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

2016-06-13孙莉芳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间歇蓝光黄疸

孙莉芳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

孙莉芳

目的 对比不同蓝光照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新生儿黄疸64例,按照蓝光照射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接受间歇蓝光照射。观察比较2组效果。结果 2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BIL下降明显,血清TBIL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3.02±0.45)d,短于对照组[(3.98±0.85)d](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发生率为3.13%,而对照为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佳,疗效优于持续照射,值得推广。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包括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为常见新生儿期症状[1]。患儿胆红素代谢力较差,体内积累大量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BU)升高,造成巩膜、皮肤、其他器官等黄染。由于新生儿胃肠道、胆汁排泄、肝酶系统等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胆红素无法快速代谢,病情严重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直接影响智力发育,引起严重后遗症或死亡[2]。现搜集新生儿黄疸64例,总结性分析对比不同蓝光照射方式的治疗效果,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64例,按照蓝光照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胎龄(37.5±4.1)周,女15例,男17例;23例足月儿,9例早产儿。研究组胎龄(37.2±4.2)周,女14例,男18例;24例足月儿,8例早产儿。排除标准:(1)严重呕吐、皮肤过敏、溶血症贫血等;(2)阻塞性黄疸、肝功能障碍、遗传代谢病等引起黄疸症状。2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患儿常规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温、营养支持、应用鲁米那及益生菌等。将患儿裸体置入光箱中,调节箱内湿度55%~65%,温度30℃~32℃,使用黑色棉质尿布及黑色眼罩,充分保护患儿会阴部及眼睛,调整灯光距离20~25 cm,保证照射均匀;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连续照射24 h;研究组接受间歇蓝光照射,连续照射8 h后,暂停12~16 h,根据黄疸仪测定结果判断是否继续治疗,每疗程为3 d。

治疗前、治疗1 d后及3 d后,分别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记录血清TBIL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对比2组疗效。观察2组有无不良反应,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无效:患儿经相应治疗后,血清TBIL较治疗前无变化,黄疸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好转:患儿经相应治疗后,血清TBIL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正常,黄疸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有效:患儿经相应治疗后,血清TBIL达到正常,黄疸消退。以好转、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治疗前,2组血清TB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BIL改善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对照组与研究组血清TBIL比较(x±s,μmol/L)

在血清TB I L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对比上,对照组(3.98±0.85)d,而研究组(3.02±0.45)d。2组相比,研究组血清

TBIL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短(t=5.646,P<0.05)。

2.2 2组疗效比较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疗效对比[n(%)]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3例皮疹,2例腹泻,1例发热,发生率18.75%(6/32)。研究组1例不良反应发生,表现为皮疹,发生率3.13%(1/32)。2组比较,研究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较为有效的方式,BU在蓝光作用下转为异构体,具有一定水溶性,经尿液及胆汁排出体外,消除黄疸[3]。研究显示,在光作用下,BU发生变化,IXaZ型转为异构IXaE型,随尿液或胆汁排泄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达到退黄效果[4]。蓝光照射具有无创、患儿易接受、操作简便等优点,包括持续蓝光照射、间歇蓝光照射两种方式,其中持续照射为传统方法[5]。持续照射虽能达到良好疗效,但有较多并发症,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导致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引起皮疹,对患儿康复有一定影响[6]。

报道指出,给予患儿间歇性、多次蓝光照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7]。间歇照射治疗机理符合黄疸组织分布的基本特点,间断照射可使深处胆红素向体表转移,待体表含量增加后,实施下一次照射,既保证了治疗效果,还从根本上缩短照射总时间,减少不良反应[8];能有效延长母婴同室时间,避免新生儿由于吃奶次数少造成烦躁不安,影响疗效。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间歇蓝光照射,与进行持续照射的对照组比较,血清TBIL下降明显,由治疗前(309.77±43.04)μmol/L下降至治疗1 d后(253.42±30.23)μmol/L、治疗3 d后(143.54±13.89)μmol/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306.47±42.36)μmol/L下降至治疗1 d后(296.47±36.47)μmol/L、治疗3 d后(198.54±15.56)μmol/L(P<0.05);研究组血清TBIL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3.98±0.85)d,短于对照组(3.02±0.45)d(P<0.05);表明间歇照射可显著降低血清TBIL,且治疗快速。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

75.00%(P<0.05);不良反应3.13%少于对照组18.75%(P<0.05),表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靠、有效,效果较持续照射佳。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确切,优于持续照射,应引起重视,推广应用。

[1] 闫彩霞,韩俊昌,白全召.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9):53-54.

[2] 王惠敏,潘攀,邓益斌.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8):56-57.

[3] 高玮娜.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586.

[4] 于晶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2):26-28.

[5] 周莹.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J].社区医学杂志,2012, 10(7):9-10.

[6] 覃振平.两种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88-90.

[7] 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93-94.

[8] 韩宇枫.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509-5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49

湖北 4453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人民医院儿科 (孙莉芳)

猜你喜欢

间歇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