企业回归模型8。结果表明,利用式学习对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0.736,p<0.001),说明假设2得到支持;探索式学习对成熟企业的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0.184,p<0.05),说明假设4得到支持。还可以发现,相比于模型7,模型8中利用式学习二次项对产品创新影响的显著性也增强。另外,各变量的VIF值都远远小于1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4的DW值为2.14,模型8的DW值为2.10,都与标准值2接近,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3.3实证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如表5与6所示,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其中三个假设,即:初创企业进行利用式学习有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成熟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有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成熟企业中适度的利用式学习促进产品创新,过度的利用式学习会抑制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而本文的另外一个假设,初创企业中探索式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并不显著。这可能与中国企业所处的转型经济环境迅速变化有关;也可能是初创企业样本中有一定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创新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与普通企业有所差异。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组织学习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新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学习的二元方式,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也对企业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企业应该根据所属的成长阶段对组织学习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若分配不当,组织学习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还会产生负向作用。在市场上得到顾客肯定、取得一定成绩和地位的成熟企业,如果仅停留在对原有信息和知识的利用和挖掘,忽略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技术的探索,反而不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因此,成熟企业应该清楚认识其所处的阶段和环境,平衡好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资源分配,从而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同理,初创企业也需要合理分配组织学习的资源,促进产品创新,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
第二,本研究的结论对企业应如何分配资源提出了一定的指导。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式学习对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成熟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探索式学习对初创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虽然不显著,而对成熟企业产品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成熟期的企业,不应总是依赖过往的成功经验,需要跳出原有的惯性,加大对探索式学习的资源投入,为产品创新搜寻新的灵感和信息,才能永葆活力。而带有新进劣势的初创企业,应根据所处环境和行业的性质,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中合理分配资源,改进现有产品的技术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
第三,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所处的生命阶段及其战略特征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本研究结论呼应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自身组织结构、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也不同,由此管理层在不同阶段对资源分配等战略部署也应有所不同。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目前所处的成长阶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制定适合的经营策略。
第四,本研究结论对于政府管理者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启发。对成熟企业的创新鼓励,应引导其进行更多的探索式学习,同时,适度减少对利用式学习带来的产品线延伸、技术小范围改进等产品创新方式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初创企业,则可以考虑对原有产品的改进、提高和扩展的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STATA R,ALMOND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ourcebook,1989,2.
[2]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3]ATUAHENE-GIM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61-83.
[4]BENNER M J,TUSHMAN 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hotography and paint industri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4):676-707.
[5]HE Z L,WONG P 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6]张振刚,李云健,余传鹏.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平衡及互补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8):162-171.
[7]GUPTA A K,SMITH K G,SHALLEY C E.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693-706.
[8]HITE J M,HESTERLY W S. 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th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3):275-286.
[9]UZZI B. Towards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al declin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1997,17(7/8):111-155.
[10]ALDRICH H E,AUSTER E. Even dwarfs started small:Liabilities of age and size and their strategic implications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6(8):165-198.
[11]MILLER D,FRIESEN P 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J]. Management science,1984,30 (10):1161-1183.
[12]LESTER D L,PARNELL J A,CARRAHER S.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A five-stage empirical scal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2003,11(4):339-354.
[13]BROMILEY P. Testing a causal model of corporate risk taking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1):37-59.
[14]PENG M W,LUO Y. 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3):486-501.
[15]ZIMMERMAN M A,ZEITZ G J. Beyond survival: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414-431.
[16]MARTINI A,LAUGEN B T,GASTALDI L,et al. Continuous innovation:towards a paradoxical,ambidextrous comb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61(1):1-22.
[17]ERIKSSON P 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s: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of knowledge at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construction compan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3,31(3):333-341.
[18]ROTHAERMEL F T,DEEDS D 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lliances in biotechnology:a system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3):201-221.
[19]HITT M A,IRELAND R D,CAMP S M,et al.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79-491.
[20]LI H,ZHANG Y. The role of managers' political networking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i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8):791-804.
[21]STINCHCOMBE A L. Critique of:"Basic Concepts for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1967,13(10):678-680.
[22]GREVE H R.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product innova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7,16 (5):945-975.
[23]EISENHARDT K M,TABRIZI B N. Accelerating adaptive processes: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global computer industr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84-110.
[24]QUINN R E,CAMERON K.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s and shifting criteria of effectiveness: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J]. Management science,1983,29(1):33-51.
[25]杨曦东.战略导向、组织学习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4):47-55.
[26]WORKMAN J P. Marketing's limited role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one computer systems firm[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3:405-421.
[27]HERRIOTT S R,LEVINTHAL D,March J G.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organization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298-302.
[28]BROWN S L,EISENHARDT K M. Product development: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343-378.
高职教育研究
经济与管理
[责任编辑:吴卓]
Dynamic Ambidexterity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roduct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s
WU Jun1,OU Yongzhi2
(1.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Panyu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China;2. GF Securities Co.,Ltd,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Abstract:How to balanc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is research introduced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 theory,testing how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mpact product innovation in new ventures and established firms,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on 243 valid questionnaires fou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in new ventures,exploitative learning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oratory learning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s non-significant. In established firms,in contrast,exploratory learning is significantly beneficial for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s a converted-U shape.
Key words:ambidexterity;organizational learning;product innovation;new ventures;established firm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38(2016)02-0026-07
DOI:10.3969/j.issn.1672-6138.2016.02.007
收稿日期:2016-03-07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建课题(15G104);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资助项目(穗教科[2014]14号)。
作者简介:吴隽(1982—),女,满族,广东广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